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那些逝去的記憶


《鄉下人家》:那些逝去的記憶

這兩天在給四年級的孩子上新課。

今天講的是第二課《鄉下人家》,開頭是這樣的“鄉下人家總愛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種南瓜,或種絲瓜,讓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簷·····”,漸漸地,我在讀的過程中,腦子裡就浮現出一幅很真切的畫面。

時光回到十幾年前,我讀小學,晚上放學,晃晃悠悠地回到家,大門經常是鎖著的,媽媽在靠近河邊的地裡栽著各種蔬菜苗,有黃瓜、番茄···田埂上有成片成片的小雞草,小雞草的學名我不知道,大概是因為小雞們拿它當食物,由此而得名。拔一根小雞草,抽掉其中的芯,銜在嘴裡,可以吹出好聽的聲音。偶爾也會在媽媽幹活的時候搗蛋,嘟著小嘴找媽媽要菜苗:“你就讓我栽一個嘛,就一個···”可能是我太煩了,媽媽為了打發我,就說道:“去去去,拿去,你快回家,河邊蟲子多···”

小學時我的夢想就是能擁有一把自己的小鏟子,家裡的鐵鍬太沉,我年紀尚小,沒有力氣使。後來,我媽圓了我的夢···我在窗前刨了幾個坑,栽了幾棵我媽幹活剩下來的豇豆苗,幾棵青椒,我每天一早就去看我的菜苗,看他們有沒有枯萎,像一個藝術家觀摩自己的作品一樣。令人歡喜的是,我的菜苗很健康的長大了,我媽很欣慰,認為我是一個種菜的能手,就開始教我如何給豇豆搭架,我找來兩根竹棍,依著菜苗插下去。在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蜻蜓順著矮牆低低地飛著,細長細長的豇豆爬滿了竹架···

《鄉下人家》:那些逝去的記憶

我是一個在土地裡長大的孩子,我喜歡侍弄田地裡的那些小傢伙。

後來,陸陸續續地,我種過各種瓜,冬瓜、黃瓜、南瓜,也有絲瓜。絲瓜的生命力極強,結出的瓜也多,等熟了就可以做美味的絲瓜蛋湯。由於結的果實太多,往往還來不及吃,絲瓜就老了,攀在牆頭上逐漸枯萎,裡面的籽也會慢慢地脫落,中間的瓤就會變得很薄,像一張網,掏出來可以刷碗用。

嬸嬸家的地裡種著葫蘆,卻不是用來吃的,等葫蘆長大、變老,褪去嫩嫩的青色,披上一層深黃色的外衣,摘下來,剖成兩半,拿掉中間的葫蘆籽,就是兩隻精緻的葫蘆瓢,可以放在缸裡舀水用。

長大以後,我曾不止一次地感嘆,原來智慧都來源於生活,而我們愈長大,生活得愈不夠認真。

文章讀到“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家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這寫的不就是我的童年嗎?晚飯時分,使出吃奶的力氣搬出家裡的長條板凳,端出飯菜,爸爸媽媽從農田裡回來,將手洗淨,一家人坐在廊前吃著晚飯,須得吃快一點,要不然很快便會有成群的蚊子飛過來。房間裡點著好聞的蚊香,塑料桶裡冰著西瓜,爸爸穿著大褲衩,我穿著小褲衩,學他光著膀子,看著黑白電視機正在播著天氣預報。

那時候的夏天沒有空調,只有空氣帶來的燥熱,也沒有冰箱,每天去井裡打水便是我最快的時光。我和我的學生說,我的夏天就是文字裡的夏天,他是不能理解的。我講到夏天去河裡摸菱角的時候,他抬著小臉問我:“老師,菱角是什麼?”我在手機上找出圖片給他看,他說:“這個呀?我吃過,可是它是水裡的嗎?”我沒辦法跟他仔細地描繪我的童年,描繪那片土地,他不明白,也不會明白。

《鄉下人家》:那些逝去的記憶

現在的小孩生活裡就只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補習班,他們熟悉的是汽車尾氣的味道,不知道何為泥土氣息。

時間快得讓人恍惚,小時候的我們在讀語文書時,羨慕著城市的孩子,羨慕著那個叫烏塔的小女孩可以獨自旅遊。而現在的孩子只能在語文書裡好奇地打量著鄉村的孩子,靠著文字想象著她們多姿多彩的童年,於他們而言,種瓜、種菜、茅簷屋舍只是一些存在於書裡的沒有感情的文字。

以前我總認為城市裡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擁有大把大把的優質資源,他們能得到鄉村孩子得不到的東西,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他們究竟是在得到,還是正在失去?

我慶幸,我在那片土地裡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