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偉雄:疫情下鴻星爾克的渠道策略過於樂觀

看到鴻星爾克營銷戰略雲發佈還是有些過於樂觀,僅僅覺得因為具備行業優勢和品牌優勢就可以大肆擴張,其實疫情之後的大健康產業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但發展必然更趨向個性化、功能化、中高端化、品質化, 這和鴻星爾克擁有六家生產基地並不見得就是品牌優勢;

鴻星爾克在發佈會上提及“做強縣級,做優地級”的渠道策略,就可以看到其定位比較大眾化,也正是更多國內外運動品牌下沉的市場層級,競爭會更加激烈,而鴻星爾克通過裝修、租金、開業大禮包等各項政策性補貼去推動吸引加盟商,看似實惠,但如果沒有更好的業績體現,這樣的補貼不僅僅會加重鴻星爾克的經營包袱;

發佈會上宣佈有96%的門店已恢復營業,但筆者不認同營業的店鋪業績已經恢復到同期業績水平;在疫情下新開店60家,對於公司宣傳可以是逆勢增長,但實際效果如何需要看銷售數據;在發佈會上鴻星爾克強調已有意向市場300家,預計今年新開店800家。

至於營銷體系革新和鼓勵高管創業聯營開分公司並沒有實質性提高管理效率,反而給外界的感覺就是直營公司經營不善、激勵機制不到位等因素被迫轉型經銷商體制,推翻之前的直營體系,反而在疫情之後市場非常不明朗的情況下,給出疊加支持政策,開店還是開店,沒有真正去做好內功,依然還是粗獷的外延式擴張。

在疫情下的渠道策略需要基於當下市場內外環境去做評估,而不是單一本土體育行業前景看好就能夠強化渠道擴張的內驅動;本土大眾運動市場已顯瓶頸,從安踏萬餘家門店業績下滑就可以窺視一二,反而時尚運動、中高端運動等空間需求在增量。

作為鴻星爾克如此定位的品牌,並不會因為自己宣傳是大國品牌就會被用戶買帳,其實從做優縣級市場的渠道策略就可以看到鴻星爾克已經沉淪到和老牌運動品牌雙星一樣的渠道層級,無論在哪一級市場產品力依然是支撐品牌力和銷售力的關鍵,沒有合適的產品系列企圖大肆擴張也是極其危險的,從之前擴張的拉夏貝爾到如今就深受大肆擴張帶來的後遺症。


程偉雄:疫情下鴻星爾克的渠道策略過於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