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阿姨寒假義務幫學生晒被子意外走紅,結局亮了

一個善舉,讓這個史上最難熬的假期多了一絲溫暖和感動。

1/3

近日,江蘇淮安淮陰工學院的宿管阿姨戴娟想著學生們快開學了,陰了一個冬天的被子肯定沒法蓋了,於是她組織同事們開始自發給學生們曬被子。

這件事被曝出來後,引發了很多點贊和其他學校學生的羨慕,這名宿管阿姨立馬紅遍了江蘇的高校,人稱“別人家的宿管阿姨”,很多高校的阿姨也開始紛紛效仿,說是效仿,其實就是想為學生們做點好事。

宿管阿姨寒假義務幫學生曬被子意外走紅,結局亮了


可誰知,淮陰工學院的學生們都紛紛加了戴阿姨的微信,私下求她幫忙曬被子,戴阿姨說,曬被子是沒問題的,可是學校就那麼大點地方,每天只能曬二三百床被子,只能給同學們按順序排隊曬了,這曬被子的訂單都排到10天后了。

“別人家的宿管阿姨”——真是令人羨慕加嫉妒。

很多人也有不一樣的看法,他們說,本來人家宿管阿姨是義務做好事,現在搞得那麼多人去麻煩她,讓她義務幫忙,一個人能力也有限,怎麼能白白付出那麼多呢?

這種反對的觀點,細思有理。

阿姨好心,令人感動!但是,後面的事情卻令她措手不及。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她的初衷是能幫多少是多少。如果每個人都想讓她義務幫忙,一個學校上千號的學生,加上場地限制……

宿管阿姨寒假義務幫學生曬被子意外走紅,結局亮了


不僅如此,她的微信被加爆,每天接上百個電話,接受同學們所謂的“預訂”;這其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她的正常工作與生活。

如果到開學的時候,她沒有完成那些所謂的“訂單”,那部份同學會不會“埋怨”她?

希望結局是美好的,不要把別人的好意當做理所當然。

人的心理有時候是很微妙的,某件事情讓小部分人獲益,發生的概率很小,我們可以是個理智的旁觀者。

當這件事情慢慢的擴大化,受益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的心理也會產生變化。

我是不是也可以?

這個念頭一產生,有些人後面就無法控制自己了。

我們會積極的,甚至興趣高昂的投入到這件事中,並且相信它會成功。

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這時候,一部人只是冷靜的對待,另一部分人則會開始埋怨發起人,甚至嫉妒曾經的獲益者!

不和諧的聲音開始出現。本來是件大家都覺得好的事,慢慢的開始變味。

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意外獲得的“益”,也要處之泰然的面對不是自己努力而程現出來的東西。

偶然的東西,隨緣,莫強求!

2/3

好友小珺之前跟我講了一個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小珺一奇葩女同事之前腿受傷了,不方便外出辦事。他們部門出於同事間的友愛,出去辦事,只要是順路或者臨近,都多花點時間幫她跑腿了。

久而久之,那位同事覺得理所當然。她腿好了之後,能佔便宜的繼續佔便宜,她盯著其他同事,只要誰要出門辦事。

她總是來一句“順便幫我去某某地方做某某事嘛。”

起初,還是有人願意幫忙。直到有一次,有位同事實在太忙,知道她今天外勤,請她順路幫忙取一下客戶的單據。

“你自己去嘛,我今天太忙”說完她就走了。

宿管阿姨寒假義務幫學生曬被子意外走紅,結局亮了

請求幫忙的同事也不介意。

但是,不介意並不意味著他不會從新審視你這個人。

當你拒絕別人時,也要準備好別人的拒絕。

誰都不是傻子,久了她被拒絕的次數也多起來。她就到其他部門造謠“我們部門某某冷漠自私……”

可想而知,沒人理她了,她在這個部門完全被孤立!職場如戰場,你讓別人不好過了,別人又怎會給予你方便?

後面她實在呆不下去,只得拍拍屁股走人。

人要有底線,也不要經意去觸碰別人的底線,這是成年人該有的成熟。

3/3

無獨有偶,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發的帖子,很有意思。

這位網友有個賢惠的妻子,每天早上都早早起來幫他把午飯準備好,他中午在公司熱一下就可以吃了。

自己帶飯,安全又衛生,只要時間有餘,有點廚藝,很多上班族都會自己帶午飯。

恰巧,那天中午這位網友被他們經理帶去見客戶,午飯也在外面解決。

家裡帶來的便當吃不上了,扔了可惜,還浪費。

宿管阿姨寒假義務幫學生曬被子意外走紅,結局亮了


剛好他旁邊一男同事,每天都是點外賣。

“這是今早上剛做的,我今天臨時有事,只能在外面吃,這個你熱一下就可以吃了。”臨走前他把飯盒留給那個同事。

同事欣然接受。

哪知道,等他回來時,桌子上擺著沒洗的空飯盒!

“你怎麼不洗一下?”

“你沒說要洗啊,早知道還要洗碗,我還不如點外賣呢!”那位同事振振有詞。

看到這,網友們炸鍋了,紛紛留言評論。

“你哪怕用紙擦一下,也方便人家收拾裝袋裡,這不是寒人心麼?”——網友A

“這不是懶,這是做人有問題!”——網友B

“好心當驢肝肺,不知好歹!”——網友C

“餵狗它還會搖尾巴感謝呢。”——網友D

……

扎心了,是不?

當然,這只是少部分人。這類人往往會把自己框死了,一般都走不遠。

他們看到只是眼前,往前一步都是灰色的地界;他們是孤獨的行者,沒人願意點燈給予光明;他們是悲哀的個體,走不進身邊人的生活。

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但是有時候事與願違,不求留香,也會被沒了花的玫瑰杆劃傷。

為人處世,是一門學問,不要求學精。但至少別人對你釋放善意的時候,不求回饋,但要懂得感恩。

力所能及的事,抬抬手就做了,行人與便。

凡事留餘地,別把事做絕了,日後好相見。


(我是惟妮,喜歡用有溫度的文字,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