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顧況

囝生閩方,閩吏得之,乃絕其陽。為臧為獲,致金滿屋。為髡為鉗,如視草木。天道無知,我罹其毒。神道無知,彼受其福。郎罷別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勸不舉。不從人言,果獲是苦。囝別郎罷,心摧血下。隔地絕天,乃至黃泉,不得在郎罷前。

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販賣兒童的官紳將人命視如草木

顧況(727?-816?),字逋翁,號華陽山人,祖籍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後遷居蘇州海鹽(今浙江海鹽),遂為海鹽人。一說蘇州人。曾在道觀中讀書近十年。肅宗至德二年(757)中進士。代宗大曆初曾到過江西,與李泌、柳渾遊;又到過浙江湖州,與皎然等有過詩歌唱酬。大曆六年(771),任溫州鹽務協辦、鹽鐵轉運使。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入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韓滉之幕。貞元三年(787)後,柳渾、李泌先後為相,薦引顧況入朝,任秘書省校書郎,遷著作佐郎。

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顧況後來遷居蘇州

貞元五年,李泌去世後,他又“不能慕順,為眾所排”(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顧況集序》),被貶饒州司戶參軍,途經蘇州時,與韋應物等有詩歌互贈。貞元十年左右離開饒州,遂定居在江蘇南部的茅山。顧況多才藝,擅畫山水,尤工於詩。他的詩多寫現實題材,有現實意義,對後來的元稹、白居易的詩風有較大的影響。但是,在粗硬之中亦時雜鄙俗之句。曾著有《文論》一篇,與中唐古文家相近,足見中唐文學思想發展變遷之趨勢。著有《顧逋翁詩集》四卷,《全唐詩》所收亦為四卷。宋人嚴羽《滄浪詩話》說顧況的詩歌處於盛唐與中唐的轉型狀態間,論其詩曰:“顧況詩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風骨處。”

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蘇州風景

唐人皇甫湜在《唐故著作佐郎顧況集序》中說顧況的詩歌:“偏於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最為快也。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將誰與哉?”這一說法每被後人承襲,查世《重刻顧華陽集序》中亦說:“觀其氣度之磊落,詩筆之駿發踔厲,語必驚人,正孔門中狂者,故自稱狂生。”顧況的樂府歌行在大曆時期頗具特色,清人喬億《大曆詩略》說:“逋翁樂府歌行多奇趣,擬之青蓮近似,但無逸氣耳……其稍平正可法者卻高。”鑑賞這首詩是顧況《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中的一首。

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蘇州風景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是顧況沿用《詩經》四言體式的寫法,反映中唐社會生活的組詩。這首《囝》反映的是中唐時期,閩中地區(今福建一帶)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殘損他們身體的社會現實。閩中呼子為囝,父為郎罷,小序寫道:“囝,哀閩也。”即是表達了作者對被掠賣兒童的哀憐之情。詩歌一開始直接描寫了“囝”的遭遇,前三句簡單明瞭地交代了事件的背景狀況。閩中地區的兒童被官吏劫掠為奴,並且被殘忍地閹割(“絕其陽”)。“為臧為獲”是描述他們被變賣為奴。兒童在身體殘損之後被迫成為奴役。

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官吏劫掠二筒為奴

他們使主人“金滿屋”,卻全然沒有被當作人來看待。主人的“金滿屋”和他們的“視草木”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生活的痛苦可想而知。在如此悲慘的生活下,奴隸們也有了自己的怨恨。詩人緊接著開始替這些生活悽慘的“囝”奴抒發怨恨之情:“天道無知,我罹其毒。神道無知,彼受其福。”在這種憤恨中,天與神這些至高的存在都被質疑。正是上天的不公才使他們深受荼毒,而迫害他們的“主人”卻能享受豪奢的生活,這是“囝”奴在深受迫害後對人生、對社會的拷問。

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官吏將人命視如草木

古代歷史中的奴隸都飽含著這種怨恨之情,而這些絕陽後被販賣為奴的人則更為憤恨僅僅對“囝”奴的悲慘遭遇和其怨恨進行描寫是不能體現詩人高超詩藝的,因而詩人筆鋒一轉,開始描寫另外一個催人淚下的場面“囝”奴被掠走時父子分別的慘痛情狀。從“郎罷別囝”開始到“果獲是苦”是離別場景中“囝”奴父親的自白,話語中充滿了悔恨:首先怨悔不應該生下孩子,不生養他們就不會遭罹人間地獄的苦痛,這是一種絕望的自責。之後又退一步講,生下孩子後,人們都勸他不要撫養。

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古代的奴隸

這是痛苦而矛盾的,包含著如果早知如此,當時就應該親手殺死尚未體會人生苦痛的孩子。在這裡詩人還側面地反映了當時閩地人們普遍遭受這種劫掠的生活狀態,他們甚至開始恐懼生兒育女,失去了延續生命的勇氣。這裡父親表面是在痛悔不該生下孩子,實則心中卻是對孩子一種莫大的愛憐。這種表達方式把父親無力保護孩子的痛苦在他對當初無盡的悔恨中深切地表達出來。最後幾句則是詩人描寫這些孩童的生活狀況。幼童面對殘忍的劫掠,尚且不知之後生活的殘酷與悲慼。

中唐時期,官紳勾結掠賣少兒為奴,詩人無奈借詩抒發自己的怨憤

閩地

這主要表現為生死離別的慘痛,“心摧血下”是這慘絕人寰的一幕給人心靈的巨大沖擊。詩人無奈地感嘆這種離別是生死之別,是骨肉分離,是父子永訣。最後的六字句“不得在郎罷前”充滿了痛失孩子的悽慘和絕望。鍾惺評此詩:冤號滿紙。”詩人對閩中人民痛徹心靈的苦難表現出深刻的同情。詩人仿用《詩經》四言體寫作此詩,同時也繼承了其諷諫精神。在具體描述中,詩人的感情埋藏得極為深沉,幾乎以白描手法把殘酷的現狀描繪出來。同時用閩中方言入詩增強了地方色彩和真實感,鍾惺認為此詩:“以其理樸,反近風雅。”是對此詩很恰切的評價和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