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前言

在日本封建發展的平安時代,天皇的權力已經旁落,以藤原氏家族為代表的攝關家成為該時期日本封建統治模式的重要形態。攝政與關白的出現使得律令制確定下的天皇變得可有可無,天皇的權力不斷被這些攝政和關白的豪強地主所蠶食。而這些

權勢日益壯大的攝關家們逐漸在日本朝政中掌握了絕對的決策權以及行政權,久而久之也造成了整個封建官僚集團的腐朽和黑暗。

於是由於天皇對絕對權力的渴望恢復以及封建百官對於攝關家囂張跋扈統治的厭惡,天皇開始了和實力強大的攝關家的爭權鬥爭。院政的出現就代表著在當時日本一個封建王朝內部存在著兩種核心統治集團,白河天皇通過出家為僧這種表面方式來哄騙攝關家,在寺院建立了以自己為絕對核心的院政集團。雖然說這是當時天皇在大權旁落已久後的一種政治反擊,但是很難說天皇能夠通過院政方式重塑自己的權威。

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桓武天皇


攝關與院政成為日本平安時代後期封建政治交替發展的兩種模式,雙方在院政出現的一百年時間內展開了激烈的爭權鬥爭。這些鬥爭體現在諸多方面,天皇所表現出來打壓攝關家的政策就是希望能夠通過削弱攝關家的經濟基礎,也就是莊園經濟來拖垮攝關家的政治地位。知行國制度就是這個原則,明面上規定攝關家以及其他公卿貴族享有自己土地的一切權利,但是隻準他們遙領。

遙領也就意味著這些攝關家以及公卿貴族對於私有土地只是享有封土而不治民的權力,這對於削弱大封建主和貴族的勢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項措施也引發了以攝關家為首的廣大公卿貴族的反對,他們紛紛私下將依附以及的家丁、青壯年勞動力集合起來,進行日常軍事訓練來保衛自己的莊園。這些勢力逐漸成為了日後日本的新階層—武士。

武士的不斷崛起逐漸拉開了日本封建時期武家政治的序幕。

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清河天皇


鎌倉幕府的而建立及其統治情況

武士的出現標誌著天皇與攝關家等公卿貴族的權力鬥爭接近尾聲,雙方都在儘自己所能去拉攏這個日益壯大的階層,希望武士能夠為自己所用,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武士階層就是在天皇與攝關家及公卿貴族的爭奪下不斷髮展壯大,從原來保護私家莊園的武裝隊伍逐漸上升為了影響今後日本封建統治的一個龐大的政治團體,武家政治在日本開始建立起來。

這些武士的重要性得到了天皇的極大關注,天皇為了拉攏他們,憑藉自己名義上最高統治者的身份授予這些武士各種爵位、土地,同時令他們滲透到大封建主以及公卿貴族的私有土地之上,進行有目的的分化瓦解。另外還有很大一批武士被分配到廣大中小封建主的土地,為的就是勾結這些中小勢力的豪強來壯大天皇的經濟基礎以及封建基礎。

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幕府的武士


這些由天皇分派各地方的武士們紛紛與中小地主豪強形成了聯盟,甚至通過他們絕對的權勢取代了這些中小地主豪強,隨後武士們又開始紛紛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勢力極大封建地主豪強

。公元11世紀的日本已經形成了兩大武士集團,他們都是日本天皇的後裔,並且在長期的地方發展中形成了足夠大的武士集團。一方是桓武天皇的後裔平氏,一方是清河天皇的後裔源氏。

兩大武士集團在當時的日本封建王朝中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他們各自在地方都有著雄厚的豪強地主基礎,並且不斷向當時統治集團上層攝關家以及院政滲透。公元1167年,平氏集團首領平清盛將後白河天皇軟禁起來,獨攬朝政,平清盛死後,平氏集團衰落下去。公元1185年間,源氏集團擊敗平氏,取得了朝政的實際控制權,公元1192年,源賴朝被封為"徵夷大將軍",由此正式確立了對日本封建政治的統治權,日本由此進入了鎌倉幕府的統治時代。

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幕府遺址


鎌倉幕府的武家政治模式以及主從制的建立

鎌倉幕府的建立意味著武家政治的發展已經到了成熟階段,之前尚在迅速發展,任由天皇和攝關家隨意拉攏的武士階層此時已經成為了王朝的實際控制者。接下來的數百年,一直到明治維新之前整個日本的封建時期都處於絕對的武家政治控制當中。鎌倉幕府作為日本封建發展時期的第一個武家政治時代,在幕府的具體建制以及內部關係的維繫上都為之後的幕府奠定了重要基礎

鎌倉幕府建立之後,朝廷中的攝關家已經不復存在,原來天皇權力的重要威脅者已經被鎌倉幕府消滅,但是此時的天皇陷入了更加困難的境地。以絕對武力為統治方式的幕府將軍成為了天皇權力的巨大威脅者

,與其說當時的將軍沒有廢掉天皇,還能夠承認他的存在性,不如說幕府將軍已經成為了整個封建王朝的絕對統治者,在將軍的幕府中有著另外一套掌握實權的統治機構。

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源賴朝


幕府已經成為了王朝的實際統治場所,為了更好地加強幕府的權力和對王朝的控制力,源賴朝對於幕府的機構設置進行了詳細的安排。

幕府內部設置政所協管將軍處理國家政事,侍所協管將軍處理全國軍務,問注所則協管將軍處理全國的司法事務,三者各不相屬,相互牽制,都直接向當時的幕府將軍負責。同時對於全國地方的統治也進行了極具武家特色的安排,要求各地莊園主派出武士擔任守護和地頭,成為軍政長官。

這些守護和地頭負責當地各莊園的賦稅徵收、土地登記以及日常的治安管理,久而久之原來地方莊園主的權力逐漸被守護和地頭所取代。這些守護和地頭在獲得地方莊園的管理權之後,逐漸將各大莊園佔為己有,成為了新一任的莊園領主,當時被稱為武士領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守護大名。他們直接對幕府將軍負責,而將軍為了維護雙方之間的關係,承諾保護他們的莊園。由此形成了具有主從關係的主從制。

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武士家臣


主從制下御家人與將軍的矛盾及鎌倉幕府的衰落

這種極具武士特色的主從制一經建立就使得主人與從屬之間的矛盾顯現出來。主從制度下,將軍和地方武士大名具有親密的家臣關係,將軍通過向各地大名實行各種封賞以及莊園保護,取得了各地大名的絕對服從,因此大名尊敬地稱將軍為"御家人",這種模式在我們今天看來就是具有中封建家長制形態的關係狀態。當然各地大名也要向幕府將軍承諾按時進貢並且在將軍需要武力支持時,給予必要的幫助。

這種雙方蜜餞式的關係在源賴朝時期表現得還是非常到位和穩定的,這是因為此時正處於鎌倉幕府建立的初期階段,各地大名和豪強地主的勢力非常有限,大名在取代封建主莊園的活動上還沒有完全展開。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各地大名都已經成為地方莊園的武士代表,他們一個個都有著極強的封建經濟實力和以武士為主體的武裝部隊,在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守護大名


公元1199年,第一代幕府將軍源賴朝死後,鎌倉幕府內幕的矛盾就徹底爆發。源賴朝的岳父兼政所負責人北條施政奪去了幕府的實際控制權,從此鎌倉幕府將軍的廢立掌握在了北條氏家族的手中。幕府統治日漸衰落,位於中央統治集團的天皇發現了幕府的衰落趨勢,想要趁機直接消滅幕府統治,重塑天皇的權威。

公元1221年,天皇發動討伐幕府北條氏的戰爭,但是以失敗而告終。歷史稱之為"承久之亂"。此後,幕府見到天皇經常有推翻自己的舉動,便開始派人前往京都嚴密監控,保證中央對自己不要有任何想法。源賴朝以後,北條氏成為了幕府的執政,雖然將軍還在,但也只不過是傀儡。公元13世紀後半期,日本受到了外來蒙古勢力的入侵,國家損失慘重,鎌倉幕府也就逐漸衰落了下去。

關鍵字:武士、下克上、鎌倉幕府!漫談武家政治下雙頭政權必然性

《貞永式目》


評價

武士政治的出現其實是日本封建王朝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攝關家與院政天皇對於權力的爭奪則是武士政治出現的導火索。正是由於雙方的爭權,才使得原來本不起眼的莊園勞動者和公卿貴族的普通家丁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爭奪對象,這是武士階層發展的重要機遇。鎌倉幕府的建立標誌著日本封建王朝正式進入了武家政治時期,從此以後天皇的權力一降再降,不斷受到幕府將軍的蠶食,天皇數次發動消滅幕府的戰爭也都以失敗而告終。這表明當時幕府統治還是十分穩固的,而幕府統治之所以穩固要依靠著他強大的武士階層和武士封建主經濟的支撐。

各地的莊園大名就是幕府將軍的有力支撐者,雙方結成家人般的關係,武士就相當於幕府將軍的家丁,但絕不是將軍對於家丁有絕對支配之權,雙方憑藉著各自的承諾,相互履行各自的責任和義務,使得這種主從制度能夠得到順利維繫。

但是久而久之雙方的關係也比人會隨著大名勢力的發展、幕府將軍勢力的衰退而發生破裂。

這種關係的破裂率先發生在幕府內部,北條氏作為源賴朝家族的家臣,在第一任將軍源賴朝去世之後,便開始進行了奪權鬥爭,掌握了鎌倉幕府的實際控制權。這種家臣凌駕於主人之上的局面其實是在意料之中的,武士經濟不斷髮展,勢力不斷膨脹,必然不可能侷限於當初家臣的地位,因此這種主從制的破壞是必然的。鎌倉幕府的衰落離不開外部勢力的衝擊,正是蒙元軍隊的強勢進攻,使得日本北部的武士受到了巨大損失,大量中小武士地主紛紛破產,武家政治的經濟基礎開始動搖,鎌倉幕府的統治必然也不可能繼續穩定下去。


參考文獻:《日本書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