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不住”的老劉


“閒不住”的老劉

今年已經74歲的劉景義,十足的精神頭。老劉有著“閒不住”的雅號,退休十多年來,他一直沒有閒著,始終在追求著他喜愛的經濟林事業。種植山葡萄、栽培大榛子。在培育產業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覺,享受著人生的快樂,取得了精神和物質的雙豐收。

劉景義曾經擔任過靖宇縣鄉鎮企業會計、農村信用社主任,木材公司經理、基層林場場長。無論擔任什麼職務,他都是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在多個工作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業績。

2002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在朋友的幫助下,老劉在縣城周邊的保安村承包了一塊4.5畝的農田地,從此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剛開始,老劉選擇的是栽培山葡萄,由於市場原因,效益不明顯。聽說栽培平歐大榛子效益挺好,2008年,老劉投資近萬元,從遼寧引進了大榛子苗,園田全部栽上了平歐大果榛子,1000多株大果榛子的管理成了老劉的主要“業務”。

為了節約管理費用,老劉從不僱傭他人。從每年的初春開始,一直持續到秋季收穫。樹苗修剪、田間除草、增施肥料、病蟲害防治等活計,忙得老劉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儘管付出了一些辛苦,但老劉感到非常充實。由於老劉伺候上心、管理精細,大果榛子長勢喜人。轉眼5年過去了,2013年,小果園給老劉帶來了驚喜,當年榛子產量達到800多公斤,純收入16000多元。近幾年,老劉的小果園每年純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

聽說老劉的小果園收益很好,影響了靖宇農村許多的貧困戶。在近4年的扶貧產業項目實施過程中,全縣8個鄉鎮有580多戶貧困戶選擇了栽培大果榛子項目。從此老劉也開始更忙了起來。老劉每年接聽農村栽培戶電話諮詢300多人次。還有的栽培戶不遠幾十公里跑到老劉的小果園尋求技術指導。對待諮詢的栽培戶,老劉非常熱心,每次都是耐心細緻地把自己的管理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這樣一來,老劉成了全縣大果榛子栽培戶的業餘技術指導員。縣特產和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也經常來到老劉的小果園,向老劉討教大果榛子管理訣竅,進行信息技術交流,以便為全縣大果榛子栽培戶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

有了劉景義這樣的典型帶動,又有扶貧政策的項目支持,靖宇縣大果榛子栽培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目前規模已經達到了4200多畝,2019年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成為農村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之一。

作者 張貴友 記者 侯春強

總編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