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解放軍在二戰中消滅了多少德軍?

天天退了


1941年4月6日,德國及其盟國共出動80多個師(其中德國32個師,意大利40個師,餘為匈牙利和保加利亞武裝部隊),在2000餘架飛機和2000餘輛坦克掩護下大舉入侵希臘和南斯拉夫。李斯特元帥率領德第十二集團軍闖入塞爾維亞和馬其頓,另有一支德軍則自北穿過克羅地亞直指貝爾格萊德,南軍約120萬人與之抗爭,但因僅擁有110輛坦克和416架舊式飛機,再加指揮失當,只得朝南撤退。14日,28個南斯拉夫師在潰退至薩拉熱窩後向德軍投降。

隨著國土的淪陷,南斯拉夫境內的各種力量也開始急劇的分化和重新組合。國王彼得率政府流亡倫敦,前陸軍大臣奈迪奇在貝爾格萊德組成傀儡政府,帕韋利奇領導的“烏斯塔莎”則控制了克羅地亞。由米哈依洛維奇率領的“切特尼克”(意為游擊隊、志願軍)先後在土耳其和流亡政府及英國駐開羅的東方軍總參謀部建立了聯繫,並得到支持,成為一支反佔領的武裝力量。

由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於1941年7月7日在塞爾維亞發動武裝起義,聲勢浩大,迅速

席捲黑山、波斯尼亞等地,並建立起以烏日策為中心的大片解放區。起義之初擁有60支游擊隊,約7萬人,後於1942年正式組建15萬人的人民解放軍,成為國內最有戰鬥力的抗戰力量。1942年11月,在比哈奇召開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大會第一次會議,成立執行委員會行使中央政府職能。至1943年5月人民解放軍先後粉碎佔領軍的5次圍剿,力量不斷壯大。

在1943年德軍實施的第5次圍剿中,雖然游擊隊的突圍方向被德軍判斷出來,並且遭到強大敵軍的阻擊,但是游擊隊員們不顧傷亡堅持戰鬥,在付出犧牲8000人的代價後贏得了反圍剿作戰的勝利。

1944年,德軍集中25個師加上保加利亞、匈牙利及傀儡軍共58萬人來對付南人民武裝,但仍處處被動挨打。為此,流亡政府也不得不面對現實,於1944年6月派出其總理舒巴希奇與鐵托會談,簽訂協議,決定成立聯合政府。

同年8月,丘吉爾會晤了鐵托,從此英國政府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西方大國開始支持南共領導的解放戰爭。共向南人民解放軍提供了10萬支步槍、5萬挺機槍、1400門迫擊炮、107輛坦克和364架飛機。蘇聯也大力支援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鬥爭,蘇軍在南人民解放軍的配合下,於1944年10月解放了貝爾格萊德。1945年3月,成立了以鐵托為首的南斯拉夫民主聯邦政府。

1945年南斯拉夫解放軍已經發展到80萬人,擁有17個軍52個師又23個獨立營和107支游擊隊。在整個戰爭中,僅在1944年9月底就牽制了近20萬德軍、23萬偽軍和2.5萬匈軍。南斯拉夫解放軍殲敵40餘萬人,這還不包括在戰爭最後階段圍殲並接受德軍E集團軍群投降(共殲敵30萬人-俘虜20餘萬人)。當然南斯拉夫解放軍也付出了重大代價,作戰犧牲245549人,受傷399880人,因傷死亡31200人,失蹤28925人


榮華之武器堂


南斯拉夫二戰時期沒有解放軍,只有規模較大的鐵托游擊隊。另外還有南斯拉夫皇家軍隊,二戰初期還抗擊德軍的進攻,到了中後期轉而與德軍媾和調轉槍口攻擊鐵托游擊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