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影片《点球成金》讲述的是一支棒球队员出身的球队经理人比利比恩,在资金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重组球队,取得美国职棒大联盟历史上唯一20连胜的记录并向世界冠军挺进的故事。

整个故事就是围绕到底该选哪三名球员作为首发上场,球队经理和球探、领队教练、棒球界专家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比利和布兰德两个人坚定的按照“违反传统”的标准,选择了三个极具争议的“废物球员”作为首发阵容,顶住各方压力,结果成功上演大逆转,创造了美国棒球历史103年来唯一的20连胜的奇迹。

作为体育题材的影片,《点石成金》的特别之处,取消了一贯的娱乐和精彩的竞技画面,只是用历史比赛录像的片段做了相应的铺垫,几乎把重点全放在了场下球队的经营和管理上。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这部电影好看在哪里?

导演在几个主力新球员的选择和重组过程中,精细地展现比利和布兰德面对传统经验压力的内心过程,随着主角的失落和激昂,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充分体验到“重新定位”创造史诗级20连胜的真相

人生如比赛,不会一直顺利,而正是各种不顺利,普通而独特的张力,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安静时,令人紧张,激昂时,让人热泪盈眶。

这部影片,我们可以意外发现年轻的星爵,饰演三大废物球员之首废哈特伯格,正是汉特伯格成为了“关键先生”,最后上场,就是一击全垒打,锁定20连胜的最后强棒,好不畅快。

星爵从这部影片中冉冉升起,也成为了好莱坞的最佳励志。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重新定位,必须割舍已经失去的,否则只会失去更多。

经营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

简单说,就是人们在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会看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也会看自己过去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些已经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就叫做沉没成本。

举个例子:

你买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

但是你看了一半后,觉得电影不好看,你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只有有两种正确的选择:要么忍受看完,要么退场去做别的事情。因为票款已经支付过了,所以不再考虑票款的事情。

已支付的票款、买票排队时间和是否决定看这部影片的思考等,就是沉没成本,是已经失去的。大部分人却不会理性决策,依然会选择纠结花钱买票的后悔中,甚至有退票的念头和行动。

1、如果继续用对手的方法做事,我们将一败涂地。

成立105年的职棒大联盟,其实是球探在“全面操纵”。

球探选择自己认为优秀的球员,这些球员又决定着现代棒球的比赛。

球探判断一个球员是否优秀,除了身体素质,还要看内心是否自信,选择能力全面的球员,就意味着能赢得比赛。

比如身体素质,棒球运动基本就五个能力,能跑,能击球,能投球,能防守,同时具备力量。具备2到3种力量已经就是各大球队的首选了,更不用说同时具备5种能力。当年比利比恩就是因为同时具备5种能力,高中毕业就被选进职业棒球队俱乐部了。

比如判断球员是否自信,首先是球员长得好看,打球姿势好看,那么自信会更高。其次找的女朋友漂亮,说明自信也很高,如果找个丑的女朋友,说明该球员没有自信。不自信的球员,当然不能应对长时间比赛以及持续获得胜利。

球探选择能力非常全面的球员,把他们送入职业比赛。

如果球员不成功呢?

就再选一个,150年来的球探,就是如此运作的。尽管造成了很多球员的终身遗憾,但是大家都依然视而不见。

一贯如此,就对么?

我们一直遵循着惯例,惯例却并不能带来成功。

我们相信的经验和直觉,可能才是导致我们现在的危机。

职棒大联盟比赛已经成为一个金钱游戏,谁钱多,谁就能买到最好身体素质和自信的球员,谁就能赢得比赛。比利本人就是这些“沉没成本”的受害者,高中就具备五项全能的他,在职业比赛中表现平平,不得不提前退役成为一名球探,凭着对棒球的热爱,努力工作,慢慢晋升到球队经理。

至今这个“沉没成本”依然影响着他,因为他还是一个没有足够的钱买球员的球队经理。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2、沉没成本必须割舍,否则只会失去更多。

我们决策现在的事,是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的。

举个例子:

有一位先生,总是带着一条很难看的领带。他的朋友终于忍不住告诉他那条领带不适合他,说说:“唉,其实我也觉得这条领带不适合我,可是没办法,花了500块买的,总不能扔在抽屉里睡大觉吧,那不是白白浪费了?”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人们往往不能割舍沉没成本,不少人深陷沉没成本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毫无音乐细胞的人坚持学钢琴,因为花费巨大买了一台钢琴,而且花了很多钱报了钢琴学习班。

两个性格不合的情侣早就没有了爱情和甜蜜,勉强在一起,是因为已经在一起那么久了,为对方付出太多了,怎么也要耗到结婚吧......

比利比恩开始醒悟,必须放弃全面这个“沉没成本”,选择单一能力突出的球员。

他不断提醒俱乐部球探们,职棒大联盟的球探选择球员的“全面性”已经过时了,如果再抓着不放,今年俱乐部就会一定失败。

但是球探们依然我行我素,按照以往的经验选择新的球员,令比利大失所望。

不过运气很好,他无意中找到了彼得布兰德,一个拥有耶鲁经济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比利被他对棒球的“重新定位”深深所吸引。

简单说,放弃选球员体能和外貌的经验,只选择善于得分的球员,两个人,顶住压力,对整个球队的比赛体系进行了“重新定位”。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3、比利和布兰德对棒球比赛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转危为机。

什么是重新定位?

定位理论于1969年美国市场开始流行,我国其实接触的定位理论是“重新定位”理论。重新定位是定位理论的作者特劳特提出的一个营销理论。

重新定位简单说,曾经成功的公司处于新的危机中,因为时代变了,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也更加精明,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在当今过于拥挤的市场环境下,只有“重新定位”才能重新获得消费者的选择,并且将对手排除在外。

运用“重新定位”理论,目前国内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品牌,比如王老吉,劲霸男装,芙蓉王,涪陵榨菜等等,这些品牌通过重新定位,走出困境,绝处逢生。

新的定位,不选择能力全面的球员,转变成只看球员的单一得分能力

因为只有得分,才是获胜的唯一标准。

棒球比赛想要得分,每个球员就必须能够上垒。

选择上垒率最高的球员,就是得分的唯一保证。

比利和布兰德根据过去几年的上垒率数据,在职棒联盟2万名球员进行排查,选出了三位“上垒率”最高的球员,同时自己能花钱购买的球员,组成了自己的“冠军球队”。

但是在传统经验中,这三个人能力单一,不够全面,跟“废物”一样。

而正是这群只有单一能力的废物,组合起来,却创造了美国职棒大联盟上最长的20连胜的记录。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重新定位,在企业经营中,就是代价最小化,还要利益最大化。

简单说,一手烂牌,看你怎么打。

首先是不犯错,胜过拿到好牌。

不断想出最佳方法解决问题。

所谓最佳的方法,就是不停的想办法去改变老办法,而不是继续老办法或者没办法。只有不断的想办法,烂牌才会成为好牌。

举个例子:

春节前,大刘准备给每位员工的母亲买份礼物,来到公司附近的中药店中,看中了一种补血剂,但是是剩下两盒,离他要求的差很远。大刘跟营业员商量,能不能从总部进点货。营业员说:“上报,到中心仓库,配送到门店,需要三天时间。”

可是员工下午就要回家了。大刘着急的说,能不能快点。营业员阿米巴都摇头。大刘鼓励营业员说:“想想办法,一定能解决的。”

这时候,一位女营业员说:“要不我们从附近的分店调货吧,先借着,三天后再还给他们。”

打过电话后,问题迎刃而解,几个分店凑够了大刘要的保健品。

这是小事,但是足够说明,只要努力想办法,就有办法解决问题。

因为只有不断解决问题,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其次是调整章法,烂牌也能打好。

就是成本控制,让规模变得经济。

成功跟资本和经历已经无关,而是如何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好料不一定就能做出好菜,更多的时候,看厨师的手艺。

举个例子:

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著名企业,创办不久,就接到当时大型企业松下电子的显像管零件U型绝缘体的订单,这笔订单,对于刚创业的京瓷,意义非同一般。

但是松下要求的质量不但高,而且价格非常低,年年要求降价,令到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非常泄气。很多人都很灰心,认为尽力了,没有潜力可以挖了。

经过摸索在三,稻盛和夫为了降低成本管理,创建了闻名于世的“阿米巴”管理方式。将公司打散,变成一个一个的小组,每个小组自负盈亏,把降低成本的责任落实到小组的每个人。就算是打包的员工,也知道打包的绳子原价多少,还知道浪费一根绳子会形成多大的成本。

结果是公司成本大幅度降低,充分满足了松下电子的苛刻条件,利润而且非常可观,足以让京瓷登上了世界500强。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3、合适就是最好,不管牌大牌小。

每个人企业必须做适合自己能力的事,这叫做长板理论。

企业经营中,管理者应该把权力分散给几个人而不是一个人。管理中木桶理论是,木桶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其实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加长自己最长的那块板,发挥自己能力的极致,然后再不断补齐自己的其他短板,才是竞争之道。

举个例子:

戴尔电脑,面对IBM的个人电脑市场的绝对霸权,戴尔躲过了IBM的“经销商压货体系”,发明了直销模式,这就是他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他唯一的长板。

当这个长板足够长的时候,远远超过了IBM的“库存周转时间过长”的短板,企业的现金流容量迅猛增长,也顺势弥补了其他短板,形成与IBM分庭抗礼的局面。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危中有机,不要自我设限。

想办法解决问题,积极的成本控制,发挥自己的长板,都是弱小企业向大型对手市场发起挑战的有效手段。

长板并不神秘,可以是戴尔的直销模式,可以是京瓷的阿米巴组织,也可以是药店的调货业务。

关键在于,面对强大对手,你需要有重新定位的智慧,还要有践行重新定位的勇气。

商场如此,职场也是如此。

正如《点球成金》的结尾描述了这么一个场景,顶级俱乐部波士顿红袜队老板给比利比恩开出了1250万美元的史上最高年薪,力邀比利加盟红袜。但是比利拒绝了。

年轻的时候,我只是为了钱做决定。现在我发誓不再为钱做决定,重新定位,我们就能改变一切游戏规则。

主演布莱恩比特和乔纳希尔演技的强悍之处,就是把人物内心的情感,精确的映入观众眼中,并刻在所有人的心坎里。

该故事最终是球队创造连胜但是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是一次成功的失败。

现实中主演布莱恩彼特也没有获得奥斯卡男主角金奖,但是从布莱恩比特和乔纳希尔的日后受欢迎程度来看,他们在本影片其实也做了一次“重新定位”,是一次失败的成功。

导演和主演尽全力表达出“重新定位”需要的艰辛和智慧,在平静而富有张力的叙事中,让心情跟着跌宕起伏吧,Enjoy。

《点球成金》:危巢之下的企业通过“重新定位”才能转危为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