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教授四字三言的做事法則


曾仕強教授四字三言的做事法則


做事要合乎情理是大家的共識,但怎麼樣才叫合乎情理,似乎又很難判斷。理不易明,並不是像西方人講的“理越辯越明”。中國的事情說到差不多就不能再說了,再說下去就越說越糊塗了。但是理的標準又是什麼呢?人們常說:公理自在人心,天理自在人心。那麼,怎麼樣做事才是合理的?合理與否該怎樣判斷?

臺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告訴我們先把握好四個字:“位”、“時”、“中”、“應”。做事的基本原則就有了。這四字分別是:

“位”,是位置的“位”。做事先定位,位置不同則道理不同。


“時”,是時間的“時”。時也,命也;勢可以造,時只能等


“中”就是合理,不合理是“不中”,勢可以造,時只能等。要守時待命。


第四個字叫“應”,反應的“應”。做事合理不合理看看反應就知道


“時”、“位”、“中”、“應”這四個字是判斷做事合理與否的非常重要的標準,但是,這個標準每個人在運用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同的情況。每個人應該如何去掌握這些原則呢? 判斷一個人做事合理與否這個問題,是一個比較深層次的問題,我們從中國文化傳統的角度,從文化精髓出發,做了一些講解和闡述,總結出來了四個字:“位”,“時”、“中”、“應”。這四個字所包含的精神內涵是非常豐富的,需要大家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不斷地去體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合理的判斷。

此外還有三句話需要解釋,這三句話一定要弄清楚。

第一句話:理不易明。

道理不容易講清楚為什麼中國人碰到問題,總是說“很難講,很難講”?因為本來就很難講,沒有一件事情可以講得清楚。現在,有很多人相信真理越辯越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西方,真理越辯越明;在我們中國,說到差不多就不能再說了,再說下去就越說越糊塗。只要一個人想把事情弄清楚,他就很迷糊。這是由於我們處在非常負責的一個生態環境——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社會以理為主,而理本身是永遠講不清楚的。為什麼?因為理是會變動的,法是相對穩定的,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變,除非修法,除非改變,否則法就是不變的;而理是變動的,是可以隨著外界變化而變動的。所以,人們總是覺得中國人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完全沒有原則,這是因為道理本身就是變動的。

第二句話:測不準

學科學的人都知道有一個測不準定律。科學那麼精密,怎麼會測不準呢?測不準不是機器不夠好,不是方法不夠好,不是人不夠認真,而是你測得很准以後,它又變動了。天氣預報講昨天的天氣百分之百準確,講明天的天氣,就很難準。預報說出太陽,老天偏下雨。因為老天不聽人的,它愛變就變了,預報以後它繼續在變化,所以才會測不準。 很多人從字面上理解說,測不準,就是測不準。其實不是測不準,測得非常準,只是預測完以後,情況又變化了。我相信各位老闆在做決策的時候,評估未來的變化,所依據和預測的數據都很準確,但是最後就不準了。

第三句話:妙不可言

真理是妙不可言的。不可言傳就是不可言傳,因為語言文字本身就是很大的障礙——語言文字本身有歧義,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每個人的理解並不完全相同。一件事情不說,大家心裡有數,一說出來就已經變味了。中國的哲學、文化發展到現在,沒有一本書能夠把真理講得清清楚楚,也沒有一個人有本事把真理說得明明白白。比較而言,我還是佩服老子。孔子講了一大堆話,還講不明白,而老子只用於六個字解釋真理:“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能夠說出來的道理就不是常道,是非常道。所以,學習人性管理,不要以為照搬書就可以用,否則你會出問題的。

學習不能只記住老師的話,老師說什麼就接受什麼。我們現在所採用的西方考評方法,是機械和死板的。我在西方讀書,老師出題日考試,只要記住老師的話就及格了。中國傳統教育不用這種方法。

中國人傳道、授業、解惑,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帶到一段時間,師傅會把徒弟叫來:“老師教你那幾個招數都記得嗎?”徒弟說:“我統統記得。”師傅會說:“再學3年,不會就不讓你下山了。只是記住我的招數,你怎麼去打仗呢?我教你這樣,敵人偏偏那樣打,你怎麼辦呢?”這樣教導徒弟就記住了。

再過3年,師傅問他:“老師教你的招數,你都記得嗎?”徒弟說:“我都忘光了,只剩下3招還記得。”師傅說:“再學1年。”

1年到了,師傅問:“教你的招數都記得嗎?”徒弟說:“統統忘光了。”師傅聽罷,說:“你可以放心地下山了。”

盡信書是不如無書!因為書上寫的都是過去的事情,而一切都在變。

我們總有個大毛病,我們不相信簡單的事情,總以為哪有那麼簡單?我們現在費盡苦心追求很複雜的東西,搞得自己腦筋很亂。真理妙不可言,但是先決條件是要體會得到,否則怎麼妙不可言?一般人總是說“把道理告訴我”,實話說,這是無法做到的事情。佛教參禪總是“不可說,不可說”,自有道理。我們從何入手去理解呢?我們理解四個字,就能解決了。這四個字是“位”、“時”、“中”、“應”,這是合理與否的基本測試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