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生活·輕閱讀》1871期

10月29日 週二 十月初二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一樂》

一次逃課去網吧,突然覺得肚子難受,廁所有人,只好在外面等。

一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三十分鐘過去了,老子實在憋不住了。

於是敲門:“裡面的兄弟,你能快點嗎?”

裡面很興奮的回了句:“我擦,終於來人了,有紙嗎?”

……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冷知》

1、超140萬人大型研究證實,酸奶搭檔膳食纖維可降低肺癌風險,益生菌在調節腸道菌群中的作用及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2、《柳葉刀》:中國人更容易中風,每年新發病例330萬人,居全球第一,且我國中風患者的發病年齡比西方人平均早10年。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讀報》

1、偷渡-今日,英國偷渡箱貨車事件再次逆轉,據查共有超100人,分3輛車偷運,除查獲的致39人死亡箱貨車後,另外兩輛箱貨車行跡不明,目前越南報失蹤25人,其餘國籍不詳,不排除中國人的可能。

2、手機-今日,三大運營商統一發布5G套餐標準,最低起步128元起,並限定套餐標準和網速成正比,128元的限速不超過300Mbps,228元的限速不超過500Mbps,328元的限速不超過1Gbps。

3、少年-今日,國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刻不容緩,今日,7刀殺死被姦汙女孩的13歲少年被收容3年,針對未成年犯罪新法啟動起草議程,將降低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下限為12歲,同時將追究監護人轉嫁刑事責任。

4、房價-今日,人民法院網站:今年以來,全國已有408家房地產企業破產,其中不乏百強房企,隨著融資鏈條收緊和房地產市場進入下半場,房價將進入理性的下降區間,預計幅度在5年內達到降價30%的谷底。

5、作業-今日,教育部擬出新規:小學生晚9點做不完作業可拒絕完成,11月起將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擬規定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可經家長確認拒絕完成剩餘作業。

6、拆遷-今日,公安部:即日起如發現警察參與拆遷和截訪,請立即撥打12389舉報,並給予獎金獎勵和匿名保護,將對公安隊伍違法違紀問題堅持“零容忍”,深入推進公安特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7、 體育-今日,史無前例,軍運會獎牌榜:中國133金64銀42銅高居第1,美國0金,排名第二的是俄羅斯,拿到51金53銀57銅,共161枚獎牌。

8、國考-今日,國考報名143.7萬人最終過審,報名人數連續12年破百萬,數據顯示,中央機關招考共有143.7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0:1。

9、交通-今日,交通運輸部新規:地鐵內使用電子產品不許外放聲音,將於2020年4月1日起施行,經勸阻無效者將處罰10-20元罰款,拒不配合執法者將處於5日以下拘留處罰。

10、充電-今日,國家電網宣佈將推出電動汽車銷售:購買電車的客戶,可在國網充電樁享受3年內5000或1萬度電充電量免費充電的服務,相當於可以免費行駛2萬公里,如果用油,需要1.2萬元左右。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觀察》

408家房企破產,你對房企未來怎麼看?

人民法院網站消息,截至今天,宣告破產的房企已經增加到408家,房企融資陷四面楚歌,地產企業的馬太效應會越來越明顯,中小房企未來的資金鍊面臨考驗,與此同時,監管對於違規涉房貸款不斷壓縮,有消息稱某省聯社要求嚴格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房地產貸款佔比高於20%的農商行,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房地產貸款。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國學》

國學典藏:國學名言警句500句,值得永久收藏。

446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447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448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449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

450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多肉》(連載)

【常見多肉植物圖鑑及種植攻略】轉給想種卻種不好的肉友。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天賜

植物簡介:

天賜,為番杏科天使之玉屬多肉植物,名字來自島國,意思是天上的禮物的意思,原產於南非開普敦大卡魯高原,生長在海拔500-1000米的石灰岩戈壁灘上,葉片簇生於枝幹頂端,細長入章魚爪。葉圓細長,葉面密佈透明狀水泡狀疣凸,有點類似章魚的吸盤。葉色綠色至粉綠色,花從葉片的中縫開出,黃白色花。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種植與養護:

天賜比較容易群生,地下的莖部分會長的很大,形成漂亮的塊根老樁,植株夏季休眠,其他季節生長,植料以透水透氣為主,本品種不太耐暴曬,夏季一定要遮陽,春天是生長期,可以循序漸進曬曬,夏季休眠期間可以適當補水,這個品種平時乾透就可以給水,不然新葉容易曬傷或者耷拉枯萎,整個夏季遮陽,放在明亮通風的散射光處,夏季也就少量的給點水,多了會爛,秋天溫度下來後可以恢復給水,循序漸進,到了晚冬至初春它們就會開出絢麗的花朵,植株葉片飽滿挺立就不需要補水,發現葉片有點萎靡就可以補水了,冬天需避免溫度太低而凍傷,盆土乾燥的狀態下零下5度沒有任何問題。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讀書》(連載)

《朱元璋的那些事兒》

第321章

決心(2)

當然疑問也是有的,比如把城樓修得如此靠前,幾面受敵,如果敵人集中攻打城樓,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隨便打,無所謂。因為這座城樓伸出去,就是讓人打的。而且我查了一下,這座城樓可能是實心的,下面沒有通道,士兵調遣都在城頭上進行,也就是說,即使你把城樓拆了,還得接著啃城牆,壓根兒就進不了城。我不知道這城樓是誰設計的,只覺得這人比較狠。

除地面外,後金軍承受了來自前、後、左、右、上(天上)五個方向的打擊,他們能夠得到的唯一遮擋,就是同伴的屍體,所以片刻之間,已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然而,進攻者沒有退縮,無功而返,努爾哈赤的面子且不管,啥都沒弄到,回去怎麼跟老婆孩子交代?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後金軍終於爆發了。

雖然不斷有戰友飛上天空,但他們在屍體的掩護下,終究還是來到了城下,開始架雲梯。

然而,炮火實在太猛,天上還不斷掉石頭,弓箭火槍不停地打,剛架上去,就被推下來,幾次三番,他們爬牆的積極性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於是決定改變策略——鑽洞。

具體施工方法是,在頭上蓋牛皮木板,用大斧、刀劍對著城牆猛劈,最終的工程目的,是把城牆鑿穿。

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程,頭頂上經常高空拋物不說,還缺乏重型施工機械,就憑人刨,那真是相當困難。

但後金軍用施工成績證明,他們之前的一切勝利,都不是僥倖取得的。

在寒冷的正月,後金挖牆隊頂著炮火,憑藉刀劈手刨,竟然把堅固的城牆挖出了幾個大洞,按照史料的說法,是“鑿牆缺二丈者三四處”,也就是說,二丈左右的缺口,挖出了三四個。

明軍毫無反應。

不是沒反應,而是沒辦法反應,因為城頭的大炮是有射程的,敵人若貼近城牆,就會進入射擊死角,炮火是打不著的,而火槍、弓箭都無法穿透後金軍的牛皮,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緊張施工,毫無辦法。

就古代城牆而言,鑿開兩丈大的洞,就算是致命傷了,一般都能塌掉,但奇怪的是,洞鑿開了,城牆卻始終不垮。

原因在於天冷,很冷。

按史料分析,當時的溫度大致在零下幾十度,城牆的地基被冰凍住,所以不管怎麼鑿,就是垮不下來。但袁崇煥很著急,因為指望老天爺,畢竟是不靠譜的,按照這個工程進度,沒過多久,城牆就會被徹底鑿塌,六萬人湧進來,說啥都沒用了。

目前當務之急,就是幹掉城下的那幫牛皮護身的工兵,然而大炮打不著,火槍沒有用,如之奈何?

關鍵時刻,群眾的智慧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

城牆即將被攻破之際,城頭上的明軍突然想出了一個反擊的方法。這個方法有如下步驟,先找來一張棉被,鋪上稻草,並在裡面裹上火藥,拿火點燃,扔到城下。棉被、稻草加上火藥,無論是材料,還是操作方法,都是平淡無奇的,但是效果,是非常恐怖的。幾年前,我曾找來少量材料,親手試驗過一次,這次實驗的直接結果是,我再沒有試過第二次,因為其燃燒的速度和猛烈程度,只能用可怕兩個字形容(特別提示,該實驗相當危險,切勿輕易嘗試,切勿模仿,特此聲明)。

明軍把棉被捲起來,點上火,扔下去,轉瞬間,壯觀的一幕出現了。

蘸滿了火藥的棉被開始劇烈燃燒,開始四處飄散,飄到哪裡,就燒到哪裡,只要沾上,就會陷入火海,即使就地翻滾,也毫無作用。

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伴隨著恐怖的大炮轟鳴聲,一道火海包圍了寧遠城,把無數的後金軍送入了地獄,英勇的後金工程隊全軍覆沒。這種臨時發明的武器,就是鼎鼎大名的“萬人敵”,從此,它被載入史冊,併成為世界上最早的燃燒瓶的雛形。

戰鬥,直至最後一人

眼前的一切,都超出了努爾哈赤的想象,以及心理承受程度。萬曆十二年(1584),他二十五歲,以十三副盔甲起兵,最終殺掉了仇人尼堪外蘭,而那一年,袁崇煥才剛剛出生。他跟隨過李成梁,打敗過楊鎬,殺掉了劉璟、杜松,嚇走了王化貞,當他完成這些豐功偉業、名聲大振的時候,袁崇煥只是個四品文官,無名小卒。之前幾乎每一次戰役,他都以少打多,以弱勝強,然而,現在他帶著前所未有的強大兵力,勢不可擋之氣魄,進攻兵力只有自己六分之一的小人物袁崇煥,卻輸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小本起家的天命大汗是不會輸的,也是不能輸的,即使傷亡慘重,即使血流成河,用屍體堆,也要堆上城頭!所以,觀察片刻之後,他決定改變攻擊的方向——南城。這個決定充分證明,努爾哈赤同志是一位相當合格的指揮官。他認為,南城就快頂不住了。

南城守將祖大壽同意這個觀點。

就實力而言,如果後金軍全力攻擊城池一面,明軍即使有大炮,也蓋不住對方人多,失守只是個時間問題。

好在此前後金軍缺心眼,好好的城牆不去,偏要往夾角里跑,西邊打,南邊也打,被打了個亂七八糟,現在,他們終於覺醒了。

知錯就改的後金軍轉換方向,向南城湧去。我到寧遠時,曾圍著寧遠城牆走了一圈,沒掐表,但至少得半小時。寧遠城裡就一萬多人,分攤到四個城頭,也就兩千多人。以每面城牆一公里長計算,每米守兵大致是兩人。

這是最樂觀的估算。

所以根據數學測算,面對六萬人的拼死攻擊,明軍是抵擋不住的。事情的發展與數學模型差不多,初期驚喜之後,後金軍終於呈現出了可怕的戰鬥力,鑑於上面經常扔“萬人敵”,牆就不去鑿了,改爬雲梯。衝過來的路上,被大炮轟死一批,衝到城腳,被燒死一批,爬牆,被弓箭、火槍射死一批。

沒被轟死、燒死、射死的,接著爬。與此同時,後金軍開始組織弓箭隊,對城頭射箭,提供火力支援。在這種拼死的猛攻下,明軍開始大量傷亡,南城守軍損失達三分之一以上,許多後金軍爬上城牆,與明軍肉搏,形勢十分危急。在祖大壽戰敗前,袁崇煥趕到了。

袁崇煥並不在城頭,他所處的位置,在寧遠城正中心的高樓。這個地方,我曾經去過,登上這座高樓,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城的戰況。

袁崇煥率軍趕到南城,在那裡,他投入了最後的預備隊。長久以來的訓練終於顯現了效果,在強敵面前,明軍毫無畏懼,與後金軍死戰,把爬上城頭的人趕了回去。與此同時,為遏制後金軍的攻勢,明軍採用了新戰略——火攻。明軍開始大量使用火具,除大炮、萬人敵、火槍外,火球甚至火把,但凡是能點燃的,就往城下扔。這個戰略是有道理的,你要知道,這是冬天,而冬天時,後金士兵是有幾件棉衣的。

戰爭是智慧的源泉。很快,更缺德的武器出現了,不知是誰提議,拉出了幾條長鐵索,用火燒紅,甩到城下用來攻擊爬牆的後金士兵。

於是壯麗的一幕出現了,在北風呼嘯中,幾條紅色的鎖鏈在南城飄揚,它甩向哪裡,慘叫就出現在哪裡。

在熊熊的烈火之中,後金的攻勢被遏制住了。屍體堆滿寧遠城下,卻始終未能前進一步,直至黃昏。

至此,寧遠戰役已進行一天,後金軍傷亡慘重,死傷達一千餘人,卻只換來了幾塊城磚。

然而,戰鬥並沒有結束。憤怒至極的努爾哈赤下達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命令:夜戰。夜戰並不是後金的優勢,但仗打到這個份兒上,縮頭就跑,是一個嚴肅的面子問題,努爾哈赤認定,敵人城池受損,兵力已經到達極限,只要再攻一次,寧遠城就會徹底崩塌。

在領導的召喚下,後金士兵舉著火把,開始了夜間的進攻。正如努爾哈赤所料,他很快就等到了崩潰的消息,後金軍的崩潰。幾次拼死進攻後,後金的士兵們終於發現,他們確實在逐漸逼近勝利——用一種最為殘酷的方法:攻擊無果,傷亡很大,屍體越來越多,越來越厚,如果他們全都死光,是可以踩著屍體爬上去的。

沉默久了,就會爆發,爆發久了,就會崩潰。在又一輪的火燒、炮轟、箭射後,後金軍終於違背了命令,全部後撤。

正月二十四日深夜,無奈的努爾哈赤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壓抑住心中怒火,準備明天再來。

但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不放棄進攻,第二天曆史將會徹底改變。

袁崇煥也已頂不住了,他已經投入了所有的預備隊,連他自己也親自上陣,左手還負了傷,如果努爾哈赤豁出去再幹一次,後果將不堪設想。

努爾哈赤放棄了,他堅持了,所以他守住了寧遠。而下一個問題是,能否擊潰後金,守住寧遠。從當天後金軍的表現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沒有幫助,沒有援軍,修了幾年的堅城,只用一天,就被打成半成品,敵人的戰鬥力太過強悍。很明顯,如果後金軍豁出去,在這裡待上幾月,就是用手刨也刨下來了。

對於這個答案,袁崇煥的心裡是有數的。於是,他想到了最後一個問題:既然必定失守,還守不守?他決定堅守下去,即使全軍覆沒,毫無希望,也要堅持到底,堅持到最後一個人。軍隊應該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

——毛澤東

袁崇煥很清楚,明天城池或許失守,或許不失守,但終究是要失守的。以努爾哈赤的操行成績,接踵而來的,必定是殺戮和死亡。

然而,袁崇煥不打算放棄,因為他是一個沒有援軍、沒有糧食、沒有理想、沒有希望,依然能夠堅持下去的人。

四十二年前,袁崇煥出生於窮鄉僻壤,一直以來,他都很平凡,平凡地中了秀才,平凡地中了舉人,平凡地落榜,平凡地再次趕考,平凡地再次落榜,平凡地最終上榜。

然後是平凡的知縣,平凡的處級幹部,平凡的四品文官,平凡的學生,直至他違抗命令,孤身一人,面對那個不可一世、強大無比的對手。

四十年平凡的生活,不斷地磨礪,沉默地進步,堅定的信念,無比的決心:只為一天的不朽。

(待續)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心理》

逆火效應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逆火效應,意思是當你想更正某人的一個錯誤觀點,如果沒辦法100%說服他,那麼,反倒會讓他更加相信自己原來的看法。

這意味著,在網絡上現實裡,很多時候我們想說服別人都是徒勞。

同時,如果打算說服別人,也要確認自己論據十分充足,而且對方是個願意接受別人意見的人。

免費閱讀:《慢生活·輕閱讀》第1871期

《慢客寄語》

世間總有一些事,是我們永遠無法解釋也無法說清的,你必須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無能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