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工業機器人行業

關注!工業機器人行業

本文主要通過對國際以及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政策制定、產業鏈分佈以及市場競爭狀況等狀況研究,梳理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識別行業發展機遇,為國內某地方工業機器人產業園建設,提供價值鏈升級以及行業龍頭引進提供意見和建議。核心觀點如下:

中國將引領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根據IFR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共銷售29.4萬套機器人,其中有8.7萬臺在中國銷售,市場份額佔比為30%。預計2020年全球將銷售52.1萬臺工業機器人,中國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至40.31%,2018-2020年均複合增長率27.54%,全球領先。行業發展面臨機遇。

關注!工業機器人行業

眾多因素推動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

(1)2010年起,我國15-64歲勞動力人口占比開始呈現下降趨勢,人口紅利優勢消失勞動力成本提升,機器換人工程需求凸顯。但我國工業機器人進口成本卻由2006年的32.36萬/臺下降至2015年的17.79萬/臺,降幅達到45%。

(2)2015年國家推出《中國製造2025》,其中工業機器人作為發展重點之一,國家在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自主品牌市佔率、龍頭企業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三個階段發展目標。其次,2016年起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了多項行業標準和地方“機器換人”補貼政策。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指明瞭方向。

(3)我國製造業正向著集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對於工業機器人的需要正逐步釋放。根據IFR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僅為全球平均值的70%,49臺/萬人,根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的要求,2020年這一比例應該提升至150臺/萬人,

預計產業規模擴增2-3倍

關注!工業機器人行業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上游處於核心地位:

從產業鏈分佈情況來看,(1)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的上游為零部件供應商,主要包括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三者成本分別佔產業總成本的36%、24%和12%,毛利率分別為40%、35%和25%。

(2)中游為本體制造商成本佔比為22%,毛利率為15%。

(3)系統集成商成本佔比為6%,毛利率為15%。上游佔據價值鏈核心地位。

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大部分處於中下游,佔據價值鏈低端:

(1)上游核心零部件,減速器嚴重依賴進口,日歐品牌佔據中國90%以上市場份額;伺服電機國產佔據20%左右市場份額,部分國產低端產品已經實現量產;控制器與國外差距最小的零部件,一般由本體制造商企業自制;

(2)中游ABB、庫卡、發那科、安川電機四大機器人巨頭佔據我國近60%的市場份額,國產主要集中在圓柱座標、直角座標和並聯等低端產品,高端關節型工業機器人90%以上均需進口;

(3)我國80%的工業機器人企業(1000+家)均為系統集成商,尤其汽車和電子領域集中了近六成的市場需求,行業競爭激烈。

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國產替代正在加強。我國工業機器人起步於70年代初期,無論在技術研發還是市場擴展方面,均處於競爭劣勢。但自2011年以來,我國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市佔率不斷提升,2015年國產品牌佔比上升至32%,預計這一趨勢將會持續。在核心零部件、本體制造、系統集成等領域,龍頭優勢正在凸顯。全國已經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工業機器人產業集聚區。

關注!工業機器人行業

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研發實力的控制器和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商,招商引資技術壁壘高的產業鏈環節,實現地方產業鏈價值鏈升級。短期內建議當地企業關注控制器這一與國外產品抗衡的零部件,並作為地方重點支持領域,快速實現價值鏈提升。本體制造領域,在直角座標、並聯和圓柱座標等產品,國內企業存在進入機會。針對技術壁壘比較高的減速器、伺服電機、多關節機器人等領域,則以招商引資和投資併購為主要手段。

重點關注:

(1)具有自主研發實力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廠商,國外企業:納博特斯克、住友、哈默納科、倫茨、博世等;國內企業:雙環傳動、蘇州綠的、華中數控、匯川技術、埃斯頓、廣州數控等。

(2)大型中游本體制造商,國外企業:發那科、安川電機、ABB、庫卡等;國內企業:埃斯頓、埃夫特、拓斯達、巨星科技等。

(3)

以及符合當地產業發展特徵(主要集中在汽車和3C製造)的系統集成商,哈工智能、博眾精工、新松機器人等。

風險提示:企業研發失敗風險;招商引資政策風險;引進龍頭企業難以與地方產業發展產生協同;產業集聚效應不達預期的風險。

下一期分享: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