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底線就是最起碼的共識


易中天:底線就是最起碼的共識


我的《現在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共識》發佈後,照例眾說紛紜。這很正常,也都值得尊重,有些問題也問得有道理,比如:


我們還有共識嗎?

共識是最重要的嗎?

你說的共識做得到嗎?


那就答來。


為了共存要共識


我們還有共識嗎?

實話實說,不多。

但,可以有,也必須有。

因為第一,每個人都希望活下去。

第二,只有互相幫助才能活下去。

還是那句話:

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船翻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這條船,你可以理解為國家,也可以理解為地球。

沒有直升機或太空船,你就只能在這條船上與他人同生死,共患難。

所以,我說的“還是同舟共濟為好”這句話,就可能成為共識。


共識必定是底線


此刻,已經聽見有人嗤之以鼻了:我還以為你有什麼高論呢?原來只有“活下去”三個字。

抱歉,找不到比這更低端的共識了。

為什麼非得低端?

因為只有低,才能共,高了就有人夠不著。

所以:

共識必定是底線,底線就是最起碼的共識。

從“我們都想活下去”這個最低端或者最起碼的共識出發,可以邏輯地推出做人的底線,比如:

可以袖手旁觀,不能幸災樂禍。

可以明哲保身,不能落井下石。

可以只顧自己,不能損人利己。

道理也很簡單:你想活下去,別人也想,而且只有同舟共濟你才活得下去。

討論問題也一樣。

你想說話,別人也想,而且只有大家都說才叫討論。

所以我才會說:喜歡的儘管喜歡,反感的儘管反感,支持的儘管支持,想罵的儘管去罵。這是和稀泥嗎?不是。道理其實也很簡單:你希望自己能夠暢所欲言,就不能剝奪別人反對的權利,反倒必須做好被懟和捱罵的思想準備。

出來混,是要還的。

每個人都一樣。

影響越大,代價越高。


守住底線靠規則


每個人的言論都由自己負責,並不等於他人批評的時候就可以肆意妄為。恰恰相反,由於你對別人言論的批評也是言論,便也應該有負責任的態度。

最起碼,要尊重事實

吧?

可惜,不實之詞比比皆是。

不實有兩種,一是造謠,二是誅心

造謠就不說了。

那不是不守底線,而是涉嫌違法犯罪。

更為常見的不顧事實,是誅心。

誅心就是問動機,在動機上做文章。比如有人一口咬定方方的動機是諾貝爾和平獎,這可哪有一丁點事實依據?

但是他們樂此不疲。

原因也很簡單:誅心並不違法,也不需要取證,可以說是零成本。

可惜,任何手段都是雙刃劍,傷人的時候也會傷到自己。其實在我看來,那篇文章對作者自己的傷害比對方方的大得多。想想看吧,你這樣把自己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憤怒和仇恨中,你認為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嗎?

這就是不智了。

給方方扣上各種帽子同樣不智。

中央調查組說,李文亮不是反體制人士,我也認為不是,他就是個恪守職業道德的醫生。方方也一樣,沒忘記自己是作家而已。這就不但牽涉到事實認定,也牽涉到政治智慧。因為所謂政治智慧,就是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你們硬要說方方反體制,對你們要維護的體制是有利呢,還是不利?

因此我以為,討論問題要有這樣一些規則:

可以表示反對,但不要歪曲事實。

可以表示憤怒,但不要上綱上線。

可以表示認同,但不要選邊站隊。

實際上,發表意見是自己的事,選邊站隊幹什麼呢?

偽造他人言論就更不可取。

你想說什麼,為什麼要用別人的名字?

自己生的娃,自己領回家。


結論

現在可以有個簡單的結論了:

為了共存要共識。

共識必定是底線。

守住底線靠規則。

沒有共識,何來底線?

沒有規則,如何共存?

最後說一句:我的公眾號一個月只能發四期。所以,這個問題原則上不會再說。有不同意見儘管發表,請不要將我不再答辯視為對你的不恭。

知我罪我,一任諸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