老邊的一天


老邊的一天


"叮鈴鈴……"深夜,剛剛睡著的老邊被一陣手機鈴聲叫醒,原來是被徵收戶向他諮詢相關政策。"像這樣諮詢政策的'半夜鈴聲'很多,每一次我都耐心答覆。任何時候都歡迎他們打電話,我隨叫隨到。"老邊笑呵呵地說。


老邊的一天


老邊今年57歲,本名叫邊仁,現為輝南縣泰居房屋徵收服務有限公司副經理。一長趟桌椅,一牆的作戰圖、房屋結構圖,鍋碗瓢盆和液化氣,就是老邊的辦公室和家。

在領導眼中,他是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的"帶頭人";在同事眼中,他是"白+黑"、"5+2"的"拼命三郎";在群眾眼中,他卻是很隨和、樂於助人的"自家人"。


老邊的一天


徵收工作,更多是做群眾的思想工作,需要走進百姓家裡面對面談,老邊腿腳不方便,每天騎著他心愛的小摩托,走街串巷。

吃透徵收政策、倒背每家房屋情況等對老邊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在入戶過程中,對村民提出的疑問,老邊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耐心解釋;對村民提出的過高要求,與當前政策不符的,老邊就講清徵收政策。"群眾工作最需要的就是耐心,有一戶我去的最多,那可真是馬拉松式啊,談了17次,最後簽了。"老邊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老邊的一天


徵收涉及千家萬戶,情況複雜、矛盾錯綜。上班時間入戶談,往往找不到人,所以下班後,當大家都空閒以後,反而是老邊開展工作的"黃金時間"。"經常白天跟他們談,講了一天,到晚上籤了,所以,籤協議大都是在晚上或週末完成的",老邊分享著他的經驗。

老邊身體不太好,今年徵遷工作開始後,頭暈的毛病就更重了,白天他忙講政策、忙記錄、忙校對、忙計算,晚上才回到輝南縣康達醫院打針,甚至醫院也成了他的辦公場所,不少被徵收戶去看他。

徵收工作點多、線長、面廣、事雜,被稱作"天下第一難"的工作,需要付出汗水,也需要智慧,還可能有淚水、辛酸甚至意想不到的艱難。老邊就在這日復一日中,幫助一戶又一戶百姓住上了新居。


老邊的一天


有那麼一群"徵收人",他們始終以維護好被徵收戶的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群眾感受"和諧徵收""陽光徵收",他們放棄假期、堅守崗位,他們廢寢忘食、埋頭苦幹,舍小家、顧大家,就是為了輝南的美好未來,他們的奉獻終將變成一個個美麗的花園、一條條繁華似錦的街道、一幢幢適宜人居的高樓。

老邊只是千萬基層幹部中的一員,他為了城市的發展、人民的幸福、子孫的未來,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意傳遞正能量。

通訊員 程曉丹 城市晚報記者 王耀輝/輝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