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苦心經營34年建立後金,兩項創舉影響了中國200多年曆史

努爾哈赤自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起兵,臥薪嚐膽、苦心經營、歷經千難萬險,先後統一了建州、海西、野人女真各部,終於在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建立了獨立的政權,建元“天命”,國號“大金”。後世為了跟宋朝時期的金政權區分,所以也稱之為“後金”。

努爾哈赤苦心經營34年建立後金,兩項創舉影響了中國200多年曆史

(“後金”示意圖)

建國後的第二年,努爾哈赤再度揮軍北上,收復了黑龍江下游和庫頁島附近,較為分散女真各部。徹底結束了女真各部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的局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滿洲共同體,成了一個獨立於明朝的統一政權。這整個過程,整整經歷了34年的時間。

國家建立之後,努爾哈赤在國內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其中的兩項創舉,影響了中國200多年的歷史。

努爾哈赤苦心經營34年建立後金,兩項創舉影響了中國200多年曆史

(八旗兵丁展示)

首先,努爾哈赤在“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

所謂的“牛錄製”,根據《滿文老檔》裡面的記載,意思就是:300個男丁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個組,分別設置了幾級領導人負責管理。每個牛錄的人數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時增減。

努爾哈赤建國之後,在牛錄製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即:五牛錄組為一“固山”。也就是一“旗”的意思。剛開始設置了黃、白、紅、藍四旗,後來又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為“滿洲八旗”。

八旗有各自獨屬的領地、牲畜和奴隸,具有發展工商業和商品交易的自由。八旗軍隊就是各旗下的平民,他們閒時農耕、狩獵,戰時披甲上陣,每個平民都有出征廝殺的義務。各旗主之間互不統屬,全都受命於最高統帥金國國汗。

努爾哈赤苦心經營34年建立後金,兩項創舉影響了中國200多年曆史

(八旗騎兵劇照)

八旗制度,這種以兵民結合、軍政結合、更獵結合的制度,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三方面的只能。一方面滿族了向外擴張的需要;一方面有方便了對民眾進行管理;最重要的是還兼顧了生產,滿足了戰爭擴張的需要。

八旗軍隊組織嚴密、紀律嚴格,具有相當強悍的戰鬥力,當時有“女真人不能滿萬,滿萬則天下無敵”的說法。努爾哈赤的八旗軍隊,剛開始有六萬人,後來發展到了十萬人。在這支軍隊面前,無論是腐朽不堪的明軍還是李自成的農民軍,都是一觸即潰,這也是滿族人最終能夠入駐中原的原因之一。

八旗制度一直貫穿了滿清200多年的整個歷史過程中,包括入駐中原後,清政府實行的“漢八旗”。

努爾哈赤苦心經營34年建立後金,兩項創舉影響了中國200多年曆史

​(滿文圖例)

其次,努爾哈赤創建了“滿文”。

女真在顛沛流離的幾個世紀裡,自己的文字早已不復存在。女真各部之間的交流以及政令實行,都用蒙文或漢語,使得溝通起來非常不方便,於是努爾哈赤就創立了“滿文”。

早在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就讓額爾德尼和噶蓋兩位大臣,用蒙古文字結合女真語音拼成了滿文。建國之後,在國內全面推廣,成了滿族的統一文字。有了自己的文字之後,滿族的整個歷史進程,才被永久的流傳了下來。此外,滿文在清朝的時候,還成了中西方交流的重要橋樑。

滿文的出現,在滿族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中國文化史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