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本事,我戰疫方法,我還受益了

我沒本事,我戰疫方法,我還受益了


我沒本事,我戰疫方法,我還受益了

我們不在一起,手心相連,我們的心在一起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由武漢向全國擴散了,這是一例人傳人的傳染病,武漢緊急,全國緊急,武漢封城了,全國的城市也採取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封城、城鎮、封村了。

“人傳染人”,並且是一種隱性的傳染,自己也不知得了這樣的病,也就是說你並不知道他人患了新型冠狀病毒,這是個很危險的傳播形式,說白了就是在不經意間接觸了,或者是靠近了,就有可能被傳染。一個傳一個,呈幾何概率的速度傳染。面對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全國人民行動起來,各地的醫務人員馳援武漢,為已經感染的病人治療,把疫源堵住。傳染病專家呼籲能夠阻制病毒傳染的最有效途徑的就是“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所有的活動都取消了。


我沒本事,我戰疫方法,我還受益了

不扎堆,就是貢獻


我沒有醫療技術,去不了救治的前線,我對這場傳染病的真的是束手無策,束手無策之時,就聽專家的話,最讓我容易做到的就是“不出門”,宅在家裡,做一個老老實實的宅男了。有人在朋友圈裡戲說“今年春節只竄房門、廚房門、衛生間門。”說實話,一個人宅在家裡一連十多天,對於一個正常人,確實有點悶得慌。

不過,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正好可以用這一段時間讀過去沒有來得及讀的書,溫習讀過的經典,何樂而不為呢。把枯燥變得忙碌,把忙碌變成研讀,最愛讀的《紅樓夢》讀了多少遍沒有統計過,總之每讀一次都能從這部經典中獲得受益。這次再讀,真得讓吃了一驚,原來,早在二百多年前,曹雪芹就在這部小說裡描寫了新型冠狀病毒狀況了。《紅樓夢》裡賈府辦年貨:獐子、狗子、熊掌、野雞、鹿肉等一堆野生動物,一年中秋還做一道硬菜——風醃果子狸。原先讀《紅樓夢》一直有個問題沒弄清楚,大觀園的主子們為何總愛鬧病,林黛玉是肺病,咳嗽、吐血,年紀輕輕就死了,只好演了一場令人傷心的黛玉葬花。晴雯是疑似肺病,發病十幾天就死了。薛寶釵、王熙鳳、秦可聊都是老病號,巧姐是天花,王子騰、林如海暴死,寶玉哥哥早夭……真是恍然大悟,曹雪芹早就知道了,只不過他沒有說“新型冠狀病毒”,而他寫的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症狀,我真的佩服文學家的偉大,只可惜文學上說的往往不被人民重視,讓人類的悲哀又重演了一次。

我沒本事,我戰疫方法,我還受益了


無獨有偶的是,作家群裡傳來了消息,說當代報告文學家何建明七年前的“預言”被證實了,在2013年“非典”十年之際,何建明的《非典十年祭·北京保衛戰》結集出版,讀了會發現,從“非典”到“新冠肺炎”,從2003年到2020年,十七年過去,還是“冠狀病毒”,還是“野生動物”感染人類,連疫情都是一樣的,如出一轍。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何建明還在書中寫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反思和行動,那十年前發生的非典只能是我們自取滅亡的前奏曲——苦難和死亡還會早晚向我們襲來……

曹雪芹二百多年前間接對人們提出了警告,七年前何建明直接告訴人們,只可惜,都沒有人重視過。2020年一到,新型冠狀病毒用事實再次敲響了生命的警鐘:要敬畏大自然,能吃的,給你吃;不能吃的,別亂吃,都是有代價的。

既然病疫來了,在讀經典的同時,即使宅在家裡,也要為“戰疫”作點貢獻,我們充分發揮在商會工作的機會,有人在微信群裡需要口罩,通過與賣家聯繫,為買家提供信息,宅在家裡,不到三個小時,組織了二萬隻口罩運送到蘇北老鄉手裡。1月31日上午十點多鐘,接到商會會長讓我擬發捐贈倡儀的微信。刻不容緩,從寫倡儀到在群裡開始接龍捐贈,到下午二點的這段時間裡,一個“叮咚”接著一個“叮咚”,一個個滾燙的紅包,一顆顆愛心,一雙雙溫暖的手,從四面八方一齊向我襲來,我不知道他們在哪裡,我只知道他們從不同方向把款捐了過來,他們不知是為了誰,他們知道這是為了挽救同胞的生命,我看不見他們,卻感受到他們的愛心傳遞,四個小時,接到了四十萬元的現金捐贈。捐贈還在繼續進行中,我又忙著先把第一次捐贈迅速送往紅十字會。愛心捐贈的速度,超過了瘟疫傳播的速度。


我沒本事,我戰疫方法,我還受益了


在電視的銀屏上,專家鍾南山流淚對人們說,拜託大家都配合一點,在前線工作著醫務人員,用生命在為我們打仗,他只需要我們宅在家裡,有人僅僅是無聊就往外跑了,有可能就前功盡棄了!這個難關,不是隻靠醫務人員,每個人不出門,就能拖死耗死瘟疫了。我做到了,我不出門,我也能為“戰疫”做點事。危急時刻,擔當了匹夫之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