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這個社區不差錢

匯川這個社區不差錢

4月8日,紅梅路平價農貿市場開業

匯川這個社區不差錢

20多年前,這裡曾是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的閒置地

4月8日一大早,在匯川區上海路街道松莊社區白農組紅梅路平價農貿市場內,不少群眾正忙著選購新鮮的蔬菜、瓜果、肉食……

記者瞭解到,當天是紅梅路平價農貿市場開業首日。然而,或許很多人不知道,20多年前,該農貿市場所在地卻是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的閒置地。

匯川這個社區不差錢

市民在市場內選購食材

據松莊社區白農組組長黃強介紹,1994年,紅梅路平價農貿市場所處地塊被城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徵用後,長期閒置,一度成為周圍居民傾倒垃圾的地方。

“開設這個市場不僅解決了我們的就業問題,還增加了集體經濟的收入。”白農組居民陳文英說。

匯川這個社區不差錢

平價農貿市場內的商戶

2017年,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松莊社區黨總支召集白農組居民群眾開會研討,決定投入60餘萬元將荒廢的6000餘平方米土地利用起來,修建紅梅路白農停車場和平價農貿市場,同時會議明確居民組可通過自主招商管理市場。

松莊社區屬於典型的“城中村”。1992年,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後,社區大部分土地被徵用,為居民組積累了一定的集體資產和資金。

為發展壯大集體資產,松莊社區黨總支因地制宜,致力發展集體經濟。

匯川這個社區不差錢

松莊社區永興組組委會成員討論居民組重大集體經濟發展事項

“如何保護好、利用好社區集體資產和資金,成為了社區的重點工作。”黃強說,通過居民代表大會,該社區將居委會、各居民組委員會確立為社區集體資產管理主體,實行各組獨立核算、自治管理模式。

經過不斷探索總結,松莊社區按照“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壯大集體經濟、提升治理能力”的工作思路,探索創新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模式,制定並實施了“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制、集體資產管理辦法等民主管理、決策、監督機制,集體資產管理得到規範和加強。

“在資產管理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引領作用,凡是涉及資產管理的重大問題,必須要有黨員、居民代表共同開會討論作出決策。同時,在居民代表大會上及時向群眾公佈每年收支情況。”松莊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永德說,通過系列透明詳實的舉措,該社區的工作得到群眾大力支持,社區經濟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匯川這個社區不差錢

松莊社區永興居民組分紅大會現場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松莊社區黨總支實施創新集體經濟管理模式後,資產管理逐步實現了從事後向事前、從封閉向公開轉變。與此同時,管理模式的創新,不僅盤活了集體經濟,還讓居民的腰包鼓了起來,黨群、幹群關係更加融洽。

王永德介紹,近年來,松莊社區乾溪河組的362名產權人通過集體經濟管理模式,年分紅實現逐年增加。

“2019年,我們乾溪河組的群眾每人得到7600元分紅,大家都挺滿意。”松莊社區乾溪河組黨小組組長田維華說。

匯川這個社區不差錢

松莊社區乾溪河組門面

經過20多年的努力與發展

松莊社區集體資產和資金得到不斷積累

目前,該社區擁有2.3萬平方米商鋪、1.5萬平方米住房、庫房等固定資產,集體資產積累達億元。2011年至2019年,該社區集體資產經營收入從600.2萬元增長至1341.6萬元,年分紅從441萬元增長至1077.7萬元。


記者:張曉婭 楊俊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