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檢察職能作用服務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這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也是助推“中國之治”的重要支點。作為檢察機關,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服務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意義,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推動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貢獻檢察力量。

堅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積極投身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深入排查互聯網金融、投資融資等方面風險,重點懲治網絡傳銷、電信詐騙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建立危害金融安全犯罪懲防教育機制,定期公佈懲治金融犯罪案件數據、發佈金融犯罪典型案例,提高公眾防範金融風險的意識。加強對金融犯罪的研究,釐清新型金融形態和金融犯罪的界限,提高指控犯罪水平和辦案質效。依託辦案針對金融監管環節出現的問題和漏洞提出精準檢察建議,促進相關部門堵漏建制,完善預防預警措施,提升監管工作水平。

加強民營企業司法保護。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樹牢涉企案件“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不訴”理念,妥善辦理涉企案件,推進民營企業平等保護常態化。加強與工商聯的溝通聯絡,探索構建常態化訴求傳導平臺和會商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執法司法不當引起的損害民企合法權益問題。建立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綠色通道”,加強企業運營風險研究引導,幫助企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增強風險防控能力。

堅決守護碧水藍天。主動融入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參與地方黨委、政府開展的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健全生態環境領域“兩法”銜接機制,依法嚴懲破壞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等違法犯罪。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加大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社會公益保護力度,注重建立和運用生態修復機制,促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探索建立溼地生態環境跨區域公益保護聯盟,加強區域內案件管轄、調查取證、督促執行和理論探討等方面的協作聯動,為世界遺產保護貢獻智慧。

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保持打擊黑惡犯罪高壓態勢,健全專班辦案機制,建立專業化辦案組,調配力量集中辦案,加快辦案節奏,嚴格落實案件審查把關制度,提高訴訟質效。緊盯“破網打傘”“打財斷血”,加強與其他政法部門的聯動銜接,在深挖攻堅上見成效。強化類案分析研判,發揮檢察建議作用,推動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注重總結提煉專項鬥爭經驗,建立健全遏制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長效機制,促進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助力平安鹽城建設。

暢通人民群眾訴求渠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積極妥善化解檢察環節矛盾糾紛,加強與信訪、司法等單位的聯動配合,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認真落實“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制度,用好員額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提高申訴案件回覆、答覆質量,對疑難複雜、矛盾衝突較大的案件,加強釋法說理,把法、理、情說透。建立申訴案件常態化公開聽證機制,邀請代表、委員、律師等第參與,共同促進當事人息訴罷訪。

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建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專業化辦案團隊,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開展法治教育進校園嘉年華活動,由法治副校長帶隊講授“開學第一課”,實現全市中小學法治宣講家家到。加強與共青團、婦聯、教育等部門聯動,研究制定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入職查詢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等制度,加快推進法治教育中心、觀護教育基地建設,構建未成年人檢察融入社會治理多元化工作體系。

深化訴訟活動監督。切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保障憲法法律公正實施。加強刑事檢察監督,推進派駐公安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檢察室試點工作,突出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著力構建一站式、全要素、即時性的執法監督管理新模式;完善偵、捕、訴、監一體化辦案模式,提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和量刑建議採納率。加強民事檢察監督,加大對民事執行和審判違法行為監督力度,持續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權威。加強行政檢察監督,完善行政訴訟監督案件發現機制,以“精準化”辦案促進依法行政。

切實加大檢務公開力度。拓寬檢務公開平臺,發揮好門戶網站、案件信息公開網等傳統窗口作用的同時,加強新媒體平臺建設應用,構建實時性、全方位、互動式信息窗口。創新檢務公開方式,常態化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行業代表和普通群眾走進檢察機關。對社會影響大、關注度高的案件、辦理的典型案事例、檢察特色亮點等,通過新聞發佈會形式,主動向媒體和社會公眾通報,進一步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作者為江蘇省鹽城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