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打敗眾人,他咋這麼厲害?

當代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焦慮,甚至有人因為焦慮而失去生命,如華為工程師最近又猝死了一個。他們焦慮的是,自己沒有掌握高超技術,沒能成為不可替代的人,因此很容易被市場競爭所吞沒。


如果一個人掌握了別人都不會的技術,就會藝高人膽大,因為心中有底而可以坦然笑對人生。真正的坦然,只能由不可替代性所塑造。武俠世界也是這樣的。

連城訣2-1|三招打敗眾人,他咋這麼厲害?

縱觀江湖風雲,無數正邪人士,為了追求武功秘籍而拼命廝殺。為什麼?因為他們都想掌握高超的武術技能,從而成為不可替代的人,甚至由此稱霸武林。

那麼,這些獨特武功真得管用嗎?管不管用,得看實際效果。

金庸在《連城訣》第二章《牢獄》剛開篇,就描述了這樣的場景。

“叮叮噹噹兵刃相交聲中,白光閃耀,一柄柄長劍飛了起來。一柄跌入了人叢,眾婢僕登時亂作一團,一柄摔上了席面,更有一柄直插入頭頂橫樑之中。頃刻之間,卜垣、吳坎、馮坦、沈城四人手中的長劍,都被狄雲以‘去劍式’絞奪脫手。”

這是怎麼了?原來,狄雲在第一章結尾時,用“刺肩式”,刺中了孫均、魯坤和周圻的肩膀,又使出“耳光式”打了萬圭的臉。現在又用去劍式,瞬間奪了萬門弟子的劍。

好傢伙,咋回事?為什麼原來打萬圭都費勁不討好的狄雲,突然間這麼厲害了呢?

連城訣2-1|三招打敗眾人,他咋這麼厲害?

看了第一章的讀者肯定記得,那個老乞丐傳授了狄雲三招劍法。學會這三招劍法的狄雲,一夜之間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連敗萬門弟子,不僅使萬震山臉上無光,更讓師父戚長髮驚訝。

不僅令人驚訝,狄雲自己“連使‘刺肩式’、‘耳光式’、‘去劍式’三路劍招,片刻之間便將萬門把弟子打得大敗虧輸,自是得意,只是勝來如此容易,心中反而胡塗了,不由得手足無措,瞧瞧師父,瞧瞧師妹,又瞧瞧師伯,不知說什麼話才好。”

可見,高級武功的效力還是很強大的,也因此被眾人所羨慕和追逐。驚訝莫名的萬震山諷刺戚長髮已經練成“連城劍法”,冷笑道:“師弟,你裝得真像,當真是大智若愚!‘鐵鎖橫江’,委實了不起。”

戚長髮瞭解狄雲的底細,知道他決計不會什麼連城劍法,但是他從哪裡學會的這些高級劍招?“戚長髮走近身去,接過他手中長劍,突然間劍尖一抖,指向他的咽喉,喝道:‘這些劍招,你是跟誰學的?’”

“狄雲大吃一驚,他本來凡事不敢瞞騙師父,但那老丐說得清清楚楚,倘若洩露了傳劍之事,定要送了那老丐的性命,自己因此而立下重誓,決不吐露一字半句,便道:‘師……師父,是弟子……弟子自己想出來的。’”

是狄雲自己想出來的嗎?

當然不是。就憑他那個腦子,怎麼可能自創武功,還自創出這樣厲害的劍法。那麼,這些劍招是怎麼來的呢?

有的讀者會說,是那老乞丐教的啊。不錯,是老乞丐教的。但,老乞丐又是誰教的?說到底,這些劍法總得有第一個源頭,即初始源頭。

書中沒有說這些劍法是源自於誰,但肯定有那麼一個人,他在當時的江湖中,第一個掌握了這些高級劍招,然後才把它們傳之別人。那麼,他是誰?

狄雲使三招劍法,“刺肩式”“突如其來,誰也料想不到”;“耳光式”,“這一招來的突然,萬圭一怔之間,狄雲已飛起左腿,踹在他胸口”;“去劍式”使出來,“叮叮噹噹兵刃相交聲中,白光閃耀,一柄柄長劍飛了起來。”狄雲使出的劍法,不按常理出劍,是獨特的奇門劍法。怎麼樣才能出奇呢?

奇特的,相對於正常的來言說。這意味著,奇特以正常作為參照系。從邏輯上看,想奇特,需要先經歷正常,再從正常中發展出奇特。中國有句古話,叫守正出奇,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奇特的武功,往往來自於對“正”的武功即常態武功的觀察與體悟。它在對正的理解中,要麼尋找到破解正門武功的方法,要麼以正門武功作為參照物,創造出新型的武功系統。

這就意味著,首創奇功的人,必須很熟悉正常武功。俗話說,熟能生巧,要麼自己把已有正常武功練得熟,要麼熟悉正常武功的招式和練習方法。

僅僅熟能生巧,還停留在自為階段。如果在熟悉以後,可以深度理解了所學武功,並能靈活運用,就可以達到自覺階段。進一步,如果再能從巧中激發新的想法,發展出原來武功所不具備的內涵,從而拓寬武功的邊界,那就意味著在原有基礎上實現創新。

這種創新,是繼承性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適應性發展。如師父教的是大洪拳,你現在發展出改善型的大洪拳。

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還沒有展現大的智慧。如果有人在原有基礎上,因為大智慧催化而大幅度創新,發展出已經質變的新型武功,那麼他就是開創性的武功創造者了。怎麼才能大幅度創新呢?

就是不論武功招數,還是武功層次上,都要有質變式的創新。創新後的武功,已經與原有武功基礎截然不同,即便有些招式還繼承著原有武功的特色,整體來看它也已經是另外一套武功的有機組成部分了。

武功創造,因為創造者的智慧高低,也因為創造者的經歷和環境催化因素大小,可以分為高端武功創造和中低端武功創造。客觀上,存在武功位階。其中,高端武功創造,代表著當時武林中的最高點武功智慧水平。

在武功創造者展現智慧以創新的過程中,還會體現出較為強烈的偶然性,即從邊緣處產生奇特想法而創新武功,如張三丰創建太極拳。相對於在原有基礎上大幅度創新來說,這種創新是創新度更大的原地獨創。因為只有找到諸多獨特法門才能獨創,所以要麼不原地獨創,一旦原地獨創,就會影響極大,甚至會開山立派。

練習正常武功練到高度熟悉程度,需要具備堅強毅力;創造新型奇特武功,需要展現高度智慧。這就意味著,一個人不論首創還是繼受,要想獲得奇特的高級武功,必須具備堅強的毅力和高超的智慧。

所以,練習高級武功還是一般武功,這不是你可以任意選擇的事情。你選武功,武功也選你。很多時候,即使你有武林秘籍,也並不意味著你能夠煉成它。如果缺乏足夠的毅力,欠缺高超的智慧根底,你練了那些武功秘籍,反而貽害無窮。

不論怎麼樣,展現大智慧的武功,代表當時江湖的最高武力智慧,能夠產生驚人效果,也因此註定被無數江湖人所追逐。

這些大智慧的武功,能夠守正的方向,出奇特的招數。狄雲所使用的三招劍法,就是這樣的獨特武功。創造它的人,一定有堅強的毅力,甚至有獨特的大智慧。也因為它內在獨特,取得了極其驚人的效果。

一進入第二章,金庸就用三個獨特劍招創造出驚奇效果,來顫動讀者的好奇心。好奇心被顫動起來的讀者自然會問,接下來又會怎麼樣呢?

【作者簡介】趙泰融,寫作愛好者。寫作目的:探索思想並努力用通俗方式介紹給讀者,希望對他們的思維有所啟發。寫作方向:學術、評論、小說和感悟。按照寫作方向,將逐漸撰寫“聞道”、“治國學”、“品讀金庸”、“百家說”、“思想小說”、“奮鬥者”和“人倫”等系列文章,並對口發表在“聞道雕龍”、“釋理繡虎”、“文心刻鳳”和“融智鑄龜”等四個公眾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