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作者不憫農,原來我們從小就被騙了

李紳的《憫農》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很多人以為李紳家境不好,才會寫出《憫農》這樣的佳作。

其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千古佳句。

《憫農》作者不憫農,原來我們從小就被騙了

小時候看到這首詩,覺得李紳這個人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是一個有情懷的人,是一個同情窮苦百姓的人。但實際上,李紳做到了尚書左僕射同平章政事(即宰相),而其人品之卑劣遠遠配不上宰相的身份。

李紳家境顯赫,他的曾祖父李敬玄曾經陪著唐高宗李治讀書,而李紳後來也官拜唐朝宰相。李紳的前半生風光,後半生落魄。他27歲成翰林院學士,有一次回鄉探親,與好友登上亳州城東觀稼臺,李紳詩意大發,寫下《憫農》二首,後來詩被皇上看到,覺得李紳有才,升了他的官。

《憫農》作者不憫農,原來我們從小就被騙了

說李紳後半生落魄,是因為“吳湘案”。簡單說就是李紳誤判吳湘強娶民女,還把吳湘斬首。後來吳湘被平反,李紳一門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子孫不能當官,家道由此中落。

而且,李紳雖然寫出了《憫農》,但他自己的生活可以說是窮奢極欲。他一生妻妾成群,私自養了很多家妓,並且隨意送人。此外,李紳的衣食住行都很奢華,一餐耗費多達數百貫,曾有坊間傳聞“李紳愛吃雞舌頭,每餐一盤,後院宰殺後的雞則堆積如山”。

此時的李紳,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憐惜百姓疾苦的熱血青年了。

《憫農》作者不憫農,原來我們從小就被騙了

另外,近幾年來,關於“《憫農》詩人李紳其實是個每餐要宰食三百隻雞,卻只為吃雞舌的虛偽小人”的新解讀被廣泛傳播,不禁讓人大呼:原來我們從小就被騙了。

發跡忘本心,《憫農》作者不憫農。

你還知道哪些流傳的形象和事實有極大出入的歷史人物,評論留言,告訴我們吧!

《憫農》作者不憫農,原來我們從小就被騙了

附 《憫農二首 》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