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沉船中發現一面青銅古鏡,史載其擁有“神力”,專家卻不相信

在這篇文章, 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千年沉船中發現一面青銅古鏡,史載其擁有“神力”,專家卻不相信。

華夏有著千年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時間內,自然也留下了不少值得一提的東西。在文化精神上,有著詩詞歌賦這種流傳後世的無形財產;在實物上,那些陪葬品亦或是家族流傳下來的文物,形式更是多樣,從陶瓷到書畫無奇不有。但不少人都對文物有很深的印象,認為這些古董文物,都是在土中被髮掘出來的。可實際上,有不少好東西,其實在海中,默默存在了上千年,比如說“黑石號”遺蹟中的青銅鏡,就是這些文物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件。

千年沉船中發現一面青銅古鏡,史載其擁有“神力”,專家卻不相信

黑石號”沉船的地點,其實並不在國內。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好像是中華的船隻,但實際上,應該是在唐朝與世界聯通後,其他國家經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雖然在發現這艘船的時候,因為浸泡的時間太久,沒有殘留具體的裝飾,但考古人員在提供相片之後,有經驗的研究人員認為,這艘船是阿拉伯一帶的。

但沉船的來源和原因,已經不算太重要的,因為重要的是,這艘船殘骸中,留下的將近十萬件珍貴文物。其中不談那些金銀玉器,光是唐朝年間的瓷器,就有著將近七萬件,其中九成保存完好,沒有嚴重的破損,被譽為是“大唐的遺寶”。

千年沉船中發現一面青銅古鏡,史載其擁有“神力”,專家卻不相信

但這裡要說的東西,遠比這些瓷器要稀奇得多。這個東西,就是在沉船中發現的青銅器——江心鏡。這種鏡子雖然名字不錯,但是在古代的揚州,實際上也只是一個特產而已,算不是特別的稀奇。而這個青銅鏡的稀奇之處就在於,它被人特地記載了下來。在《太平廣記》當中,曾經記載過,在天寶二年(743年),揚州特地上供了一個江心鏡給朝廷,鏡子背後有條盤龍,同時異常輕便,尺寸大概有著九寸左右。而在這艘沉船當中出現的鏡子,卻和記載中的鏡子,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千年沉船中發現一面青銅古鏡,史載其擁有“神力”,專家卻不相信

但是專家們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因為在古代,這個鏡子是被獻給皇帝的,怎麼可能會被國外的商船帶回到自己的國家呢?而且交給皇帝的鏡子,在歷史上還有著一段奇異的故事。在當時的揚州,雖然這種鏡子很多,但是都只是用來日常生活使用的。而在不久之後,揚州最好的鏡子工匠就迎來了一對奇怪的客人,一個是老人,一個是小孩。這兩個人雖然來歷古怪,但是卻告訴工匠說,自己可以幫助他造出寶鏡,條件是自己幹活的時候,不能夠被外面的人看到。

千年沉船中發現一面青銅古鏡,史載其擁有“神力”,專家卻不相信

在工匠答應了這個條件之後,這對老少就進入了作坊裡,開始造寶鏡了。奇特的地方就在於,在作坊裡並沒有傳出打造的聲音,而是出現了動物的叫聲。在幾天後工匠們偷偷打開門的時候,才發現裡面早就人去樓空了。甚至這對老少還給工匠留下了一張紙條,讓他去到水勢充足的地方,再接著打造寶鏡。

而工匠則帶著自己的徒弟們來到揚子江上,這個時候江上忽然掀起了數十尺的巨浪,潑在了剛剛打好的鏡子上。根據史書中的記載,在江上還響起了一陣龍吟虎嘯之聲,方圓數公里內,聲音都清晰可見。因此,太守才將這個作為寶物交給皇帝。

千年沉船中發現一面青銅古鏡,史載其擁有“神力”,專家卻不相信

可這種東西,背後的故事必然都有一定程度的誇大,唐玄宗也沒有太在意這個小鏡子。直到數年後,天下迎來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旱,為了百姓,唐玄宗親自求雨,可惜卻沒有成效。面子上掛不住的唐玄宗問道士這是為什麼,結果道士說,若是這樣,那就是法器當中沒有“”的原因。這個時候唐玄宗才想起來,自己幾年前收到過一個據說封有水龍的鏡子,一拿出來沒多久,求雨殿內就開始水霧四溢。此後天降大雨,連下數天,解決了百姓的燃眉之急。此後為了求雨,揚州更是每年都會舉辦隆重的祭祀儀式。

千年沉船中發現一面青銅古鏡,史載其擁有“神力”,專家卻不相信

當然,這種具有非常濃厚奇幻色彩的故事,在專家的眼裡,可信度是很低的。他們比起這個故事,更加看重文獻裡和實物的具體區別。雖然說體積和外表都比較吻合,但是在將這個鏡子從海中打撈上來後,專家這才證實,沉船裡的古物和文獻中的貢品不是同一個。

因為在船上的鏡子邊上,有著模糊不清的銘文,雖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依然能看得到其製造時間,是十一月二十九日。專家對比了唐玄宗時期的神鏡製造時間後,發現這兩個是不同的鏡子,這個充其量只是製作精美,用來出口的商品罷了。遺憾的是,這個鏡子如今在新加坡的華裔手中保管,專家無法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資料:《舊唐書》、《唐國史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