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的珍貴回憶: 見證《蘭州報》華麗變身《蘭州晚報》

耄耋老人的珍貴回憶:   見證《蘭州報》華麗變身《蘭州晚報》

趙德純訂了30年晚報

耄耋老人的珍貴回憶:   見證《蘭州報》華麗變身《蘭州晚報》

掃碼看詳情

耄耋老人的珍貴回憶:   見證《蘭州報》華麗變身《蘭州晚報》

一張泛黃的照片,一段珍貴的回憶,一個華麗的變身。1985年元旦,蘭州勝利賓館內吹拉彈唱,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當天,“慶祝《蘭州報》改名《蘭州晚報》聯歡晚會”在這裡舉行。當舞臺上響起一首首美妙的歌聲時,趙德純和他的管樂隊正如痴如醉地為演唱者伴奏。穿梭其中的《蘭州報》記者按下快門,為樂隊留下了僅有的一張合影。那年,趙德純45歲,時至2020年,他80歲,耄耋之年回想起當年的一幕,仍然記憶猶新。

一張珍貴的老照片

“自從3月17日在報紙上看到我和‘《蘭州晚報》的故事’徵文啟事後,我腦海裡就在想一件事。1985年《蘭州報》改名,我參加了聯歡晚會,我不僅是一名參與者,也是一名見證者。今年又是《蘭州晚報》創刊40週年,我想這應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趙德純老先生說。

3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趙德純老先生位於安寧區蘭州機床廠西區的家中時,樓下的一樹梨花開得正烈,花香正濃,樹後斑駁的牆上流淌著歲月的痕跡。見到記者,他拿出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這是我們樂隊參加你們報紙改名聯歡晚會伴奏時,一名記者拍下來送給我們的。”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雖然過去了35年,趙老還依稀記得晚會的盛況:“演員們唱著《含苞欲放的花》《喀秋莎》《山楂樹》《美麗的天山》《達坂城的姑娘》等動聽的歌曲,我們歡快地伴奏,報社的記者們忙前忙後,來賓們為晚報送上由衷地祝福……”

老照片長兩寸,寬一寸,記者仔細一看,是用兩張黑白照片拼接而成的。舞臺上9名樂隊成員在投入地演奏,而牆壁上方懸掛著“慶祝《蘭州報》改名《蘭州晚報》聯歡晚會”的條幅。趙老說:“這次《蘭州晚報》創刊40週年,我決定把這張老照片送給報社,希望你們保存好!”

《蘭州晚報》陪伴我30年

多年來,趙老有一個習慣,只要看到好看的或有用的文章,都會剪下來貼到一本雜誌上,訂成合訂本,以備不時之需。“《蘭州晚報》是一份老百姓喜歡的報紙,我從1988年開始訂晚報,期間因為其他原因換了其他報紙,但之後還是決定繼續訂晚報,差不多有30年了,也算是一位忠實的老訂戶了。而且,我們院子裡好多住戶訂的都是晚報,可以說,這份報紙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說到這裡,趙老又到臥室尋找另外一部分合訂本。之後,他拿來四五本合訂本介紹起來,“我特別喜歡體育新聞,所以這方面收集的特別多。”記者翻開一本,裡面全是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時各國選手獲獎的輝煌瞬間,乒乓球、射箭、游泳……賽事新聞幾乎一條不漏,看後依然令人熱血沸騰。

在這些合訂本中,有一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漲工資大全,時間跨度從2003年到2019年。據瞭解,每次收集到新的信息,他就會到院子裡跟老夥伴們分享,有的老夥伴看不懂,他就一一解釋。老夥伴聽完紛紛誇讚“共產黨的政策好,讓我們退休了還年年漲工資”。

相伴30年,對趙老來說,是對《蘭州晚報》一份不變的情懷;對一份報紙來說,這是得以繼續前行的動力和榮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高宏梅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