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頭 不讓“病根”變“窮根”

直播日照4月13日訊 當一個普通家庭有家庭成員突然患上重大疾病時,很有可能使整個家庭面臨貧病交加的境地。因病致貧返貧,一直是脫貧攻堅中難啃的“硬骨頭”。而如今,貧困家庭的患者看病就醫再也不用為經濟問題煩愁,各項健康扶貧政策有效阻止了“病根”變“窮根”。

4月10日,莒縣招賢鎮衛生院的兩名“家庭醫生”冒雨來到招賢四村李令榮家裡進行健康隨訪,並給她帶來了日常服用的降壓藥。

11年前,李令榮的丈夫突發腦溢血,生活不能自理,也讓這個家庭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陷入貧困。生活的重壓讓李令榮的身體也每況愈下,2017年她查出患上高血壓,需要每天服藥。

“我身體也不好,到處疼,腰間盤突出,肋條也斷了一根,血壓高。”李令榮說。

雖然經過扶貧政策的幫助,一家人已經從貧困狀況中慢慢走了出來,但十多萬元外債還沒還完,李令榮和丈夫又需要常年服藥,僅是治病吃藥上的花費,就讓這個家庭不堪重負。

2019年五月份,李令榮迎來了一個好消息。為減輕像她一樣的慢病貧困患者的經濟負擔,莒縣對建檔立卡貧困患者免費配送藥物,免費診療。

“一般貧困人員,每年隨訪一次,如果是一些慢病的貧困人員,每個季度進行一次面對面地隨訪,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這些病人,每個月上門進行免費發藥,同時對他們進行健康指導。”莒縣招賢鎮衛生院副院長安百章說。

如今,莒縣已累計為全縣700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免費配送了價值80多萬元的藥物。

“貧困人員光慢病服藥一年就在一千五六百塊錢上,如果老慢支或者腦梗塞這些他們去住院的話,每次住院費用至少減免個三千兩千的,一般家庭可能能承擔,但是對於這些貧困家庭來說,是筆巨大的費用,不能承擔。”安百章說,給他們減免了以後,既保障了他們的身體健康,又能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這幾天嶠山鎮79歲貧困老人宋時文肺氣腫的老毛病又犯了,喘不動氣,特別難受。但住一次院十幾天,以前最少也得花上六七百元,這對於宋時文來說可不輕快,以往他都是實在受不了了,才到醫院看看。

“家裡老兩口都有病,我老伴半身不遂高血壓,我就是肺氣腫,掏錢的話治不起,老兩口都吃藥,怎麼治。”宋時文說。

而最近這次住院,宋時文是掛著滿臉笑容來的。

按照現在的健康扶貧政策,像宋時文這樣的貧困患者,從入院掛號到住院打針治療,不用交任何住院押金,出院時個人也不用承擔一分錢。

目前,莒縣各醫療單位均設立了患病貧困人口便民惠民門診,實施首診負責制、“先診療後結算”、“兩免兩減半”、“三專一減”、“一站式結算”等便民惠民政策。貧困人口如需住院,會安排他們到專門的扶貧病房,由醫生護士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而且免除全部住院費用。

“他們收入低,自己沒有很大的經濟能力,除非說吃藥,確實堅持不了了,才來醫院,那樣一旦在我們醫院治不好的話,得去縣醫院,那負擔更重,所以說這個扶貧政策不單純從一年住了幾次院,省了多少錢,其實有些病提早治療也減輕了負擔,對康復也有好處。”莒縣嶠山鎮衛生院副院長孔德龍說。

三年來,莒縣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的“三轉一減”政策,共為27069人次免除個人負擔費用509.44萬元;縣級定點醫療機構設立了綜合服務窗口,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機構減免、醫療救助、醫療商業補充保險等“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個人承擔費用不超過合規費用的10%,切實減輕了貧困群眾的就醫負擔。(日照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媛媛 弘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