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諺雲:“一打功,二打膽,三打勇氣,四打閃。”

拳諺雲:“一打功,二打膽,三打勇氣,四打閃。”

武術技擊盛行散打和徒手格鬥兩種。競技散打已成為趨勢,它有嚴格的規則,以保障在對抗中對人體不造成太大傷害,屬於體育比賽項目。徒手格鬥即打鬥,屬街頭格鬥術、軍警的格鬥術和擂臺比賽技法等範疇。本書所講的功派技擊就屬於徒手格鬥類型的一部分內容,可以在散打比賽中使用,但大部分是競技散打所不能用的,而是在自由搏擊時所用。

拳諺雲:“一打功,二打膽,三打勇氣,四打閃。”

格鬥要有勇氣,蔑視對方。任何精神不集中,擾亂心理的環境,每一招式的變化稍有懈意,都會給對方造成可乘之機。好比說,先聲奪人,給予對方一驚,手腳的擺動、移位擾亂對方心神,挑逗對方,使對方出手再打是可運用的。因此,拳諺雲:“一打功,二打膽,三打勇氣,四打閃。”“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人性靠勇氣,技擊靠實力,方法憑智慧,用心打人,用意打人。

拳諺雲:“一打功,二打膽,三打勇氣,四打閃。”

雙方隨遇爆發的碰撞稱之為擊打,互相有目標的攻擊稱之為打鬥。武術技擊的實質就是打鬥。打鬥不是太極推手練習或腿手磕碰練習,也不是事先設計好的程序化的擊打,更不是練得苦、打得狠、打死拳練習。用再好的文字來指導打鬥,也只不過是打前事先的預估和打罷事後的總結。功派技擊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武術原則,既有所為,也有所不為。不以打死、打殘、打傷人為目標,也不只是為了鍛鍊強身,而是用之沾手即來,不用則可藏之身上,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防身禦敵之術,是高品位的、理性的出擊,保證在任何場合,瞬間一下、兩下就結束戰鬥。而在散打場上要保持平靜的心態,保存實力,力圖在時機到來時突然進攻,給對方以重創,或者把對方打下臺去。

拳諺雲:“一打功,二打膽,三打勇氣,四打閃。”

功派技擊的目的在於保護自己,制服敵人。功派技擊的關鍵是得機、得勢、得手和發力。功派技擊的形式有攻擊和反攻擊。任何一種嚴密的防守都會被縝密的攻擊所打破,純粹的防守等同於捱打,所以說功派技擊強調攻即是防、防便是攻。功派技擊的不傳之秘是運動和打鬥法則的結合。功派技擊的臨場發揮是靠平時千錘百煉,在許多次敵對的交鋒中打出來的。武術散打就是靠一定的技術法則訓練和實戰練出來的,徒手格鬥更是離不開實戰。

雙方對峙就預示著格鬥的開始。技擊千變萬化,不拘一格。對視不只是二目相對,還要以眼神的威懾,以氣勢逼人,透出殺機,使對手驚心喪志。無精無力的人就不知格鬥的精髓。

拳諺雲:“一打功,二打膽,三打勇氣,四打閃。”

格鬥中可以調整位置,把距離移動至與敵距離相宜的位置,基本上可上拳和上腿,而後依勢隨形變換。步法的位移是選定打擊目標和打擊要害的關鍵。距離感、時間差、打擊力度都取決於步法的正確與否。定步出手應視為錯誤技術。打沙袋可作為拳腳打擊力度的練習,只有經常將踢腳靶與人交手練習相結合,才能更準確地在實戰中調整方向、身形和步法的節律,使三要素運用得當。因此,靈活多變的步子是高超的一種技能,過去常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