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道德經》的人到底有多牛

人們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著名的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卻說,十分之一部道德經治天下,白巖松更是把道德經奉為自己的生命之書。

毛澤東主席更是一生愛讀道德經,把它稱為一部兵書。

著名的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就是毛澤東主席通過讀道德經而領悟出來的,為中國抗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紀曉嵐評價道德經:綜羅百代,廣博精微。

由此可見,《道德經》自古以來備受各大名人推崇,那麼道德經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樣的人生智慧呢?

熟讀《道德經》的人到底有多牛


一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人說的話過多,往往容易使自己陷入困惑,還不如把話留在心底,保持沉默。

在生活中我們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因為說話過多而引起的矛盾。

尤其是在職場中和與家人的相處中,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更加準確的表達自己地觀點,那就選擇沉默,以免損傷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因為自己不能管住自己的嘴,而招來殺身之禍。

熟讀《道德經》的人到底有多牛


二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講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想要滿足自己地私心,就要滿足他人的私心。

馬雲曾經說過,阿里巴巴的存在是為了解決更多地就業崗位。

事實證明淘寶的出現,使很多人都走上了創業致富的道路,阿里巴巴也因此一步一步發展壯大。

通過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我們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就,一定是先要他人獲得成就。

熟讀《道德經》的人到底有多牛


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道滿足就不會收到屈辱,懂得放棄就不容易產生困惑。

我們之所以產生煩惱,是因為自己地慾望永遠得不到滿足。

我們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往往更容易忽視我們身邊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家庭幸福,身體健康。

四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無論多大的風雨都不會一直不停,同樣每一個人所經歷的苦難也不會一直存在。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相信它不會一直存在,我們需要保持一個積極樂觀地心態去面對困難,因為困難總有一天會消失。

熟讀《道德經》的人到底有多牛


五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上等人,聽到一個道理,會身體力行,積極實踐,中等人聽到一個道理,半信半疑,下等人聽到一個道理只是一笑而過。

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無論是追求追求學問還是做人,只有保持一個謙虛的心態,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六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商聖范蠡,曾經七次擁有萬貫家財,也曾七次散盡家財。

范蠡之所以能夠擁有財富,是因為他懂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我們在公司裡工作,如果只是想我要專錢,反而不利於個人的成長,首先要想到我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

財富的獲取,取決於我們創造地價值,懂得先付出才能得到更多。

七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能力的大小,取決於每天努力地結果,需要靠每天的積累。

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秋,29歲開始寫作,從他開始寫作起,每天堅持早晨4點起床,寫滿兩張白紙,才停下比,就這樣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讓村上春樹,成為了日本著名的小說家。

熟讀《道德經》的人到底有多牛


八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往往真實的語言都不會非常動聽,而讓人感覺不舒服的語言都是容易讓人取得進步的。

齊桓公在管仲死後,寵信易牙堅刁和衛開方,他們三人為了跟隨齊桓公一個殺了自己的兒子,一個遠離自己的親人,一個閹割了自己。

在齊桓公看來這三人,對自己是絕對的忠誠,但是在管仲看來,這三個人是有所企圖,並且告誡齊桓公遠離這三個人。

齊桓公剛開始也確實照做了,但是在管仲死後,齊桓公由於沒有了這三個人的伴隨,而感覺終日無聊,又把這三人招回了自己的身邊。

齊桓公晚年被活活餓死,也是因為這三人的叛變而引起的。

每一個人都不喜歡聽自己不想聽的話,而往往這是最容易讓我們成長的話。

九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天下的難事,一定是從容易的事情演變而成的,天下的大事也一定是從細小的事情堆積起來的。

解決困難,一定是從剛開始的時候,就開始解決,而不是等到困難行成了才開始解決。

真正的領導正,一定要具備看到未來的能力,才能制定出更完善的企業發展規劃。

總結: 道德經全文只有五千言,涵蓋了養生,哲學,為人處事的人生智慧,熟讀道德經可以提高個人的修養和豐富內在的涵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