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

莫文蔚和李健,在春晚的一曲《當你老了》,把觀眾聽得唏噓一片。

社會浮躁,世人熱衷感嘆時光易逝。93歲那年,楊絳寫下懷舊散文《我們仨》,回憶自己和丈夫,和女兒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丈夫錢鍾書,女兒錢瑗陸續離開人世,剩下楊絳孤零零地生活著。104歲的高齡,真的老了。

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

1932年春天,楊絳和錢鍾書相識在清華大學校園。

兩人第一次見面,錢鍾書說:我沒有訂婚。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一段跨越世紀的愛情,由此展開。

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氣說話,只是強睜眼招待我。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 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錢鍾書和楊絳,相愛一輩子,卻沒有牽手走到最後。楊絳先生,一個人看著鏡子裡蒼老的容顏,會不會想哭呢?

當你老了

老了真沒意思。老了,開始盤點人生的收穫與遺憾,計劃如何度過餘生。老了更加傷離別。

正月初四,我和父親一起從萬州回奉節老家。第二天下午,接到姐姐電話,讓我趕回萬州辦事。父親的眼淚,簌簌落下,猝不及防。我嚇壞了,趕緊解釋,我去萬州辦完事,還回來。父親什麼話也沒說,沉默背後,內心蘊藏著多少情感啊。

待到正月十二,我才離開奉節老家,出門。

和父親提了很多次,和我一起到單位待上幾個月。

彼此有個照應,也放心。父親始終不願意,心裡更願意自由日子吧。老了,越發不願意去外地,更想留在故鄉。所以,在這個正月,我趕緊下手,聽從了姐姐的建議。在萬州,挨著姐姐住的小區旁邊按揭了一套房子。等交房以後,就讓父親入住。我不在的日子,姐姐和姐夫方便予以照顧和陪伴。

晚景淒涼。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場景,但很多人卻逃脫不了。

比如張愛玲。年輕時是多麼的精彩燦爛,晚年一個人定居洛杉磯。去世一個多星期,才被人發現。

當你老了

很多人都想,當自己老了,一定要體面地離開人世,不給子女添麻煩。在生活可以自理的前提下,活久一點也無妨。但世事豈能盡如自己的意願,大多人都會活到被世界嫌棄,才肯罷休。

這兩年,看過不少關於老年的片子。比如《老有所依》、《桃姐》,延遲退休,社會保障的危機,養老問題成為每個人的憂慮。

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葉芝第一次見到茅德岡,茅德岡是上校軍官的女兒,而葉芝只是個窮學生,哪裡敢言愛。後來,葉芝鼓足勇氣表白,茅德岡予以拒絕。儘管如此,葉芝始終愛著茅德岡。茅德岡是一位革命者,心腸硬得像一顆銅豌豆,自然不愛葉芝這樣的文藝青年。葉芝一輩子念念不忘,《當你老了》就是為茅德岡寫下的一首詩歌。

情之所鍾,本是心動事。但所愛之人不對,也是一生的不幸吧。

當你老了

好好活。不要等到老了,才懂得生命之美。

木心說:歲月不饒人,我也未曾繞過歲月。木心,孑然一生,終身未娶,以文學藝術作伴。文革期間遭受迫害,後來流亡美國,晚年回國定居。2011年12月21日凌晨,烏鎮還未醒來,木心老人悄然去世。當記者採訪木心在烏鎮住處的鄰居時,鄰居們問:木心是誰?他們不知道,一位傳奇的老人,就在他們身邊孑然離去。

木心先生很低調,但他的徒弟著名畫家陳丹青,卻是享譽國內畫壇。木心的很多作品都在國外創作,多數文藝作品被編入美國學校的教科書。如果不是畫家陳丹青的大力推廣,國內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木心。世界要停下來,讓我們說幾句欽佩木心的話。

木心在詩歌中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的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這首意境優美的詩,迅速傳播開來,終於被編成曲子,在2015年春晚演唱。

當下社會流行小清新。而木心,在自己年老的時候,給我們了一絲“老清新”。當我們老了,也要老得可愛吧。

而在未老的歲月,我們可以歌,可以銘記。

本文寫於2015年3月。歲月太快,2017年11月,父親去世。

當你老了,等我們稍微有空感慨一下時,父母可能很快就離開我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