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馬加鞭,全面發力新基建

快馬加鞭,全面發力新基建

快馬加鞭,全面發力新基建

本報評論員

4月11日,我市召開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佈會,提出應對疫情衝擊、穩定經濟運行、實現年度目標的“南京方案”。新基建投資是目前以內需補外需的首選,堅決打贏兩場硬仗,要把新基建作為關鍵支撐,快馬加鞭、加快佈局、全面發力、走在前列。

“新基建”不是一個新鮮出爐的概念。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強調,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新基建按下快進鍵。當前,外需市場急劇惡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加快新基建不僅能在穩投資、擴內需、促增長等方面發揮即期效應,從長遠看,新基建也是加快產業升級的強勁動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徑。南京必須把握住這一重大機遇,把新基建與創新名城建設全面銜接、有機融合,為經濟復甦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全面發力新基建,重點項目推進要快。對5G網絡設施布點、地鐵5號線、寧句城際等在建重大項目,千方百計做好要素保障、加快建設進度,力爭早日投產達效。對已經開始前期工作、招商協議已經穩定的新項目,加大推進力度,加快開工。對已列入儲備的項目,加緊開展前期工作,力爭率先佈局、儘早啟動。實踐充分證明,項目是牛鼻子和壓艙石,特殊時期特殊形勢下,我們比以往更需要重大項目作為載體和引擎,抓緊抓牢項目建設,才能穩住經濟增長的基本盤,進而化危為機、搶佔先機。

全面發力新基建,關聯企業培育要快。新基建涉及龐大的產業鏈,南京在智能電網、軌道交通、信息通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已經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現在要發揮優勢、乘勢而上,大力提升新基建關聯產業的發展水平。新基建不是“廣撒網、亂投資”,一定要聚焦產業主攻方向,加強資源整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大力推動新基建與我市“4+4+1”主導產業、五大地標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增強產業比較優勢。從引導企業攻堅核心技術、加快成果轉化運用到關聯產業招商,都要強化新基建主題,加快提升龍頭企業的核心帶動能力,為新基建項目落地打造良好的產業集群支持體系。

全面發力新基建,整體水平提升要快。一方面,新基建既包括數字基礎設施,也包括傳統基礎設施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而進行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因此新基建與傳統基建必須一體謀劃、協同推進,以新基建賦能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以傳統基建豐富新基建應用場景,提升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另一方面,新基建不是“強刺激”,必須遵循市場規律、注重市場作用,堅持主體多元、模式創新、政企協同。只有公平開放的環境、協同創新的氛圍,才能培育出優質適宜的“新基建土壤”。

乘風破浪正當時,快馬加鞭自奮蹄。新基建已經按下快進鍵,讓我們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全面加速發力,匯聚強大合力,以新基建的突破成果,為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能。

快马加鞭,全面发力新基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