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生活·輕閱讀》1870期

10月26日 週六 九月廿八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一樂》

懷孕能不能吃香蕉?醫生讓多吃,老人家說香蕉滑胎不能吃。

老人家說的總有道理,我有個表弟,他媽懷他的時候不聽勸吃了好多香蕉…

後來流產啦?

倒是安全生下來了。本來大家都以為沒事了,想不到在他四歲的時候…

生大病了?

有一天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滑倒了。。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冷知》

1、耶魯大學12年研究發現:爸爸帶大的娃更聰明,避免父愛缺乏綜合徵,在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的孩子中,90%來自沒有父親的家庭,70%的刑事少年犯來自於沒有父親家庭。

2、《自然》重磅:吃太鹹真的會傻,康奈爾科學家發現,高鹽飲食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蛋白過度磷酸化,損害大腦認知功能,此研究已被臨床實驗證實。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讀報》

1、偷渡-今日,英國“死亡集裝箱”案現重大轉折,14個越南家庭報案家人疑失蹤英國,死者國籍仍未有定論,經查皆在零下25攝氏度低溫下被凍死,集裝箱裡滿是糞便和尿液,遇難者中有8名女性,31名男性,英國警方已拘捕了四人。

2、大連-今日,大連11歲女孩遭強姦反抗被7刀殺死,兇犯13歲,曾拍現場視頻炫耀:我把擦過血的紙扔那塊了,我沒滿14歲,不用坐牢!怕什麼!今日被釋放,據查男孩媽媽竟然在家擦拭血跡。

3、失業-今日,數據顯示,截止 2019年 9月,31城市的調查失業率和城鎮調查失業率均為 5.2%,失業率上升,就業壓力明顯,預計未來三年雙失業率將維持在高位。

4、疫情-今日,衛計委:諾如病毒高發期到來,浙大一天69人感染,北京一小區107例諾如病毒集體爆發,福建一學校31名學生感染,感染後的48小時內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被稱為“冬季嘔吐病”。

5、拆遷-今日,規劃部:警示拆遷人員,公民住宅不是你想進就能進,暴力拆遷涉嫌刑事犯罪,針對地方政府繞過法定途徑,擅自動用行政強權,在未達成拆遷補償協議的情況下,就對房屋實施強制拆除者將追究刑事責任。

6、配槍-今日,公安局最新命令:派出所、交警等一線民警全部配槍執勤,落實 “一警一策、一人一槍、一週一練”等 剛性要求,確保實現全警職業素質、專業水平、實戰本領“三個明顯提升”的目標。

7、保險-今日,銀保監會發通知:車險、1年期以上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改備案制,由銀保監會負責備案並監管,其他產品均由相關銀保監局負責備案並監管。

8、公務-今日,中央新規:事業單位人員注意,近親關係不得是同一單位上下級,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迴避工作的基本原則、迴避種類、適用範圍、權限程序、管理監督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9、醫院-今日,河南新鄭員工舉報被領導毆打致耳膜穿孔,捅破醫保騙局,新華社:被檢查醫院違規超八成,編造假病歷、記假賬,辦理大量住院,已套取國家醫保資金上百萬元。

10、貿易-今日,美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將自10月31日起對中國3000億美元加徵關稅清單產品啟動排除程序,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或與中國製造2025等產業政策相關。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觀察》

全球經濟學家,經過3年的數據採集,統計數據顯示:今後30年,美國勞動人口總數預計上升13%,法國勞動人口下降2%,中國勞動人口下降20%,德國勞動人口下降22%,意大利下降15%,日本下降28%,俄羅斯下降18%,韓國下降30%。

宏觀經濟學上有個核心結論:人口就是國運,馬雲上次和伊隆·馬斯克對話的時候,馬斯克也說到人類最大的危機是人口崩潰式下降!

那麼,小編想說:針對女人出家,男人回不了家,都一股腦擠到社會上來,家庭隨即名存實亡,離婚、出軌、不婚、不育也就順其自然了的現象,你有什麼建議嗎?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國學》(連載)

國學典藏:國學名言警句500句,值得永久收藏。

441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442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443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444 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明·吳承恩·西遊記)

445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多肉》(連載)

【常見多肉植物圖鑑及種植攻略】轉給想種卻種不好的肉友。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水蜜桃

植物簡介: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水蜜桃,景天科擬石蓮花屬多肉植物,是由韓國引進的多肉品種,桃太郎的雜交品種,顏色粉嫩,株型圓潤,酷似我們常吃的水果水蜜桃,是多肉中的小型品種,葉片??肉質飽滿,分列精密,典型的蓮座狀,陽光充足的情況下,葉尖呈深赤色,粉白色紅潤在葉片散開,粉粉的、萌萌的,悅目的讓你有想咬一口的衝動,也是喜愛肉肉的友友無法抗拒的品種。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種植與養護:

水蜜桃多肉,喜溫暖、乾燥、通風和陽光充足的情況,耐乾旱,不耐寒,稍耐半蔭。夏季高溫應遮陽,冬季低溫一定要控水,同時保持盆土乾燥,肉肉可安全過冬,20到25度是其生長的最佳溫度,也很耐高溫,只有溫度高於35度才會開始休眠,不過他很怕寒冷,低於5度就要進行防寒保暖,養殖水蜜桃多肉要注意盆土的選擇,草木灰是最好的,既透氣又有營養,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買一些營養土,生長環境要保持良好的通風透氣性,這樣才會生長的更加旺盛而不扭曲。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讀書》(連載)

《朱元璋的那些事兒》

第320章

決心(1)

努爾哈赤決定,要把眼前這座不聽話的城市,以及那個敢調侃他的無名小卒徹底滅掉。

他相信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已確知,這是一座孤城,在它的前方和後方,沒有任何援軍,也不會有援軍,而在城中抵擋的,只是一名不聽招呼的將領和一萬多孤立無援的明軍。

六年前,在薩爾滸,他用四萬多人,擊潰了明朝最為精銳的十二萬軍隊,連在朝鮮打得日本人屁滾尿流的名將劉綎,也死在了他的手上。

現在,他率六萬精銳軍隊,一路所向披靡,來到了這座小城,面對著僅一萬多人的守軍和一個叫袁崇煥的無名小卒。

勝負毫無懸念。對於這一點,無論是努爾哈赤以及他手下的四大貝勒,還是明朝的高第,甚至孫承宗,都持相同的觀點。

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毛澤東

袁崇煥是相信光明的,因為在他的手中,有四種制勝的武器。

第一種武器叫死守,簡單說來就是死不出城,任你怎麼打,就不出去,死也死在城裡。

雖然這個戰略比較慫,但很有效,你有六萬人,我只有一萬人,憑什麼出去讓你打?有種你打進來,我就認輸。

他的第二種武器,叫紅夷大炮。大炮,是明朝的看家本領,當年打日本的時候,就全靠這玩意兒,把上萬鬼子送上天,殺人還兼帶毀屍功能,實在是驅趕害蟲的不二利器。但這招在努爾哈赤身上,就不大中用了,因為日軍的主力是步兵,而後金都是騎兵,速度極快,以明代大炮的射速和質量,沒打幾炮馬刀就招呼過來了。袁崇煥很清楚這一點,但他依然用上了大炮——進口大炮。

紅夷大炮,也叫紅衣大炮,純進口產品,國外生產,國外組裝。我並非瞧不起國貨,但就大炮而言,還是外國的好。其實明代的大炮也還湊合,在小型手炮上面(小佛郎機),還有一定技術優勢,但像大將軍炮這種大型火炮,就出問題了。

這是一個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題——炸膛。大家要知道,當時的火炮,想把炮彈打出去,就要裝火藥,炮彈越重,火藥越多,如果火藥裝少了,沒準炮彈剛出炮膛就掉地上了,最大殺傷力也就是砸人腳。可要是裝多了,由於炮管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空間,就會內部爆炸,即炸膛。

用哲學觀點講,這是一個把炸藥填入炮膛,卻只允許其衝擊力向一個方向(前方)前進的二律背反悖論。

這個問題到底怎麼解決,我不知道,袁崇煥應該也不知道,但外國人知道,他們造出了不炸膛的大炮,並幾經輾轉,落在了葡萄牙人的手裡。

至於這炮到底是哪兒產的,史料有不同說法,有的說是荷蘭,有的說是英國,羅爾斯、羅伊斯還是飛利浦,都無所謂,好用就行。

據說這批火炮共有三十門,經葡萄牙倒爺的手,賣給了明朝,拿回來試驗,當場就炸膛了一門(絕不能迷信外國貨),剩下的倒還能用,經袁崇煥請求,十門炮調到寧遠,剩下的留在京城裝樣子。

這十門大炮裡,有一門終將和努爾哈赤結下不解之緣。為保證大炮好用,袁崇煥還專門找來了一個叫孫元化的人。按照慣例,買進口貨,都要配發中文說明書,何況是大炮。葡萄牙人很夠意思,雖說是二道販子,沒有說明書,但可以搞培訓,就專門找了幾個中國人,集中教學,而孫元化就是葡萄牙教導班的優秀學員。

袁崇煥的第三種武器,叫做堅壁清野。為了保證不讓敵人搶走一粒糧,喝到一滴水,袁崇煥命令,燒燬城外的一切房屋、草料,將所有居民轉入城內,此外,他還幹了一件此前所有努爾哈赤的敵人都沒有幹過的事——清除內奸。

努爾哈赤是個比較喜歡耍陰招的人,對派奸細裡應外合很有興趣,此前的撫順、鐵嶺、遼陽、瀋陽、廣寧都是這麼拿下的。

努爾哈赤不瞭解袁崇煥,袁崇煥卻很瞭解努爾哈赤,他早摸透了這招,便組織了除奸隊,挨家挨戶查找外來人口,遇到奸細立馬乾掉,並且派民兵在城內站崗,預防奸細破壞。

死守、大炮、堅壁清野,但這還不夠,遠遠不夠,努爾哈赤手下的六萬精兵,已經把寧遠團團圍住,突圍是沒有希望的,死守是沒有援兵的,即使擊潰敵人,他們還會再來,又能支撐多久呢?所以最終將他帶上勝利之路的,是最後一種武器。

這件武器,從一道命令開始。佈置完防務後,袁崇煥叫來下屬,讓他立即到山海關,找到高第,向他請求一件事。

這位部下清楚,這是去討援兵,但他也很迷茫,高先生跑得比兔子都快,才把兵撤回去,怎麼可能派兵呢?

“此行必定無果,援兵是不會來的。”袁崇煥鎮定地回答:“我要你去,不是討援兵的。”

“請你轉告高大人,我不要他的援兵,只希望他做一件事。”“如發現任何自寧遠逃回的士兵或將領,格殺勿論!”這件武器的名字,叫做決心。我沒有朝廷的支持,我沒有老師的指導,我沒有上級的援兵,我沒有勝利的把握,我沒有幸存的希望。

但是,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我不會後退,我會堅守在這裡,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即使同歸於盡,也絕不後退。

這就是我的決心。

所以在正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天,戰爭即將開始之前,袁崇煥召集了他的所有部下,在一片驚愕聲中,向他們跪拜。他坦白地告訴所有人,不會有援兵,不會有幫手,寧遠已經被徹底拋棄。但是我不想放棄,我將堅守在這裡,直到最後一刻。然後他咬破中指寫下血書,鄭重地立下了這個誓言。我不知道士兵們的反應,但我知道,在那場戰鬥中,在所有堅守城池的人身上,只有勇氣、堅定和無畏,沒有懦弱。

天啟六年(1626)正月二十四日晨,努爾哈赤帶著輕蔑的神情,發出了進攻的命令,聲勢浩大的精銳後金軍隨即湧向孤獨的寧遠城。

必須說明,後金軍攻城,不是光膀子去的,他們也很清楚,騎著馬是衝不上城牆的,事實上,他們有一套相當完整的戰術系統,大致有三撥人。

每逢攻擊時,後金軍的前鋒,都由一種特別的兵種擔任——楯兵。所有的兵都推著車,所謂車,是一種木車,在厚木板的前面裹上幾層厚牛皮,潑上水,由於木板和牛皮都相當皮實,明軍的火器和弓箭無法射破。這是第一撥人。

第二撥是弓箭手,躲在車後面,以斜四十五度角向天上射箭(射程很遠),甭管射不射得中,射完就走人。

最後一撥就是騎兵,等前面都忙活完了,距離也就近了,衝出去砍人效果相當好。

無數明軍就是這樣被擊敗的,火器不管用,騎兵砍不過人家,只好覆滅。這次的流程大致相同,無數的兵推著木車,向著城下挺進,他們相信,城中的明軍和以往沒有區別,火器和弓箭將在牛皮面前屈服。然而,牛皮破了。

架著雲梯的後金軍躲在木板和牛皮的後面,等待靠近城牆的時刻,但他們等到的,只是晴天的霹靂聲,以及從天而降的不明物體。

值得慶祝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人還是俯瞰到了寧遠城的全貌——在半空中。寧遠城頭的紅夷大炮,以可怕的巨響,噴射著燦爛的火焰,把無數的後金軍、他們破碎的車,以及無數張牛皮,都送上了天空——然後是地府。關於紅夷大炮的效果,史書中的形容相當貼切且聳人聽聞:“至處遍地開花,盡皆糜爛。”

當第一聲炮響的時候,袁崇煥不在城頭,他正在接見外國朋友——朝鮮翻譯韓瑗。巨響嚇壞了朝鮮同志,他驚恐地看著袁崇煥,卻只見到一張笑臉,以及輕鬆的三個字:

“賊至矣!”幾個月前,當袁崇煥決心抵抗之時,就已安排了防守體系,總兵滿桂守東城,參將祖大壽守南城,副將朱輔守西城,副總兵朱梅守北城,袁崇煥坐鎮中樓,居高指揮。

四人之中,以滿桂和祖大壽的能力最強,他們守護的東城和南城,也最為堅固。後金軍是很頑強的,在經歷了重大打擊後,他們毫不放棄,踩著前輩的屍體,繼續向城池挺進。他們選擇的主攻方向,是西南面。

這個選擇不是太好,因為西邊的守將是朱輔,南邊的守將是祖大壽,所以守護西南面的,是朱輔和祖大壽。

更麻煩的是,後金軍剛踏著同志們的屍體衝到了城牆邊,就陷入了一個奇怪的境地。

攻城的方法,大抵是一方架雲梯,拼命往上爬,一方扔石頭,拼命不讓人往上爬,只要皮厚硬頭皮,衝上去就贏了。

可是這次不同,城下的後金軍驚奇地發現,除頂頭挨炮外,他們的左側、右側,甚至後方都有連綿不斷的炮火攻擊,可謂全方位、全立體,無處躲閃,痛不欲生。

這個痛不欲生的問題,曾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去了一趟興城(今寧遠),又查了幾張地圖,解了。

簡單地講,這是一個建築學問題。要說清這個問題,應該畫幾個圖,可惜我畫得太差,不好拿出來丟人,只好用漢字代替了,看懂就行。大家知道,一般的城池,是“口”字形,四四方方,一方爬,一方不讓爬,比較厚道。

更猛一點兒的設計,是“凹”字形,敵軍進攻此類城池時,如進入凹口,就會受到左中右三個方向的攻擊,相當難受。

這種設計常見於大城的內城,比如北京的午門,西安古城牆的甕城,就是這個造型。

或者是城內有點兒兵,沒法拉出去打,又不甘心捱打的,也這麼修城,殺點兒敵人好過把癮。

但我查過資料兼實地觀察之後,才知道,創意是沒有止境的。

寧遠的城牆,大致是個“山”字。也就是說,在城牆的外面,伸出去一道城樓,在這座城樓上派兵駐守,會有很多好處。比如敵人剛進入山字的兩個入口時,就打他們的側翼。敵人完全進入後,就打他們的屁股。如果敵人還沒有進來,在城頭上架門炮,可以提前把他們送上天。

此外,這個設計還有個好處,敵人衝過來的時候,有這個玩意兒,可以把敵人分流成兩截,分開打。

(待續)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心理》

託利得定理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解析:思可相反,得須相成。

主要內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寬容不僅是給別人機會,更是為自己創造機會。同樣老闆在面對下屬的微小過失時,則應有所容忍和掩蓋,這樣做是為了保全他人的體面和企業的利益。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0期

《慢客寄語》

不管見識高低,一個人深度整理和收拾自己的內心,這事本身就很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