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創節後新低,資金在擔心些什麼?

【小賺快跑】陳深:弱勢依舊,控倉觀望

滬深三大股指延續震盪調整行情,創業板盤中跌近2%,兩市全天成交較上週五明顯萎縮。盤面觀察,市場熱點分化,受新一輪蝗災侵襲非洲的影響,草甘膦板塊強勢領漲,口罩防護、生物疫苗和仿製藥板塊漲幅居前,RCS概念領跌。技術看,滬指完全回補跳空缺口,整體上市場弱勢依舊,操作上仍需控制好倉位。

【主題大師】餘俊:大盤區間壓力漸濃,量能制約反彈高度

滬深兩市今天在早盤低開的情況下,盤中一度小幅上衝,但是午後三大指數全線回落,成交量始終未能有效放出一直制約著市場的反彈高度,截至收盤滬深兩市三大指數全線收跌。板塊上看,RCS概念、消費電子等領跌,預計後市大盤窄幅震盪的概率仍然較大,關注成交量的變化情況。操作下,還需控制倉位,逢低關注,不宜追高。從中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A股市場機會大於風險,短期更多的還是板塊間的輪動,控制好倉位,關注醫藥、生物科技等板塊的機會。

【輕鬆漲】李軒群:成交量創節後新低,資金觀望情緒濃厚

受週末消息面偏空影響,今日A股小幅低開,之後全天呈窄幅震盪走勢。盤面上看,受消息刺激的農藥、工程機械和醫藥股領漲,而科技股延續調整走勢。兩市成交量大幅萎縮,創節後新低,說明大資金觀望情緒濃厚。本週起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報告將密集披露,市場處於消化這個受疫情衝擊的利空預期過程中,而外圍股市在近期持續反彈後或出現二次回踩容易刺激A股情緒面,操作上適合繼續控倉+價差的方式耐心等待市場企穩。

【技術達人】張海飛:兩市弱勢調整,繼續觀望為主

今日兩市全天維持弱勢調整,中小創指數跌幅均超過1%,個股跌多漲少。盤面上蟲害防治、工程機械等板塊漲幅居前,但種業、RCS等概念領跌。技術形態看,上週各指數出現分時週期頂部背離後連續回調,同時市場缺少第5浪回調部分,所以接下來需防範最後一波調整出現,操作上宜多看少動,等待市場方向明朗後再進場。

【財報掘金】韓世清:大盤或將二次探底

滬指在3月19日階段性見底後已反彈三週,但反彈力度較弱、成交量較小、板塊輪動過快,這種情況下再次回調的技術型壓力較大。考慮到進入四月中下旬,預減或虧損公告數量將會大幅增加,大盤需要進一步消化業績壓力,所以短期內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不過展望中期,A股平均估值較低、流動性充裕,深跌概率較低,預計後期個股將因業績和估值而繼續分化,結構性機會與風險並存,投資者可適當控制倉位,選擇受疫情影響小、估值低的行業龍頭公司逢低佈局。

【次新成長】鄧君:市場小幅整理,滬指成交量不足2000億

市場低開後震盪,盤面上整體波動不大。盤面上草甘膦,蟲害防治,工程機械和化纖漲幅居前,RCS概念,種業,人造肉和無線耳機等領跌。市場成交量大幅萎縮,滬指成交量僅1841億,成交量的大幅萎縮不利於後期是上漲。市場一季報和年報近期加快公佈,一季報預期較好的醫藥、食品、工程機械等或表現相對強勢,但也需謹防業績不及預期的風險,適當控制好倉位,波段操作應對市場。

【低價起漲】彭偉:弱市行情可能延續

今日大盤低開低走,兩市成交量萎縮至4990億左右。從板塊表現上看,行業板塊大部分下跌,其中農林牧漁和IT設備板塊跌幅居前。從技術形態上看,大盤已跌破2800點整數關口,成交量連續萎縮預示後市大概率維持弱市格局,建議投資者對短期市場保持觀望態度,耐心等待市場階段性調整結束。

【擒牛主升浪】李波:滬指縮量調整,觀望氣氛濃厚,短線耐心等待新熱點出現

今日滬指縮量調整,觀望氣氛濃厚,熱點比較散亂。農藥股領漲,但難以帶動人氣,科技股和農業股領跌兩市。技術上,滬指依然運行在空頭弱勢趨勢中。盤面顯示市場熱點切換較快,追高仍需謹慎。短線投資者建議耐心等待新熱點崛起後的投資機會,中線投資者建議繼續精選優質高成長趨勢股佈局。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資料為公開數據彙總整理的結果,可能存在不準確性,僅供參考。本資料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亦非作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它標的的邀請。平安證券不對因使用本資料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平安證券對本資料擁有最終解釋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