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逝去的嬸嬸

夜晚,父親來電告知,嬸嬸的葬禮已經結束,她被埋在了故鄉,而且就埋在我爺爺的墳墓旁邊。我又是怔了一怔,彷彿在一剎那,就有多少人離別。風兮雨兮,故人歸來。


今年正月初一,我和父親一起去嬸嬸家。

嬸嬸一家剛從山裡搬到鎮上。他們用一輩子辛苦打工省吃儉用攢出來的20萬,在鎮上買下了一套房子:兩層的小洋樓,門前就是一條小河。一家人正朝著紅紅火火的日子奔去,不曾想,這麼快,就天人兩隔。初一中午,我們在嬸嬸家吃飯,嬸嬸笑著說:你們這幫玩伴,就你和山林小時候從來沒有打過架,關係親……

嬸嬸的兒子山林,和我是從小玩到大的玩伴。那時候,還有一個小玩伴—譚向衝。譚向衝的外婆和我爺爺是親姊妹,我們從小一起去上學。譚向衝特別喜歡欺負山林,嬸嬸氣得不行,終於有一次,嬸嬸將譚向衝狠狠地揍了一頓。而這件事,原來嬸嬸一直記著呢。

懷念逝去的嬸嬸


嬸嬸的婆婆,和我爺爺也是親姊妹。

小學時代,冬季天亮得晚,早晨外面還是漆黑一片,我們就得出發去上學。嬸嬸早上起不來,我經常到她們家敲窗戶催促。然後她們才匆匆起來,洗漱吃早餐。我們打著火把,去往鎮上的小學。寒暑假,我常常去嬸嬸家找山林玩。而嬸嬸和表爸總說,山林,作業有不懂的地方,讓哥哥教你。我們這幫小孩,都是88年出生的。譚向衝最大,正月十七的生日,族裡還有個女孩,正月二十二,我是正月二十三。海平五月,山林最小,八月出生。還有東明,十一月出生。聽說,屬龍的人,兩種結局,一種是飛龍在天,扶搖直上;另一種是一輩子做潛龍,沒機會出頭。
嬸嬸唸書不多,卻擅長講故事。每逢夏天,嬸嬸就拿著扇子,一邊散熱,一邊給我們講述民間故事。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孟姜女哭長城。嬸嬸講起故事來,繪聲繪色。

她說,有一戶人家種的南瓜,有一個特別大,切開後居然蹦出一個美人,她就是孟姜女。秦始皇大興土木,在全國抓壯丁修萬里長城。躲避勞役的萬喜良,意外認識了孟姜女。二人拜天地結為夫婦,後來,萬喜良還是被抓去了。孟姜女在家等了一年又一年,實在等不下去了,就一個人去尋找。到了長城腳下,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已累死,屍體和其他勞工一樣,都被埋在了長城下。孟姜女悲痛欲絕,連哭了三天三夜,萬里長城居然倒塌了!皇帝知道後,將孟姜女抓住。

一看孟姜女是個美人,就改變主意想據為己有。孟姜女說,只要你答應我幾件事,我就從你。一、找出我丈夫的屍體,並厚葬。二、舉辦葬禮時,皇帝你也得披麻戴孝。秦皇帝一咬牙,答應了。不久,秦始皇和孟姜女一起在湖上划船,孟姜女趁皇帝不注意,跳湖自殺……雖然嬸嬸沒啥文化,但她講故事,比我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要生動有趣得多,她在故事中使用民間俗語,歇後語等,這是我們學不來的。

懷念逝去的嬸嬸

孟姜女


很多年前的正月,我回到故鄉。嬸嬸家邀我過去吃飯。

臨走時,我掏出一百元錢給表爸。表爸堅決推辭了。他說:等你以後結了婚,買完房,手頭再寬裕的時候,我就會毫不猶豫接你給的錢……實實在在的話語,沒有任何客套和虛假,這就是一輩子生活在大山裡的人。嬸嬸早年就患有甲亢病,農村人家經濟不寬裕,從來沒有認真治療過。

今年春節,在兒女的堅持下,嬸嬸終於答應去重慶大醫院檢查治療。不久就傳來了噩耗。而我腦海裡似乎還閃現著嬸嬸的笑容:貴春兒,你得抓緊帶個媳婦兒回來哈……當我回想起這一幕幕,唯有長長的嘆息。
幼年喪母,中年喪子,老年喪偶,這是人生中最悲慘的三件事。
簡幀在《漁父》中寫道:“天倫既不可求,就用人倫彌補,逆水行舟又何妨?” 多年以後, 我知道,這世上總存在無緣無故的愛。 而我們成長的意義,活著,一半為自己,一半還得為別人。天倫之樂雖然失去了一些,但我們還可以在其他方面彌補。


懷念逝去的嬸嬸


我問父親,表爸這次的打擊太大了呀。父親跟著嘆惋。去年,表爸失去父親,在操辦葬禮的時候,不慎把腳弄骨折了,手術後半年不能走路,現在恢復後走路還不是很順暢。春節剛過,就失去了老伴。五十來歲的人,一下沒了老伴,這種接二連三的打擊無疑是殘酷的。我們常說到感同身受。

其實,如果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旁人誰又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五十知天命,人到了五十歲,真能看透這世間的悲歡離合麼?


有年四月,我在家輪休。表爸的腳骨折了,還躺在醫院。我和父親,以及表爸的兄弟趕去一起幫忙插秧。嬸嬸在家做飯,因為遭受病魔的摧殘,嬸嬸看上去已經像是六十多歲的人了。那是嬸嬸一家在山裡乾的最後一年農活,我在心裡說,我正好去和農耕時代作最後告別!

所以,我在故鄉插秧、割小麥,收割油菜籽……童年時代乾的事情,一一重新拾起。

我想,這世上啊,總有一些風景讓人戀戀不忘;總有一些溫暖,讓人想靠近;總有一些 懷念,一些惦記,不會老去。 而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以一種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活著,就會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