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怎麼多野生中藥,為什麼沒人敢摘?

農村的田野間,分佈著眾多的野生中草藥,常見的有丹參、三七、車前草、天麻、半夏、當歸、火麻仁、白芍、紅花、杏仁、何首烏、沙參、夏枯草、砂仁、桃仁、柴胡、黃芪、槐花、人參、甘草、麥冬等等,有的比較珍稀,也有的廣泛分佈,我們春天採挖的野菜,大部分可以作為中草藥。既然農村有這麼多的野生中草藥,為什麼沒人去採摘呢?

農村有怎麼多野生中藥,為什麼沒人敢摘?


採挖野生藥材,必須掌握本地野生藥材種類,性狀,生長習性等知識。否則,毫無頭緒地去採挖,是沒什麼收穫的。過去農村的老藥農,對當地野生中藥材的生長環境,品種,習性,以及對野生藥材的識別,都非常清楚。那個地方長什麼藥,什麼季節採收,那個收購點價格高,都瞭如指掌。這些老藥農出門採藥,一把藥鋤,一個揹簍,回家往往都是滿載而歸。而現在的農村人,能全面瞭解當地藥材資源的,越來越少,這也是導致沒人採挖的原因。

農村有怎麼多野生中藥,為什麼沒人敢摘?


中草藥總的需求量本來就減少了,加上近些年來,很多中草藥都開始規模種植。中草藥總需求量減少,藥材供應量卻上升了,自然會拉低中草藥的收購價格。挖中草藥辛苦,還要防止蛇蟲帶來的侵害,挖藥材的人是冒著生命危險在挖。每年都有挖藥材發生意外的新聞報道。而藥材利潤空間越來越少,自然挖的人就越來越少了。“藥材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農村有怎麼多野生中藥,為什麼沒人敢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