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青春的味道真是想一次痛一次,如果都沒有一絲痛苦,還能叫青春嗎?

即使是追求完美或者皆大歡喜結局的電影劇情,也不能迴避青春的青澀、懵懂和痛苦。

其實早已過了而立之年的我,並不太願意看這種青春活力的電影。一方面是電影中的一些影像總能勾起自己的心酸記憶,另一方面自己的生活也並不像電影裡那樣輕鬆愉快。

一直覺得自己已經習慣了影視作品裡的各種感動,自信的認為自己淚點很高,這次卻被《最好的我們》屢屢戳中淚點,這樣一部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電影,似乎撬動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放佛夢迴學生時代,想沉浸在那時的夢裡,不想醒來。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那時的我們都觸碰過初戀的琴絃

應該從小學畢業開始,作為學生都時時刻刻揹負著升學的壓力和競爭。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上不了重點中學,重點高中,重點班,實驗班甚至火箭班,這些新名詞歷來都是給那些學霸們準備的,似乎跟包括我在內的普通學生並無關聯。

可看似不屬於同一個階層的學霸和學渣之間總能發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故事。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耿耿和餘淮的故事就從兩個奇妙的學生之間展開,一個是經常參加物理競賽的學霸,另一個是幸運的考入重點高中的“學渣”(單單從學習成績看)。

男生餘淮總是裝作一副高高在上的酷表情,不僅學習成績優異,籃球場上也很有天賦,是容易被女生崇拜的那種模版男生。

而女生耿耿除了喜歡照相之外,其他方面的才能並不突出,當然她跟其他女生一樣,似乎也有點崇拜這個有點酷酷的男生。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兩個人從同學到同桌,發生的點點滴滴的故事都能看到自己當年學生時代的影子。區別是我是男性學渣,好像沒什麼女生願意罩著我,倒是有女生把我這種同桌退貨(被自己心儀的同桌拒絕,好尷尬啊…)。

所以,能夠跟自己喜歡的同桌坐在一起學習,已經是很理想的校園生活了。那時的暗生情愫也許只是想坐在一起當同桌,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吃一吃路邊攤或者快餐店的零食而已。高考就像每個人頭頂的陰霾很難散去,大部分學生哪有空閒去感受愛情。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耿耿和餘淮的故事是很多人嚮往又觸不到的愛情萌芽。

我們也許都經歷過,可往往初戀的琴絃還沒等奏出美妙的戀曲,早已被扼殺了。

最初遺失的美好,可能在很多年後都忘不掉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似乎這種題材的小說或電影,最終都會有個失落的結局。

那時的你是最好的你,現在的我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們之間隔了一整個青春

耿耿和餘淮的故事也沒有擺脫這種悲情的結局。

餘淮消失的7年,一直耿耿於懷在耿耿心裡。那時的美好記憶只留在了照片和記憶裡。

影片結尾處,雖然耿耿和餘淮在晚秋高地再次牽手奔跑,但我更願意相信那是導演為了迎合觀眾故意設計的橋段。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可現實中的我們怎麼可能把自己曾經的心酸往事改成皆大歡喜的結局。又有多少人心裡永遠有一個位置無可取代,曾經喜歡的他/她一直深埋心底,不願回憶,又難以忘記。

不管多少年之後,時常在夢裡,或是深如心底,我們可能都無法從遺失的美好裡釋懷,這就叫青春。

無法掩飾的殘酷現實,難以尋覓的出口和方向

即使是如電影中一樣出名的各種重點高中,也有著教育上的弊端。

一旦進入高中,高考和學習成績便是衡量一個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這樣的教育體系下學生真的就能快樂嗎?

由於時間和篇幅的限制,電影也不可能使我們那時的高中生活真實完美的展現。直到現在,我也對當年的事情耿耿於懷。原本帶來樂趣的音樂課和美術課變成了敷衍,一週僅有兩次的體育課很害怕變成自習課,體育課的前一天很怕下雨或下雪,趕上學習生理衛生時,老師變沉默大家秒變閱讀課,還有因為有談戀愛的苗頭被強行拆散的同桌們等等。

校園生活的壓抑使得叛逆期的學生們紛紛在校外想盡各種辦法放縱。禁止談戀愛的諄諄教誨往往換來了適得其反。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這種壓抑到了大學才得以釋放,就像被壓迫到極限的彈簧,一旦鬆開不知道會彈向何方。被壓抑的個性,情感,人性在一瞬間爆發出來,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原本高校是繼續教育深造的墊腳石,卻也成了生理疾病傳播的重災區,很多學生缺乏基本的衛生常識而變成了無辜的受害者。

再見青春,我們最美的模樣,感謝青春,經歷痛苦才找對人生的方向

我覺得有句名言應該反著說,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愛情固然美好,難測的是深不見底的人心。誰知道眼前的愛情是相識相知的真實情感,還是為了一時衝動虛假的身體放縱。因此,自由戀愛雖然很好,但懂得保護自己卻更加重要。

結束

《最好的我們》留在心裡的是青春的回憶,其中的美好難以忘記,心酸的記憶卻不願翻起。不管那時的你是不是最好的你,我希望將來的你會是最好的你。

一點心裡話獻給那些校園裡被壓抑的靈魂,雖然讀書很痛苦,但求學路上你經歷的那些苦,付出的那些努力總會在不遠的將來回報給你。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時,才想起來追憶那時無憂無慮的讀書時光。可能離開校園之後,你再也找不到一個地方,能夠讓你安安靜靜地專心讀書了。

那些年,你是否也對校園生活的一些不爽而耿耿於懷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