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又添“命案”,是保健還是“毒害”?

現在保健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即使價格都較高,也並不影響其受歡迎程度,而且還有很多人對保健品宣傳的功效深信不疑,市民蔡先生便是保健品擁護者中的一員。

警鐘:迷信保健品降壓,腦出血失去生命

近日,蔡先生突然急性腦出血被送至醫院,醫生搶救時發現他的情況很嚴重,整個大腦半球惡性腦膨出,而且到處出血,懷疑他可能有先天血管畸形或煙霧病等。不幸的是,即使醫生用盡全力也沒能挽回他的生命。

記者瞭解到,蔡先生今年56歲,平時有高血壓,最高的時候能夠達到200mmHg,曾經得過一次腦梗,即使身體這樣了,性格固執的他也從來不吃降壓藥,只相信“保健品”,風雨不誤地去買保健品,去聽賣保健品推銷人員所謂的養生大講堂。

據哈工大附屬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心內一科副主任周大亮介紹,正常人血壓在90-140mmHg之間,如果血壓增高便會衝擊血管,血壓越高對血管的衝擊越大並使其重構。高血壓的長期作用會使得血管內膜受損,出現增生,持續不斷的形成增生,使管腔狹窄,血栓形成。

“血壓是一點點上升的,日常生活中可能症狀並不引人注意,這可能給了蔡先生一種保健品有效的假象,熟不知正是因為這些無用的保健品才會釀成如今的後果。”周大亮指出。

吃保健品排毒,高燒一個月後不幸去世

保健品又添“命案”,是保健還是“毒害”?

哈工大附屬黑龍江省醫院感染科主任胡曉麗告訴記者,曾經有過一位47歲的女性患者,為了排毒吃保健品。吃了以後便開始高燒,幾乎每天都能燒到近40℃,剛開始以為是正常反應她也沒在意,直到燒了一個月開始呼吸困難後才到醫院就醫,拍完片子發現是肺部感染。“當天晚上直接進入ICU,第二天就呼吸衰竭不幸去世了,病情拖了太久,早點來不會這樣的。”胡曉麗說。

減肥藥也來“湊熱鬧”年輕女孩中招

不僅上了年紀的人容易被保健品“洗腦”,年輕人也紛紛中招。29歲的楊女士便被減肥藥狠“坑”了一把。為了減肥,她在網上購買了一些減肥藥,吃過之後開始出現渾身無力、食慾不振、皮膚髮黃等現象,便來到醫院就醫,診療結果為“急性肝炎”。好在早發現早治療了,但是她還是留下了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後需要一直吃藥控制。肥沒減下來,還招惹了一生的藥。

胡曉麗提醒,很多保健品都不能保證安全性,想要減肥排毒等效果可以考健身、控制飲食來實現。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多休息,少吃藥和保健品,因為這些都會給腎、肝等器官帶來負擔。

臨床保健品“殘害”健康逐漸增多

保健品又添“命案”,是保健還是“毒害”?

日前,國內發表的最大規模的藥物性肝損傷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普通人群中每年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率至少為 23.80/10 萬人,其中近三成的藥物肝損傷,來自草藥和保健品。

現在很多人尤其老年人對保健品格外的“迷信”,周大亮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便有一位70多歲的女患者因急性肝損傷入院治療,原來她退休後經常看一些健康講堂節目打發時間,經常去買保健品,換來的不是健康而是急性肝損傷。”

周主任強調,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保健品都含有藥物成分,和藥品一樣不能濫用。不管保健品的成分是中草藥還是西方傳來的“神藥”,都要避免用藥損傷,應該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如發現可疑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專家釋疑:

為啥老人這麼相信保健品

保健品頻頻出事總被曝光,可是為什麼仍然有那麼多老年人信任或深受毒害呢?周主任分析可能有以下幾點。

“老年人有退休工資,且對身體健康比較重視,是保健品推銷員的主要目標;害怕吃藥會有副作用,比如依賴性;缺乏對疾病正確的防治知識。”周主任說,保健品推銷往往從贈送產品開始,迷惑性較強,一來二去,老人們就上當了。

周大亮提醒,保健品的本質是食品,藥品則是治療疾病的物質,兩者截然不同。保健品不得涉及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功能,不能以任何宣傳形式使人們產生這樣的誤解,保健品說明書必須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請大家正視一個常識:生病需要的是吃藥,保健品是沒有治療效果的。而且,也要學會辨認真假保健品,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網站上能查得到的才能叫保健品,其他的都不要輕信。不過生病了就應該及時看醫生,按照醫囑接受專業的治療,這才是最安全、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