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亮劍》是作家、退伍軍人都梁的處女作,後來這部作品改編成了大家都熟悉的主旋律電視劇

《亮劍》,隨著電視劇的走紅,小說原著跟著熱賣。這是一部表現軍人戎馬生涯的軍旅題材作品,是一部氣勢恢宏、充滿著傳奇色彩的英雄史詩。其中“李雲龍”這個人物角色影響了很多人。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人物經歷

李雲龍的傳奇一生,不用說大家也都瞭解了,不過劇中和小說中人物經歷的時間有些不同。

在劇中時間跨度從李雲龍擔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1955年受銜為止。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在小說原著中,塑造的李雲龍是一個悲劇式的英雄人物,而他的經歷一直講到了文革動亂時期。

雖然是講述戰爭的故事,但是故事的核心都是——李雲龍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李雲龍是大別山人,年輕的時候學習過編制竹筐,還進過私塾學習了一兩年,因為參加革命很早,所以資歷非常深,是徐向前元帥的老部下,曾經擔任紅四軍主力團長

  1.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他還是一位團長;
  2. 解放戰爭時期,因為他的軍事天賦被粟裕將軍發現了,跳過了副師長這一關,直接當了師長;
  3. 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先後當了副軍長、代軍長和軍長。
  4. 在文革時期,受到迫害,他用自己的手槍體面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物爭議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目前這部劇在豆瓣評分9.3,可以看出大家對這部劇的喜愛

不過圍繞在“李雲龍”這個人物的爭議並沒有停止,主要分成了三個階段:

  • 第一是樹大招風引反感,這部劇粉絲人數太多,大多數人胡吹會鬧出笑話;
  • 第二是小部分人標新立異,特立獨行;
  • 第三就是牆倒眾人推,有一個人說出不滿,後面就會有人跟風(或來自原著黨對於電視劇的嘲諷)。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有很多人覺得電視劇中的李雲龍和小說裡的不是一個人,有些人會覺得批評一個“堅持抵抗,並且能打勝仗的指揮官”不好,但是大家也要搞清楚李雲龍沒有抗戰,也沒有打仗,他只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小說人物。

李雲龍的紅也是因為作者塑造了一個跟傳統軍官形象不同的人物類型,他可以大大咧咧不正經,雖然沒文化但是講義氣,敢打敢鬧,什麼人都不怕,這種武俠小說的路子,滿足了觀眾和讀者另類而淳樸的幻想。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站在軍人標準看,李雲龍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他的價值觀有很嚴重的問題。

但是站在戲劇角度,這樣無法無天,不遵守紀律,不聽指揮的角色是最亮眼的,他有很多高光時刻,就算是不聽指揮也能夠打勝仗,滿足了觀眾的叛逆心理。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不過有的批評也是太咬文嚼字了,實際上有一個誤解:李雲龍軍閥化的問題和以個人為中心的問題。

其實個人認為從電視劇裡高級指揮官的角度看李雲龍並不存在政治不合格問題,反而李雲龍通知政治上具有很大優勢:

他對黨絕對忠誠;

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具有大無畏的革命犧牲精神。

往往吐槽他,說他政治不合格的有以下幾點:

  • 喜歡說怪話,發牢騷;
  • 有飲酒陋習;
  • 不願意學習文化知識,缺乏遠見;
  • 有的時候為了自己單位建設,存在違紀行為;
  • 嘴上常常表達不愛學習政治,認為那些教條都是胡說八道(但本人有很高的政治覺悟)。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當代電視劇的人物形象及塑造方向都在逐漸擺脫單一化,朝著更為多元的方向發展,電視劇需要這種改變。同時,主旋律電視劇更需要這樣的改變,即便你拍一個遵守紀律的團長也會有人看,但是它的娛樂性會大打折扣,雖然主旋律電視劇受到題材限制,但《亮劍》中李雲龍這一與眾不同的抗戰英雄形象就是成功的例子。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同樣,2017年《人民的名義》又將李達康書記這一獨具特色的市委書記變成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人物,其實他們都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正面形象,卻有著執拗的性格特徵,這也是一部作品是否受歡迎的關鍵點。

人物影響

李雲龍這個“擦邊球”,對影視人應該有不少的啟發。

這種擦邊球是一種把握藝術分寸的高難度操作,需要用心研究,許多作品的事物正是過分求穩,他們的人物只遵循一般的規範行為邏輯,李雲龍這位總在違紀邊緣試探的英雄人物,老讓觀眾為他提著心,意外,還只是戲劇受眾群喜愛的一個表象。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探究一下,你會發現,魅力並不藏在單純的“意外”中,而是藏在意外所展現的人物品格中。

藝術作品中的英雄往往是完美無瑕的,為李雲龍身上卻有很多缺陷,與之前那種完美的英雄相比,李雲龍這個形象就存在缺陷,這也成就了他“亦正亦邪”的人物特點,他樹立起一種平民化英雄形象,這類英雄更接地氣,更容易讓人們接受。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同理可以參考漫威、DC的暗黑英雄……

“亮劍”精神

“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麼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亮劍精神。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亮劍》中塑造的李雲龍身上的缺點並沒有影響他中國軍人的勇猛和愛國的光芒,雖然讀的書不多,對同級也自稱“老子”,對下級總是叫“弟兄們”,不懂什麼詩詞歌賦,可是這些並不是他的錯,只是特定的歷史環境造就了這樣的性格。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在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於主導地位,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中國人歷來講究以和為貴,渴望和平、團結、安定的生活,但並不等於要接受逆來順受,忍辱偷生的命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人們也在呼喚“亮劍精神”的迴歸。

我們提出的“亮劍精神”並不是讓人們時時刻刻都去和人拼,不是時時刻刻都要亮出自己的劍,因為適當地忍讓並不是懦夫的表現,動不動就揮舞拳頭的人往往會被列入“野蠻人”的行列,真正的“亮劍精神”是在精神上達到的一種高度。


另類英雄“李雲龍”存在於主旋律電視劇《亮劍》的合理性


敢亮劍,有勇氣,面對挑戰不退縮;會亮劍,面對強大的對手,就要考慮是否保存實力,找機會一擊制勝。《亮劍》中塑造的李雲龍這一另類英雄最重要的意義是找到了接近歷史和人物的最好表達方式,同時將英雄主義演繹的更為真實。

英雄其實都是負隅頑抗的凡人,沒有必要神化,那些捐軀赴國難的軍人們,只需要真實還原,就足夠讓人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