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陶器的發展

陶者

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

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

鱗鱗居大廈。


編者按:梅堯臣在這首詩裡比較生動地描寫了陶器製作者的艱辛及統治階級的不勞而獲。陶器的發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是人類發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陶器製作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並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對世界物質文明做出過重大貢獻。

陶器的起源

陶器是隨著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而出現的,據考證,我國陶器的燒製已有近萬年的歷史。我們的祖先逐漸從茹毛飲血的生活中解放出來,過著漁獵、遊牧或定居的生活。由於使用了火,人類開始吃熟食,最早可能在柴堆上烤熟野獸或挖坑放水投進燒熱的石子“煮”熟食物,但這樣費時費火,而且食物不易熟。人們於是開始製作容器。在遠古時代人類所使用的容器,從樹葉、樹皮到果實的硬殼,從藤編的籃子到黏土燒成的陶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人工取火推廣後,迫切需要有一種能耐火燒的盛器,陶器也就適應這種需要而出現。中國很早就流傳著“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這說明人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對黏土被水浸溼後有一定的黏性和可塑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從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狀。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起,人類已用黏土塑造某些形體,如江西萬年縣仙人洞發現的陶片,距今有一萬年以上。同時人類在長期用火的實踐中,必然得到成形的黏土經火燒之後可變成硬塊的認識,這些都是產生陶器的先決條件。至於陶器是怎樣發明的,它可能是由於塗有黏土的籃子經過火燒,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這種容器耐火,且能用以燒煮食物,不久之後,塑造成型並經燒製的陶器也就開始出現了。陶器的發明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陶器的發展

早期陶器的製作

陶器發明後,很快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並繼續擴大到工具的領域。陶器的出現,促進了人類定居生活的更加穩定,並加速了生產力的發展。最早的陶器顯然是模仿其他材料所做成的常見器物,如籃子、葫蘆和皮袋的形狀,後來才發展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器皿。在製作上也是由低級向高級逐漸發展,首先用捏塑成型或局部的模製造型。大約在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發明瞭泥條盤築法。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已發明了慢輪。具體做法是,在地上挖洞,插一根頂端安裝木盤的木棍,使木棍轉動起來。慢輪最初主要是用來修飾成型的陶坯,旋轉的陶坯可以被刮削得更薄、更均勻。後來又發明了快輪,主要是用來拉坯,製作成規整的器形。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陶器的發展


燒窯的方法很多,最初應該是在露天架柴焙燒,這是最原始的方法。後來改進成橫穴式陶窯,即平地挖坑,用來放置陶坯,相當於現在的窯室,旁邊再挖一坑用來燒火,兩坑之間挖一條窄道相通,也就是現在的火道,窯室和火道之間放置算子。這樣的陶窯比以前有了很大進步,火力相對比較集中,溫度高而均勻。這樣燒製出來的陶器,質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戰國、兩漢時期又發明了龍窯,即沿著山坡往上修成十幾米或幾十米長的封閉式窯,窯內一次可裝上百件坯胎;山上的窯尾處有煙囪,中間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一個投柴孔,燒窯口在下面,燒窯時火順坡而上,像一條火龍,這種窯也就因此而得名。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陶器的發展


早期陶器的類型

在我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到商、西周至秦漢的遺址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依其種類可分為彩陶、墨陶、白陶、印紋陶、彩繪陶器等。彩陶即彩色陶器,利用赤鐵礦粉和氧化錳作顏料,使用類似毛筆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繪各種圖案,入窯經900~1050℃火燒後,在橙紅的底色上,呈現出黑、紅、白等顏色的圖案。自1912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後,全國很多省區都有出土,分別屬於不同的文化類型。黑陶是繼彩陶之後中國製陶業出現的又一個高峰。在器物燒成的最後一個階段,從窯頂徐徐加水,使木炭熄滅,產生濃煙,有意讓煙把器物燻黑,從而形成了黑色陶器。黑陶1928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的龍山文化遺存中,器形品種較之彩陶更加豐富,亦漸規整。白陶是用高嶺土燒製而成的,質地潔白細膩。它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至商代因製作技術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細,燒製火度的掌握也恰到好處,因而使所燒器物愈加素淨可愛,至西周白陶逐漸消失。印紋陶是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乾前用印模將所需花紋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後進行燒製而成的陶器,其出現年代約在商代以後,後隨著技術的提高和人們審美能力的發展,逐漸使紋樣趨於豐富、精美。彩繪陶器即陶器燒好後再描繪朱、黃、白、黑等彩色紋飾,色彩易脫落,興於戰國、盛於漢代。器形多為仿青銅器及陶瓷器皿,製作方法分輪制和模製兩種,以輪制居多。彩繪陶器主要作為明器,用於陪葬,故在盛行厚葬之風的漢代尤為流行。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陶器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