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識泰山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眼不識泰山。意思是自己眼拙,沒有認出對方,表示尊敬。這句話中,把對方比喻成泰山一樣的大人物。

有眼不識泰山

泰山本來是一座大山,在山東境內,古代一些皇帝會在泰山祭天封禪。但近年來,有人認為,這句話中的泰山不是山名,而是人名。

這卻是為何?原來這是關於魯班的一個故事。

話說,春秋時期,魯國有位能工巧匠,叫魯班。他擅長機械,做過不少東西,有鋸子、墨斗、雲梯等等,還曾做過木鳶,還飛到敵國偵探敵情。

有眼不識泰山

因為名氣大,所以有些人就拜他為師,學習手藝,魯班挑了一批人,收為徒弟。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習關鍵要看自己,不努力的話,誰也教不好。魯班每隔一段時間,就檢查弟子情況,遇到不認真的學生,就直接趕走。

這批弟子中,有一個人叫泰山,他喜歡研究竹子,所以對木工不太感興趣,手工活自然做得不好,魯班發現後,就把他逐出師門了。

有眼不識泰山

幾年之後,魯班有一次去集市,看到有個年輕人在賣竹器,魯班見他編的竹籃、竹筐、竹箱子非常漂亮,而且美觀實惠,技藝高超,人們都在搶著買。

魯班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個年輕人就是當年被他逐出師門的泰山。他後悔地說一句:原來泰山手藝這麼棒,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我真是眼瞎啊!

於是他戳瞎了自己一隻眼睛,警告自己,從此他就一隻眼乾活,後來的木匠在檢查木條曲直的時候,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據說就是為了紀念魯班。

有眼不識泰山

這個故事,沒有出處,查不到任何資料,並不可信。

如果非要解釋的話,很有可能是一個竹匠,為了抬高自己或者行業,故而編出這個故事,也有可能是打壓木匠,總而言之是行業競爭。

總之是後人附會,並不可信。有眼不見泰山真正的來歷,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孔子在臨終前七日,曾經唱歌感慨: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這裡,也是把泰山和哲人相提並論。

有眼不識泰山

這個例子說明,在春秋時期,泰山已經用來比喻為大人物。

漢代時祭祀山河時,分大小山川,大山川有泰山,小山川有嶽壻山。後來這個嶽壻山被訛傳為“嶽婿山”,於是人們便稱岳父為泰山了。

近代劉伶在《酒德頌》中說: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這可以看做是“有眼不識泰山”的最早出處。

唐代時,泰山還與北斗連用,即泰山北斗,後來人乾脆直接說“泰斗”,用來比喻成數一數二的大人物。到元明時期,由於雜劇和白話小說的流行,一些白話小說中已經使用“有眼不識泰山”,《水滸傳》就多次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