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传奇建筑人离世,一段美好的建筑时光或许终将消逝,但——

又一传奇建筑人离世,一段美好的建筑时光或许终将消逝,但——

2020年1月23日,中国的大年三十前一天,意大利没有建筑的传奇建筑团体“超级工作室”(Superstudio的成员阿道夫·纳塔利尼(Adolfo Natalini逝世。差不多半年前,也就是2019年7月30日,另一位成员克里斯蒂亚诺·托拉尔多·迪·弗兰恰(Cristiano Toraldo di Francia)也逝世了。两位创始成员的接连去世,不禁令人唏嘘。一段美好的建筑时光或许终将消逝,但基于建筑的激进之旅仍在进行。

又一传奇建筑人离世,一段美好的建筑时光或许终将消逝,但——

阿道夫·纳塔利尼(Adolfo Natalini),1941年出生于皮斯托亚,曾加入皮斯托亚派,在他后来的设计中可见这段时期对他的影响。1966年毕业于佛罗伦萨大学建筑系,同年与克里斯蒂亚诺·托拉尔多·迪·弗兰恰共同成立“超级工作室”。1966年起,超级工作室开始投入建筑的理论性研究。1970年起受邀在欧洲和美国授课、演讲。1973年开始于佛罗伦萨建筑系任教。1981年任建筑设计课程的专职教授。除了以超级工作室名义撰写的批判性文章外,还发表了评论雷蒙·亚伯拉罕和矶崎新作品的文章。1979年起,阿道夫·纳塔利尼在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独立执业。1991年起,与法布利兹奥·纳塔利尼(同姓但没有亲戚关系)在佛罗伦萨成了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作品多次获奖,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德国法兰克福的罗马广场、意大利科莫的阿尔扎泰·布里亚恩扎镇的农业与手工艺合作社总部、荷兰格罗宁根老城区的瓦格斯塔拉特大楼(重建)。著作有:《石像》(1984)、《叙事建筑》(1989)、《建筑人》(2002)、《四本笔记:从超级工作室到纳塔利尼联合事务所的城市》(2015)。阿道夫·纳塔利尼同时是德国建筑师协会和美国建筑师学会的荣誉会员,佛罗伦萨艺术与设计学院和圣路卡学院的院士。

*****

1965年,勒·柯布西耶在海边与世长辞,但他的建筑持续通过《作品全集》发挥影响力。

刘易斯·康呼吁大家探索经典的古代建筑(于是阿尔多·罗西出版了《城市建筑》),密斯与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持续产出他们的典范作品(前者严肃冷峻,后者面带微笑)。还有一些熟练老手或科学家关注方法学、预铸系统与工业设计。

前卫主义的热情支持者,日本的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例如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授)和匈牙利建筑师尤纳·弗雷德曼(Yona Friedman)接连提出都市巨型结构体系,而Archigram团体则带着他们特有的反讽科技粉墨登场,此时正是披头士乐队与滚石乐队风行的年代。

在奥地利,沃特·皮克勒、雷蒙·亚伯拉罕和汉斯·霍莱因做的事大家无法理解。在米兰,索特萨斯和乌戈·拉·彼得拉继续(孤单地)进行他们的工作(前者博君一粲,后者不苟言笑)。但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少……孩子们,那是多么美好的年代!

我们在佛罗伦萨大学建筑系师从列奥纳多·贝内沃洛、路德维柯·夸隆尼(Ludovico Quaroni)、列奥纳多·里齐(Leonardo Ricci)和列奥纳多·萨维奥利。

但我们偏好阅读《建筑设计》(常报导英国的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和Archigram)和勒·柯布西耶(那时大家都叫他L.C.),我们认为建筑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怀着所有那些不安、怀疑(暗黑之恶、异化,等等),还有一点愤世嫉俗,我们决定“超越”。

1966年末,佛罗伦萨洪灾爆发,“超建筑”展开幕,催生了Archizoom和超级工作室(阿道夫·纳塔利尼、克里斯蒂亚诺·托拉尔多·迪·弗兰恰、罗贝托·马格里斯、吉安·皮耶罗·弗拉西内利、亚历山德罗·马格里斯)两个团体。研究激进建筑的历史学家对这一连串事件发生的时间巧合或许并未多想,唯有矶崎新在《超级工作室与洪水残痕》(1971年9月,《都市住宅》)一文中提及,展现出东方人的敏锐直觉。

[……]

试图总结十年的工作。当“激进建筑”产出计划、影像、文字和物的时候,激进建筑还不存在。

如今这个标签尚在,激进建筑却已不再。换句话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具有明确同构型的运动或学派,还是一系列的情境、意图与行为。

建筑、设计、艺术、交流……以及行为、动画、批评、哲学、政治,是各种存在的方式。否定学科并对其专业性进行破坏,是解放的手法。

反讽、挑衅、悖论、伪三段论、逻辑推断、恐怖主义、神秘主义、人道主义、还原与怜悯是不时会用到的操作类别。

求新求变、不连续性(Ufo)、辩证性的超越与“出其不意”(艺术史学者梅纳语)曾经是动力的来源。

如今,对超级工作室而言,分析与行动的方法已经改变。

文化人类学、对人类及其精神与物质生产的研究、有意识地企图改造环境和我们自己,都是终身学习历程的一部分,与我们息息相关。

这项工作留下的轨迹不多(复制影像的镜子已经被打破),但是通过在平淡日常生活中的努力,记忆和设计、工作和学校、个人和政治之间的一致性(及认同感)会逐渐稳定地浮现。

激进建筑努力批判、破坏与解放,为这个一致性作了铺陈。

撇开被抛诸脑后的那些过时的纸本文献不谈,我们认为,这才是激进建筑超级工作室的价值所在。

——阿道夫·纳塔利尼,《1966年,曾经美好的建筑时光》

又一传奇建筑人离世,一段美好的建筑时光或许终将消逝,但——

装置艺术作品《罗得之妻》预展合影,威尼斯双年展,1978年。从左至右:吉安 · 皮耶罗 · 弗拉西内利、克里斯蒂亚诺 · 托拉尔多 · 迪 · 弗兰恰和阿道夫 · 纳塔利尼。

建筑之于时间,恰如盐之于水,而唯一的建筑是我们的生活

- ● -

《超级工作室1966—1978:没有建筑的传奇建筑团体》

又一传奇建筑人离世,一段美好的建筑时光或许终将消逝,但——

他们窥破物欲的世界,并期许:

物如明镜,可映照,能度量

他们参透建筑的堂奥,并坦言:建筑之于时间,恰如盐之于水,而唯一的建筑是我们的生活

他们以存在作为赌注,将自己交付给世界这个独一而巨大的钟爱之物,通过它来思索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赋予它形式。

深刻影响雷姆 · 库哈斯和伯纳德 · 屈米等建筑设计师的传奇建筑团体超级工作室(Superstudio)代表性文献结集,建筑、设计和艺术的灵感圣典。

直接从意大利语翻译,图文并茂,全彩印制,精装呈现,既是典藏之选,又可常读常新。

目录

I.物如明镜:超级工作室的乌托邦批判

II.回溯:超级工作室与佛罗伦萨

内文说明

III.超级工作室成立(1966)

1.超建筑

IV.理性之旅:计划、思维、建筑(1965—1968)

1.发想设计与空想设计

2.自由居住

3.三栋隐藏建筑

4.特罗佩阿镇的“度假机器”

5.计划与思维

6.理性之旅

V.建筑直方图:从《别墅图录》到《连续纪念物》(1968—1972)

1.物之毁灭、变形与重建

2.别墅图录

3.建筑直方图

4.格拉茨的房间

5.连续纪念物

VI.迈向非具象建筑:教学计划案(1970—1972)

1.盘点、图录、流动体系……一个声明

2.镜照建筑

3.观念建筑/隐藏建筑

4.星际建筑

5.十二座理想之城

6.乌托邦·反乌托邦·托邦

VII.基本行为:无物人生(1971—1973)

1.基本行为:超级工作室的五个故事

2.生活(超表面)

3.教育

4.礼仪

5.爱情

6.死亡

7.基本行为:总结

VIII.城郊物质文化:建筑与人类学(1973—1978)

1.从意气风发的设计到体系

2.农村世界手工制品的铅笔之旅

3.《罗得之妻》和《泽诺的意识》

IX.跋

1.1966 年,曾经美好的建筑时光

2.迈向建筑尽头

附录丨团体资料

- 相关推荐 -

《建筑与虚无主义:论现代建筑的哲学》

又一传奇建筑人离世,一段美好的建筑时光或许终将消逝,但——

经由此书,真正理解建筑这门艰深技艺

超越一切时髦的思潮,超越一切僵死的学院教条

当今意大利思想界独当一面的哲学家

马西莫 · 卡奇亚里

重申海德格尔关于栖居的追问

挖开建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审视大都市条件下的现代生存

疫情严重,大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跟家人:1.出门戴口罩;2.不去人多的场合;3.勤洗手、消毒;4.拒绝野味;5.如身体发生与感染此病毒相似的异常情况,请多加观察、及时就医;6.说服家人做到前面五条。关注最新的相关资讯,同时,也请大家不要污名化疫病、感染者、病源地和病源地的人,保持冷静和理智。如有余力,请通过确切、可信的渠道(注意:红十字会已被列入失信名单)向疫区支援医护物资,并通过合宜的方式督促相关机构履职履责。愿所有人都安康,也希望生活跟工作尽早恢复正常。

又一传奇建筑人离世,一段美好的建筑时光或许终将消逝,但——

拜德雅(Paideia):思的虔诚

○●○●重庆 原样文化 出品○●○●

拜德雅Paideia

○ 豆瓣小站和小组 ●

疫病期,预计2月10日后发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