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1990年一個普通的清晨,波士頓街頭博物館的警鈴突然鳴起,兩名身穿制服的警察急步走入,表示接到報案需入館排查。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被盜的其中一張畫是維米爾的《音樂會》


不想入室後,“警方”突然變臉將工作人員挾持綁架。全球最著名的“十大藝術盜竊案之一”就在接下來的一小時,於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博物館發生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座被盜私人博物館背後的故事。


小公主的青春年華


1840年,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Isabella Stewart Gardner)誕生在紐約一個富裕的天主教家庭,是個自幼學習音樂、舞蹈,精通各國語言的大家閨秀。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10歲的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


18歲自巴黎求學返美后,她與閨蜜相約,前往波士頓遊玩,與城中黃金單身漢傑克·嘉納墜入愛河。1860年,貝拉正式嫁入波士頓著名的嘉納家族,與傑克結為夫妻。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約翰·辛格·薩金特筆下的伊莎貝拉肖像畫,1888。


婚後,貝拉父親將貝肯街的豪宅作為賀禮相贈,這對愛侶便在此開啟了甜蜜的婚姻生活。然而上帝卻跟他們開了個玩笑:1865年,夫妻倆的長子因肺炎離世,一年後貝拉再度小產,喪失生育能力。接連不斷的打擊下貝拉崩潰了,變得沉默寡言也不再外出。


藝術之路的開端


為了讓愁眉不展的愛妻走出傷痛,傑克決定帶貝拉環遊世界,遠離傷心地。夫妻二人在19世紀80年代攜手走遍歐美亞各國。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畫家Anders Zorn筆下的《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在威尼斯》,1894。


其中威尼斯是貝拉最愛的城市。每次到訪,兩人都會入住城中首座哥特風宮殿“巴羅宮”。宏偉的巴洛克建築、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繪畫讓貝拉逐漸走出傷痛,也為她日後的藝術生涯悄然埋下伏筆。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畫家筆下精美的“巴羅宮”(Palazzi Barbaro)內景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Ralph Wormeley Curtis筆下19世紀末的威尼斯,1884,嘉納博物館館藏。


1891年,貝拉在父親離世後繼承了175萬美金遺產,開始涉足歐洲藝術品收藏。她在首次競拍中,一舉打敗巴黎盧浮宮和倫敦國家美術館等競爭對手,以6000美金的價格,將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維米爾作品《音樂會》收入囊中。激烈的競拍過程讓她對自己的審美信心倍增,首戰告捷後貝拉決心成為專業藏家。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約翰內斯·維米爾(Jan Vermeer)代表作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花邊女工》等,與哈爾斯、倫勃朗合稱為荷蘭三大畫家,圖中作品《音樂會》創作於1664年。


19世紀90年代後期,貝拉的收藏規模逐漸擴大,眼光也愈發毒辣。她在藝術顧問Bernard Berenso的協助下,短期內購入了近70件藏品。每件都是萬里挑一的曠世鉅作:波提切利《聖母子與一位天使》、提香《劫奪歐羅巴》、拉斐爾《科隆納聖壇》......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桑德羅·波提切利《聖母子與一位天使》,1470-1474。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提香·韋切利奧是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這幅《劫奪歐羅巴》色彩濃麗而醇厚,筆法狂放、自由灑脫,人物構圖極具動感。


旅行結束後回到貝肯街家中的貝拉時常舉辦各式晚宴和沙龍,憑藉著對藝術的熱愛,她與各國藝術家建立了密切聯絡,薩金特、亨利·吉姆斯等著名藝術家都與貝拉成為摯交。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薩金特《敬酒的Gautreau夫人》,1882-1883年,嘉納博物館館藏。


1896年,藝術顧問Bernard突然來信,洋洋灑灑寫滿好幾頁信紙,建議貝拉購入一張來自荷蘭畫家倫勃朗的自畫像。可倫勃朗當時尚未獲得主流社會認可,還因在畫中佩戴金鍊引發巨大爭議。前輩們認為:“藝術家不該在自畫像作品中暗示畫家的社會地位及職業特殊性。”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Bernard Berenson是一位專攻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權威藝術史學家,對藝術品鑑定、作品理解有自成一派的風格,就是他建議貝拉收藏倫勃朗的畫作。


貝拉卻對倫勃朗在畫中落下的筆觸和光影一見傾心,將作品購入,對圈內非議視而不見。可將它安置在哪兒才好呢?真想擁有一個特殊的空間,讓作品在微微柔光下大放異彩......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現實主義繪畫巨匠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的自畫像,在倫勃朗肖像畫中,自畫像佔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1629。


可環顧四周,家中早已被這些年陸續收下的藏品佔滿,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位置擺放這幅作品。貝拉和傑克陷入了思考:為什麼不找一個更大的空間容納藏品,對外分享這份美好呢?夫妻倆興奮不已,躍躍欲試,可還沒來得及將一切落實,傑克就在1898年突然離世。


夢中的博物館


痛失摯愛後貝拉決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藝術事業中。她在波士頓買下7000平方米土地,請建築師威拉德建造了以威尼斯文藝復興時期宮殿為藍本的博物館。她親自過問每個項目細節,在梯子上爬上爬下,確保每幅展品都能完美呈現......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威拉德(Willard T. Sears)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著名建築師,擅長哥特式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圖為威拉德筆下的博物館鉛筆水彩設計圖。


作為全美首個被玻璃穹頂籠罩在內的“花園式建築”,博物館於1903年正式對外開放。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博物館花園


迴廊中薩金特代表作《EL JALEO》躍然於眼前。薩金特是貝拉頗為喜愛的藝術家,為將其作品完美展出,她不惜將整個迴廊以西班牙式建築為基礎裝修,只為能讓畫中妖嬈的吉普賽女郎在層級分明的西班牙拱門下忘情一舞。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博物館的西班牙迴廊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EL JALEO》,曾被費加羅評為是巴黎沙龍藝展上“衝擊力最大的作品


除大量畫作外,在以黃色為基調的展廳和“小沙龍”中,我們將看到貝拉精美的瓷器收藏,來自東方的景德鎮瓷,色彩斑斕的梅森瓷器,優雅的法式塞弗爾瓷,每件都展現出貝拉不俗的審美。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小沙龍中的瓷器收藏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梅森牧羊女瓷像,19世紀中期,嘉納博物館館藏。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塞弗爾花瓶,1860-1880,嘉納博物館館藏。

和傑克在中東旅行時的美好回憶,被化作雄偉壯麗的“掛毯廳”面世,展廳牆面被十張大型弗拉芒掛毯包圍,圖中記錄著古代英雄的豐功偉績,將波斯國王賽勒斯和族長亞伯拉罕的生活娓娓道來,異域風情十足。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博物館掛毯廳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出自JAY MAY工坊的手工掛毯,圖中哈爾帕格將軍正在執行阿斯提阿格斯國王的命令,1535-1550,嘉納博物館館藏


而貝拉的初期藏品“——來自提香的《劫奪歐羅巴》”,最終在位於三層的“提香廳”落葉歸根。儘管貝拉藏品中不乏各門派藝術鉅作,提香卻始終是她的心頭之好,她曾在信中對友人提及,自己時常對著畫作一看就是幾小時,小酌後畫中的歐羅巴女神依然令人夢魂縈繞,久久不願離去。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博物館的提香廳


維羅納廳中,來自西班牙,荷蘭和意大利的塗漆印花皮革覆蓋著展廳牆面。精緻的瓷器,及金銀器餐具在潔白的餐桌上閃閃發亮,搭配著周圍各式古董傢俱,足見貝拉對精緻生活的不懈追求。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維羅納廳中來自18世紀末的古董桌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在維羅納廳,我們可以看到精緻的餐具和古董傢俱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18世紀意大利扶手椅,嘉納博物館館藏。


館中古典大師的畫作讓人應接不暇,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看到印象派“先鋒”馬奈的《奧古斯特.馬奈夫人》、“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的《聖特羅佩的陽臺》等畫作,展現了貝拉作為藏家對藝術極大的包容性和遠見。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愛德華·馬奈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興畫家,他與母親感情深厚,《奧古斯特·馬奈夫人》創作於1863年,嘉納博物館館藏。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馬蒂斯《聖特羅佩的陽臺》,1904,嘉納博物館館藏。


“嘉納女士是波士頓七大奇蹟之一,她熱愛旅行,天資聰穎,終生置身於浮世之外。處事高風亮節、自成一派,全國上下無人能及。”

—波士頓記者


在那個女性並沒有太多話語權和地位的時代裡,博物館的收藏之路異常艱辛。女性參與藝術收藏十分罕見,貝拉經常需要在男性友人的幫助下完成競拍。但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她成為專業藏家的決心。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48歲依舊美麗動人的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


而就是這樣一個對藝術有著滿腔熱忱,無私奉獻的女人,卻不會想到,在自己離去後,自己心愛的藏品會走向被盜的命運。


舉世震驚的盜竊案


1990年,包括貝拉首幅藏品——維米爾《音樂會》,及倫勃朗、德加、馬奈等藝術家在內的13幅藝術鉅作,就這樣被兩個假扮警察的無名小賊帶離了嘉納博物館。遭盜竊藝術品估值高達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倫勃朗創作於1633年的被盜作品《在加利利海上遇到風暴的基督》,是已知作品中唯一一幅海景畫。


盜竊案一出,舉世震驚。警方、群眾,私家偵探,各方人馬齊上陣。但小偷卻連同丟失的13張畫作一起人間蒸發,沒有任何線索可尋。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馬奈創作於1875年的被盜作品《CHEZ TORTONI》


現如今,館方仍將被盜畫作的遺留畫框掛在展廳,作為嘉納博物館人對藝術品登上歸途的祈盼和決心。可這起懸案事發至今已29年,館方將賞金抬高至1000萬美金,藏品卻依舊下落不明。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空蕩的畫框表達著館方無盡的期盼


希冀永存


1924年7月17日,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帶著對藝術和收藏無盡的留戀離世,她與丈夫和愛子同葬於劍橋奧本山公墓中。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嘉納博物館


而貝拉的博物館卻將永存,博物館共有包括拉斐爾、提香、波提切利、米開朗基羅、倫勃朗等著名藝術家在內的藏品過萬件,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到人類千年文明和藝術精華。也正因如此,嘉納博物館目前與貝利尼家族博物館、蓋蒂中心並稱為世界三大頂級私人博物館。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米開朗基羅《聖殤》,1540,嘉納博物館館藏。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凡.戴克肖像畫《拿玫瑰花的女人》,約1635-1639年,嘉納博物館館藏。


作為那個時代鮮有的女性藏家,藝術陪伴貝拉走過無數人生低潮,記錄下她浪漫、曲折的一生。而將藏品分享給全世界,建立起更多人對藝術的熱愛,便是貝拉對藝術最好的回饋。她非凡的遠見,獨到的審美,高尚的情懷,必將和她創建的“全球最美私人博物館”一起,被歷史永遠銘記。


這個將家變成博物館的富家千金,卻在離世後遭到了巨大的惡意


面對命運我從不恐慌,

只因你就是我命運的方向。

萬千世界於我皆如浮雲,

只因你在我眼中就是天地四方。


-《I Carry Your Heart with Me》

e·e·cumming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