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見證《新冠肺炎防治復旦中山方案》全球發佈

人民網上海4月9日電 北京時間4月8日19時30分,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指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辦的應對新冠肺炎復旦中山網絡國際論壇暨《新冠肺炎防治復旦中山方案》全球發佈會在中山醫院舉辦,主論壇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防控策略、治療護理等議題展開,並利用5G-SA(獨立組網)技術,向全球直播。

“云端”见证《新冠肺炎防治复旦中山方案》全球发布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秦淨和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分別致辭。秦淨在致辭中重點介紹了上海市的防控經驗和措施,並對中山醫院在此次疫情中作出的貢獻和努力表示感謝。他指出,中山醫院主辦的本次論壇和發佈的《中山方案》將使全球更多的國家、更多的醫療機構和更多的患者從中獲益。袁正宏介紹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和各附屬醫院的抗疫工作,尤其高度讚賞中山醫院為全球抗疫所做的努力,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本次會議的主論壇主要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發展、防控策略、治療護理等議題展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作主題發言。他從疫情防控、日常醫療工作和醫務人員關愛三個方面介紹了中山醫院作為一家大型綜合性醫院在面對新冠肺炎這樣的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的應對策略。同時,他還介紹了全球疫情爆發後,中山醫院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全球抗疫的情況。他表示,中山醫院已經搭建了設備齊全的遠程交流會診平臺,並組織高水平的專家團隊,將無償接受來自全球的有關新冠肺炎防控的定向諮詢和疑難病例會診。上海市新冠肺炎診治專家組成員、中山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胡必傑教授的主題演講則放眼全球,對下一階段疫情發展趨勢做出科學的分析,並結合中國和上海的抗疫經驗,提出了應對策略。

“云端”见证《新冠肺炎防治复旦中山方案》全球发布

此次發佈的《中山方案》具有宏觀視角,著眼於醫院面對疫情的總體部署和全局把控。醫院是此次戰疫的前沿陣地,方案詳解了從急診、發熱門診、門診流調到門診分類管理,築牢醫院疫情防控層層關卡。隨著疫情變化,精準施策,通過加強醫療精細化管理,做到日常工作與疫情防控“平戰結合”。另一方面,《中山方案》又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介紹了中山醫院應對疫情的許多具體的創新舉措。比如,中山醫院劃出2個發熱門診,將符合重點地區流行病學史、確診患者密切接觸史以及聚集性發病等篩選標準的患者引導至中山醫院第一發熱門診,普通的發熱患者分流至第二發熱門診分區域就診,並且指定專用的CT機房為發熱患者檢查提供服務。做到快速及時,精準分級,避免交叉感染,為醫院本次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秦淨介紹,這部凝聚了全體中山人智慧和經驗的方案已經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等多國語言,放置在中山醫院官網、亞洲醫學周官網及騰訊等各協辦單位海外主頁,供各界人士免費下載。

《中山方案》發佈後,還進行了本次論壇最精彩的部分——中外對話環節。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教授主持討論,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教授等中山醫院專家通過遠程連線剛剛從武漢回滬、正在隔離的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朱疇文教授,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部分國家衛生部官員。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領域和分管不同工作的各位專家,分享了各自的抗疫經驗,並就全球疫情走勢、如何統籌安排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工作進行了深入討論。

“云端”见证《新冠肺炎防治复旦中山方案》全球发布

與主論壇同步舉行的是遠程會診和學術交流分會場。據悉,本次分會場的交流源於一場微信群裡的學術探討。來自美國頂尖醫學中心——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心臟外科的專家通過微信向中山醫院專家“求助”,急需瞭解ECMO(人工肺)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中的應用價值,這個議題引起群內各國心外科醫師的廣泛關注。中山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魏來、體外循環專家李欣立即向院領導彙報,並希望利用醫院剛剛搭建的遠程交流平臺開展國際學術交流。這個申請得到院領導大力支持,從而促成了分會場來自美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多國專家針對重症新冠病例診治的交流和病例討論。來自全球10餘個國家的專家參與線上討論,近20000人觀看了網絡直播。(鍾萱 軒召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