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茶道創始人——石鑑月:茶與瑜伽的邂逅


瑜伽茶道創始人——石鑑月:茶與瑜伽的邂逅


“瑜伽茶道”創始人石鑑月

石鑑月系中國著名書法家("禪書派"書法藝術掌門)、禪學家、瑜伽學者、瑜伽冥想導師;中國香薰瑜伽、瑜伽茶道的首創者,是中國大陸瑜伽冥想訓練體系的最先建立者與實踐者。全國健身瑜伽推廣委專家/瑜伽茶道創立人、瑜伽茶道知識產權與商標擁有者,雲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

在2018“普安紅”杯貴州省健身瑜伽公開賽決賽現場,還邀請到石鑑月老師現場授予《普安紅》為瑜伽茶道專用紅茶並舉行了瑜伽茶道論壇講座。


瑜伽茶道創始人——石鑑月:茶與瑜伽的邂逅


石老師在講座上與到場嘉賓及參賽選手分享了“茶”與“瑜伽”的結合。

石老師在論壇上說到:““茶禪一味”將禪與茶統一了起來;而禪與瑜伽,又密不可分。這是茶道與瑜伽又一間接的關聯。茶與禪的相通之道,在於二者皆立足於主體感受,非深味而不可。茶與禪同樣追求著精神境界的提純和昇華。品茶也是一種嚴格的禪修工夫,是“借假修真”的助緣與方式之一。品茶是參禪的前奏,參禪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體,水乳交融,所以自古以來,中國禪門就有“茶禪一體”、“茶禪一位”。後來統以“茶禪一味”來表述這種理念。這裡的茶之味已不僅是茶之本味——甘醇或苦澀,茶道之中,茶之本味已不重要,重要是安心於一種境界或一種捨棄。而這種境界或捨棄維繫的寧靜心境,也就是禪之味。"


瑜伽茶道創始人——石鑑月:茶與瑜伽的邂逅


石老師還在現場為眾多伽人們解讀了瑜伽行法:“瑜伽行法,將禪定與解脫直接聯繫在一起。禪定,即是靜中思慮,定中起觀。《瑜伽經》是析禪定為“凝神”、“入定”、“三摩地”三個層面,“凝神是將意識放在一物之上,入定是周流不斷的知覺,三摩地是隻有冥想的對象存在,對自身的知覺消失”。這種禪定,與禪宗之參禪還是有區別的,參禪強調的是於當下一念中覺悟自性本體,而瑜伽禪定是直接進入定境中思慮真諦,由此而至與天相應、證知宇宙本體。但二者也有相同點,這就是破除妄執,打破常規的思維定式,於靈光獨耀之中,悟達宇宙本體的真理。由此而知,茶道、禪修、瑜伽行,也正可謂是“三位一體”了。”


瑜伽茶道創始人——石鑑月:茶與瑜伽的邂逅


瑜伽起源印度,茶道起源中國,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通過兩種古老東方文化的融合,衍生出獨特的“瑜伽茶道”。


瑜伽茶道創始人——石鑑月:茶與瑜伽的邂逅


自古以來,中國茶道非常注重其養生功能。唐代著名茶學家陸羽在著作《茶經》中,特意強調茶具有提神、養身的功效,如《茶經“六之飲”》中雲“欲醒睡意,則令其飲茶”;《茶經“七之事”》中廣引華陀《食論》、壺居士《食忌》、陶弘景《雜錄》等醫書和道書中說到的茶有“益氣力”“身輕”“換骨”等功效。中國禪門高僧大德總結出茶有“三德”:提神制眠、幫助消化、消解淫慾。這些例子都表明,飲茶與養生、養身是聯繫在一起的。

與此相對應,瑜伽也很注重身體的修煉。古典瑜伽依據野生動物的形體動作創立的瑜伽體位,同樣是為了鍛鍊體格、舒經活血、調理腺體,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與抵抗力,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茶道和瑜伽不僅僅在物質上的追求相似,在精神境界方面的理想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瑜伽茶道創始人——石鑑月:茶與瑜伽的邂逅


在最後石老師還與到場的嘉賓解讀了“瑜伽茶道”的意義及內涵:“中國茶道以儒家、道家思想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根基,追求“怡(怡情養性)、清(清心寡慾)、和(以和為貴)、真(返璞歸真)”的茶道精神。而瑜伽則建立在古印度哲學的基礎上,以“感恩、寧靜、祛除煩惱、善待一切事物”為精神理念。

“瑜伽茶道”融合茶道和瑜伽的思想,提煉出其精神內涵——迴歸、感恩、寧靜、通達。

我認為,“普安紅”之所以適宜做“瑜伽茶道”的專用茶,因為它具有溫、沉、樸三大特點,與“瑜伽茶道”追求的精神內涵完美契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