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翔: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助力新湖南高質量發展

肖翔: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助力新湖南高質量發展

財政部湖南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

作為財政部的派出機構,財政部湖南監管局(簡稱監管局)承擔著“維護中央財政利益,服務湖南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一直以來,湖南監管局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助力湖南發展、宣傳湖南成績、反映湖南面臨問題,主動服務“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決策,始終把“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擺在工作的的第一位。

一、立足湖南實際,服務中心大局

凸顯財政業務特徵,強化派出主體優勢。財政部各地監管機制全面融入財政主體業務,實現從以監督檢查業務為主向日常管理和服務為主轉變;從事後檢查為主向事前事中管理為主轉變。具體體現在進一步減少了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更加彰顯了貼近地方、熟悉情況的優勢,可以為服務對象、被監管單位就近就地辦理審批審核事項。中央駐湘單位財務監管部門地位更加突出;對政府債務實時監控更加強化;對在湘中央金融企業財務制度的管理更加規範;對會計行業、資產評估行業執業質量的監督更加常態化等。今後將更加註重引導地方發展增效提質、增量擴容,以穩健財政政策推動湖南經濟發展爬坡過坎。

因地制宜履行職責,客觀公正當好參謀。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監管局一直堅持“監管要看到市、看到縣,把視角延伸到基層和資金末端”。在監管過程中,毫不動搖保持獨立性,在部門預算審核、轉移支付數據審核等前置審核中,客觀獨立開展工作,維護資金分配效益,提升資金管理質效。毫不動搖恪守公正性,以事實為依據、以數據為標準,真實、完整反映成績,決不隱瞞、遮掩問題。毫不動搖加強專業性,幹部隊伍中財經背景專業人才達80%以上,擁有註冊會計師6名,高級會計師1名,會計領軍人才1名,具備較強的財稅、金融、會計領域專業素養和實操能力。2017年以來,累計為平江提供三次扶貧資金監管業務培訓。2019年湖南監管局曾派人在湘潭市委、邵陽市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上,以“防風險,地方政府債務相關政策梳理與建議”為題作了專題講座,受到普遍歡迎。

服務在湘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主動參與地方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肖翔同志連續三年為全國兩會湖南代表團作財政政策業務講解。三名局黨組成員累計走訪在湘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223人次,收集、辦理意見建議239條,受到了湖南代表委員的充分肯定。

二、提高政治站位,履行監管職責

堅持黨對財政工作的全面領導。科學設置財政部派出機構,有利於從組織機構上發揮“黨的領導”最大制度優勢,保證黨中央政令暢通、工作高效,確保黨的領導堅定有力、打下堅實物質基礎。當前,兌現減稅降費承諾、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都離不開財政監管,必須堅持“財”要主動服務於“政”的原則,以政治工作促進監管工作,以監管工作體現政治工作。

推進財稅改革。改革是發展最大的紅利,新時期必須將改革思維貫穿財政監管全過程,引導屬地完善財政體制。構建科學指標體系,引導地方形成“健康可持續”的財政觀,淡化收入數量增長考核,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預算編制,堅持收支與發展水平相適應原則,避免收入空轉、“稅不夠費來湊”、“寅吃卯糧”收過頭稅等問題。強化財政監管,通過財政管理、監測、審核、審批、評估、評價等手段,優化財政監管效果。加強成果運用,提高違規成本,遏制財政領域亂象叢生,促進減稅降費、扶貧資金、重大區域性政策和地方困難市縣“三保”等政策的落實和規範。

強化預算管理。預算是財政最大的規矩。在財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推動建立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預算制度,必須強化對預算編制的前置審核,對預算執行的過程監管,對資金績效的長期監控。推進財政監管預決算閉環管理,增強地方政府依法依規“用財政、管財政”的自覺,必須強化預算約束,嚴格按“二上二下”編制、執行預算,完善資金審批、撥付和使用程序,提高預算執行序時進度。同時,通過財政部門預決算公開檢查等手段,加快建立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

防範財政風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必須有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慎初慎微的謹慎態度和擔當有為的進取精神。要堅決遏制財政風險向金融風險傳遞、局部風險向區域風險轉化。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應對複雜多變經濟環境,嚴防財政領域“黑天鵝”和“灰犀牛”。妥善管控債務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完善地方債底數報告機制,動態掌控地方政府債務變化。嚴格支出管理,將債務本息支出列入當期預算。避免在化解風險中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積極引導屬地政府平臺公司走好政策“前門”。

嚴肅財經紀律。紀律是執行的基礎。聚焦預算監管、財務監管、績效監管、會計監管及金融監管等領域,湖南監管局要敢於擔當“亮劍”。針對隱性債務、收入“空轉”、騙補套補中央轉移支付等問題,運用政策武器,下沉重心,深入一線,實施穿透監管。2019年,湖南監管局堅決查處湘陰等5個市縣的違規舉債問題,督促追究了三十多人的責任。專項核查縣級“三保”政策落實情況,客觀分析反映耒陽市財政運行困難導致拖欠公務人員工資情況,受到了財政部的肯定。密切關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2017年針對岳陽、婁底兩市的情況及時下發財政收入核查整改意見通知,促進收入質量提高。

三、聚焦本職本業,助推湖南發展

加強全面監管,挽回財政損失。盤活存量財政資金。發現2018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結餘資金9.85億元,及時提醒地方財政用好沉澱資金。引導屬地用好政策,發現2017年置換債券資金使用存在改變資金用途、虛列償債支出等問題,通過督促整改降低了債務成本。提升了屬地財政資金效益,2018年,通過轉移支付使用績效評價,推動未下達指標89.82億元下達到位,核減及退回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補助資金2.97億元。通過監控授權支付,責令退回問題資金2818.73萬元。2018年6月,中國財經報頭版頭條刊登《以績效管理融入預算監管——湖南專員辦績效評價管理有的放矢顯效果》,肯定了湖南監管局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今後將進一步引導全省各級財政多算明白賬、清白賬,少算糊塗賬、部門賬,真正算好“政治賬”,把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推向深入。

大興調研之風,提供建議參考。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2018年開展重大財政政策調研11項。局主要領導在《中國財政》發表《把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文章指出了債務問題的主要風險、傳導路徑和解決建議。《瞭望新聞週刊》刊登《穿透式監管刺破地方債“隱身衣”》,報道了監管局從終端管控風險的經驗做法。省領導多次就監管局上報反映的專題材料作出批示、給予肯定。

發力關鍵領域,助力高質發展。以點帶面,從線到片,財政監管必須做到緊抓重點帶動全面。當前的主要任務是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重點做好收入退付審核、增值稅留抵退稅調研,以切實減輕企業稅負。審核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備案、稅費改革收入劃轉調庫等,為地方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創造條件。引導中央駐湘金融機構加大對重大戰略、“三農”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供給。助力打贏防範化解風險重大攻堅戰。密切跟蹤、及時通報市縣隱性債務化解進度,加強債務限額管理、風險預警和處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緊盯扶貧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等環節,督促部門落實投入、加強整合、高效使用扶貧資金。助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支持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湘江保護和治理工作,開展洞庭湖生態環境獎補機制調研,重點監控中央安排的生態環保資金有效合規使用。通過建設財政領域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態,推動三湘四水實現跨越發展、彎道超車。

助力定點幫扶,促進地區發展。湖南省平江縣是財政部“四級聯動”定點幫扶貧困縣。一直以來,湖南監管局堅持抓早、抓準、抓實、抓常扶貧資金的日常監管、重點監管和長效監管,助推平江縣扶貧資金績效管理連續兩年獲全省一等獎。2018年12月,我局在財政部扶貧工作推進會上作典型交流,積極向財政部反映、爭取幫扶湖南落後地區政策,專題上報《對湖南省比照蘇區縣享受中央轉移支付補助政策不足的調查報告》,為瀏陽、醴陵等19個地區爭取蘇區財力補助政策。定點幫扶寧遠縣,制定《湖南監管局統籌扶貧幫困工作實施方案》,連續四年精準幫扶,主持召開三次部門聯動幫扶座談會,協調金融、電信、電力、教育等部門共同援助。局機關幹部結對幫扶貧困學生17名,黨組成員走訪援助點、貧困戶4次,實地解決困難問題。

四、搭建交流平臺,推進工作協同

加強信息共享,實現工作共推。與湖南省財政廳建立了財政預算監管協同機制,持續加強工作溝通協同,連續三年召開聯席工作會議互通情況、交流促進。不定期召開專題聯席會議就發現問題交換意見、共商措施、協同推進。

加強垂直聯繫,提升工作效力。建立財政預算監管協同配合聯合機制。明確6市、11縣為工作聯繫點,連續三年召開市縣財政部門座談會。宣傳中央財政精神,聽取基層對監管工作的意見建議,目前共收集意見建議三十餘條。通過該平臺的運用,增進了對基層財政情況的深入瞭解,幫助困難縣市反映、呼籲困難,爭取中央財政政策支持。

加強金融監管,形成監管合力。建立金融協同監管工作機制,與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銀保監會湖南監管局、湖南證監局、審計署長沙特派辦、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圍繞如何完善協同機制、形成金融監管合力交流意見看法並建立了金融監管信息共享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