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碼 企業內部智能物流發力“破冰”

伴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

智能物流已成為物流行業的大勢所趨,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增長至3380億元,預計在2020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將達5850億元。而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5G等技術不斷成熟,智能物流有望邁上快車道,加快發展速度及價值釋放。

5G加碼,驅動物流加快進入全智能階段

從技術角度看,智能物流的“智能”主要涉及兩個維度:一是“點”智慧,即每一個終端設備擁有更高的智商,如機器人、各類傳感器等本身越來越“聰明”,每一個作業點更明確,實時瞭解上下游情況;一是“線”聯接,即每一個終端設備,每一個作業環節,通過通訊技術、系統平臺聯接起來,信息及時,前後透明,聯動工作,協同運轉,使人、物、事、財等連成一張更“通透”的物流網絡。

勿庸置疑,5G技術必將對智能物流或者說智慧物流產生深遠的影響。5G的海量機器通信、低時延應用場景,將大大加快製造業智能化的腳步,讓企業更快實現自動生產、智能生產。很大程度上,作為一種蘊含巨大能量的新一代通信技術,5G將重新塑造和定義智能物流形態,驅動智能物流快速走上“高互聯、高智能”的全智能階段。

實際上,持續加碼新技術是智能物流2019上半年最重要的特點之一,除了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物聯網等,尚未進入大規模商用的5G也是關鍵詞。如京東建立首個5G智能物流園,廈門發佈全國首例城市級5G智能物流配送應用,中國聯通與中國郵政共建5G智慧物流等等。另外,智互聯作為領先的廠內智能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樣在探索5G技術優化物流、助力製造的實用性。

由外向內,廠內智能物流開始發力“破冰”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物流是發貨、運輸和收貨,也就是電商平臺對終端消費者需求響應後的貨物流動。事實上,這只是物流體系的構成部分,這種常說的物流形態加上智能元素後,信息會更加透明,物品可追溯,運輸會更加快捷、更加可靠。因而,就2019年上半年的智能物流格局而言,電商物流仍是智能物流主戰場。

也正因如此,在提到智能物流時,大家更容易注意到企業外部物流,對企業內關注甚少。深層原因方面,“物流冰山理論”早已給出解答。上個世紀,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西澤修提出物流冰山理論,指出關於物流費用,大家通常只會注意到出現在企業財務統計數據中的一部分,而這部分只是整個物流費用的冰山一角,真正潛藏在海水下面的冰山主體常常被忽視。換句話說,物流冰山主體更多是企業內部物流消耗部分。

好在這一情況進入2019年大有改觀。企業內部物流被認為是智能製造的最佳切入口,“製造欲智能,物流須先行”,智能製造的加持,使廠內智能物流得到越來越多關注。進入2019年以來,上海、深圳、南京、廈門、長沙等國內多個城市,積極響應國家打造製造強國戰略,開展相關活動,企業內部智能物流就是重要主題。

5G加碼 企業內部智能物流發力“破冰”

與此同時,大批企業將目光投向企業內部物流,推出相應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如專注於廠內智能物流解決方案開發與應用的智互聯,大力推廣[智物流]解決方案,提出了智能物流“四化一輕”,旨在幫助企業實現內部物流“移動化、透明化、精益化、智能化”管理,塑造“輕物流”,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強化行業競爭力。而這一廠內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已得到了多家制造型企業的青睞。

雙向跨界,更多企業“軟硬兼施”佈局智能物流

跨界佈局是智能物流2019年的另一關鍵詞。早前,智能物流領域的主要力量包括SAP、甲骨文、鼎捷軟件等企業管理企業,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菜鳥、順豐、郵政等快遞企業,曼哈頓軟件、Highjump、JDA軟件、Made4net等供應鏈和倉儲創新管理企業,百度、騰訊、海爾、通用、西門子、IBM等其他企業。顯而易見,這一領域已有跨界跡象,只是2019年上半年有更多企業跨界入局,並呈現明顯的“雙向”特點。

一方面,“由軟向硬”,藉助企業級工業軟件成本低、易部署、易拓展等優勢,集成電子秤、AGV等更多智能硬件,將業務觸角伸向硬件領域。從目前來看,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軟件服務企業已經實現了對多款工業智能硬件的聯接和管控。據介紹,智互聯已與數十家智能硬件廠商達成合作,初步實現通過“軟硬結合”幫助製造型企業物流、製造的數據化管理、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化運營。

另一方面,“由硬向軟”。事實上,不同於其他領域的跨界,跨界智能物流的企業不少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例如,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推出河圖,致力於機器人與物流、製造業務快速集成,解決物流行業痛點;無人機制造商億航發佈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3C電子製造企業雷柏科技子公司雷柏機器人,推出以機器人為基礎的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助力工廠自動化升級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