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二度設計”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體育教師大本營 昨天

“課後二度設計”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作者:杭州市富陽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洪健平

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三小學 徐獻銀

一堂好的課是反覆琢磨出來的,一身過硬的本領是千錘百煉獲得的,如何讓自己的課堂出彩是一位體育教師追求的目標。課後教案的“二次設計”、教學環節的“二度設計”、教學框架的重新構架都是有跡可尋的,今天帶給您的不是“按圖索驥”的實操方案,只給您提綱攜領的關鍵點,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

一 、反芻教材處理,調整教學內容

1.再挖教材功能

每一種教材都有獨特的功能與價值,在進行“課後二度設計”時,依然要重新審視挖掘教材功能是否發揮得當,並根據不足再挖教材功能,調整教學內容。一般可以從教材出發,發展學生體能、愉悅身心等方面再挖教材功能。

2.反芻重難點

“課後二度設計”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技能動作的特點來反芻第1次試教時的重難點是否合理,通過有效分析後進行“課後二度設計”,調整教學內容,以達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目的,教學現狀的環節設計、教法選擇、時間安排來分析。

3.反芻輔助練習

“反芻輔助練習,調整教學內容”,即對教學效果較差的輔助練習進行深入分析,找出不足的原因,並針對原因修改輔助練習或置換其它輔助練習,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以實現有效教學。

“課後二度設計”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二、關注動態生成,優化教學方法

1.重構教學遺憾點

針對教學過程中失敗或者不足的地方,要重新進行梳理,調整教學方法,從而保證下一次教學的成功。因此,在進行“課後二度設計”時,只有深刻反思失敗的原因,並加以分析研究,調整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長善而教其失”。

2.理清教學疑惑點

在課堂講解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執教教師清晰地講解了練習方法與規則,但學生卻一知半解,形成了教學疑惑點。這樣在進行“課後二度設計”時,應釐清教學疑惑點,微調教學方法,讓下一節課可以順利進行。

3.提升教學感悟點

這裡的教學感悟點是指執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突然有了新的領悟,找到了更好的教學方法或教學形式。因此,在“課後二度設計”中,要充分挖掘這些感悟點,通過有效內化後優化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課後二度設計”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三、抓住課堂細節,優化教學組織

1.關注練習流暢度

合理的練習設計應該是“行雲流水”,符合動作形成規律。它講究的是能否從教學重難點出發將練習方式有機整合,能否用一條教學主線將內容串聯起來,能否在每個練習步驟間用既準確又精妙的過渡語承接起來。在“課後二度設計”時,可以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有效調整活動組織,實現有效教學。

2.關注對話和諧度

調整語言組織教學中,課堂對話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一個精彩的對話導入,往往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一段精彩的對話互動,往往能剖析一個動作的練習難點;和諧的師生對話,往往能增進師生間的友誼與信任。因此,在“課後二度設計”時關注師生對話的和諧度,微調語言組織,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誘發求知慾望。

“課後二度設計”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四、分析學情差異,調整教學策略。

1.關注現實起點,調節教學進度

調節教學進程在課堂教學前的備課中,對於“備學生”教師往往停留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上,並沒有真正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起點,特別是在單元教學中,每個班級每一節課的學習程度都不一樣,如果不進行適當調整,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在“課後二度設計”時,應充分關注學生的現實起點,通過對每個班級的學習程度進行探底,並調節教學進度,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當然,這一切都立足於每一節課後教師都針對各個班級實際學習情況寫教學反思,根據這些反思做出調整。

2.分析技術基礎,調整輔助練習

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中,每個班級學生的技術基礎都有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由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教學進度的調整等因素造成。在“課後二度設計”時,通過有效分析技術基礎,調整輔助練習能有效彌補這些差異,促進技能動作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