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中國好人” ——記吉林省信訪局接待二處三級調研員陳光

2020年4月2日,吉林新聞聯播《到一線去》欄目宣傳報道了省直機關下沉一線的黨員幹部事蹟。畫面中出現了一箇中等身材、衣著樸素的中年男子的身影,他就是吉林省信訪局接待二處的三級調研員陳光。他1972年7月出生,1990年3月參軍,僅僅入伍7個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6年他從成都軍區轉業至今已有15個年頭。一直默默工作,給人的感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名信訪幹部,沒有什麼與眾不同。接待群眾來訪往往直來直去,有時還說一些很有東北味兒的土話、實話,但是卻很接地氣,老百姓聽得懂、也愛聽。


低調的“中國好人” ——記吉林省信訪局接待二處三級調研員陳光


2月19日,省直機關黨工委發出組織黨員幹部志願者下沉社區協助疫情防控的倡議後,陳光第一時間申請參戰,和省信訪局十餘名同志一起下沉到了長春市朝陽區重慶街道光明社區。要不是在這期間表現突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身邊的許多同志至今都不會知道他曾經取得的榮譽和成績。他曾經5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1次榮立三等功,6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由於助人為樂,2014年被吉林省文明辦和中央文明辦分別授予吉林好人標兵、中國好人榮譽稱號。2015年9月3日,受國家邀請參加在北京天安門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觀禮。獲得這麼多榮譽,被一一列出來之後,身邊的同志們都驚訝了,真是個低調的“中國好人”。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從2月21日開始,陳光始終戰鬥在防控第一線,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通過小喇叭向居家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防控要求,與網格員一同登門入戶,逐家逐戶全面排查光明路、新華路、光明衚衕等居民樓,找到了48戶失聯人員,還深入到人員密集的安華手機商城,瞭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為隔離人員送生活用品,與志願者一起在小區卡口檢查進出人員,張貼和發放各類防控通知和宣傳單300餘份,給重慶街道送去了40桶共計320斤消毒用的酒精。就在下沉社區工作期間,陳光得知吉林省結核病醫院有位患者崔銀潔急需1200毫升血液,在社區工作結束後,沒吃午飯就匆匆地前往血站獻血300毫升,下午依然不聲不響的回到社區的工作崗位。時隔幾天,他還發動愛心志願者及時獻血挽救了白山市渾江區高義棟的生命。


低調的“中國好人” ——記吉林省信訪局接待二處三級調研員陳光


用心用情傳播大愛。疫情發生後,他得知武漢缺少醫用物資,就與愛人商量決定為武漢的醫院籌集一批醫用物資,以盡微薄之力。在個人捐款1000元的同時,積極組織身邊親戚朋友、愛心人士共同捐款,短短几天就籌集到近6萬元善款。2月14日上午,通過吉大一院援鄂醫療隊為武漢的醫院捎去了100桶共計1000斤酒精;向防控一線的志願服務團隊和長春市33個社區捐贈了近400桶酒精,向吉林市龍潭區一線民警、社區工作人員捐贈口罩630個、橡膠手套600副、礦泉水24箱。2月20日,得知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醫生消毒用的洗手液僅夠維持4天的消息後,為其立即購買了700瓶洗手液價值19600元。3月1日,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在給陳光的捐贈接收函上寫到:“感謝值此危難之際伸出援手”。

2月下旬,吉林省血液告急,省紅十字會向全省各級黨政機關發出了無償獻血的倡議。26日陳光用微信成立了一個由親戚朋友和志願者組成的吉林省無償獻血群,志願者遍佈長春、吉林、松原、四平、通化等全省各地。他一邊進行科普,一邊聯繫血站工作人員,周到細緻的服務贏得了許多朋友的認可和支持。松原市查干湖鎮圖那嘎村的黨支部書記孔祥林在陳光的帶動下,不僅親自獻血,還組織了70名符合條件的村民報名。陳光協調松原市血站把獻血車開到了村裡,37名村民獻血9400毫升。僅3月份,陳光組織的志願者獻血就達15萬毫升。也有人問他:“老陳,你都快50了,為啥還這麼拼呢?”他說:“咱是黨員啊!”


低調的“中國好人” ——記吉林省信訪局接待二處三級調研員陳光


忠誠擔當做好信訪。在信訪接待中,他始終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訴求當家事,全力推動問題解決。某市地稅局轉業幹部李某來省反映,轉業安置地未按規定給其落實行政編制,因此上訪多年。陳光對所提供的材料逐一進行查看,認真研究安置政策,確認接收地確實存在問題,他向局領導作了彙報,並將問題向有關部門進行了交辦。陳光多次到責任部門跟蹤督辦,最終通過反覆溝通與不懈努力,李某的編制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像這樣頂著困難為老百姓辦實事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從事信訪接待工作以來,為生活困難的信訪人捐贈衣物500多件,捐款2萬餘元,經手辦理的信訪案件2000餘件,用真心、愛心贏得了群眾的信賴。

陳光,工作上沒有什麼豪言壯語,默默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和信訪事業的忠誠;生活中沒有什麼波瀾壯闊,只是一如既往腳踏實地的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