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上萬戰俘中有多少人脫險歸隊?

1937年3月中旬,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部在馬家軍優勢兵力的壓迫下,不得不率領餘部利用山麓地勢,邊打邊撤,退入祁連山中。此時部隊兵力連同傷員在內,已經不足3000人。西路軍在河西走廊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戰鬥,至此歸於失敗。據統計,總兵力為21200人的西路軍,被俘者近13000人,約佔百分之六十左右。那麼,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他們當中有多少人脫離險境,重新回到了革命隊伍呢?

1937年3月,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上萬戰俘中有多少人脫險歸隊?

1937年4月,馬步青騎5師將500名左右的被俘紅軍送交蘭州國民黨第97師,被編入新兵營等單位。9月,經八路軍蘭州辦事處交涉,要回其中的一些幹部。97師將這部分被俘紅軍訓練4個月後,編入老兵連,,10月開赴鄭州,途經平涼和陝西彬縣時,一部分逃回鎮原、慶陽等地的八路軍部隊。

5月,駐武威的國民黨騎5師派出一個連,由姓馬的副營長帶隊,把2000名修公路的被俘紅軍押送到蘭州(其中有十幾名女紅軍),又從蘭州押往西安。途中逃跑了一些,7月初到西安時只剩1200餘人。國民黨準備送他們到武漢做苦工,上了火車之後正好遇到下雨,火車不能開,等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周恩來得知了這一消息,他立即指示西安紅軍聯絡處派人與國民黨當局交涉,並派聯絡科科長王立人到火車站慰問。經過交涉,終於留下了這一批西路軍指戰員,由紅軍聯絡處全數接收,送到涇陽縣雲陽鎮紅軍總部。

6月,被國民黨關押在蘭州拱星墩集中營的1300餘名西路軍被俘人員,由國民黨第97師押送西安,途經平涼四十里鋪時,在援西軍幫助下,有數百人脫險歸隊,其餘人員到達西安後,也被紅軍聯絡處營救回紅軍。

1937年3月,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上萬戰俘中有多少人脫險歸隊?

7月,馬步青騎5師將24名被俘的西路車幹部送到西安,關在皇城。西安紅軍聯絡處得悉後,經過多次交涉,於8月份要回,當時朱德總司令看到歸來人員衣衫破爛,面黃肌瘦,痛心得流下了眼淚。

10月上旬,國民黨甘肅省政府令武威徵撥1000多名壯丁,補充國民黨部隊。馬步青和武威專員兼保安司令袁耀庭決定,由在騎5師補充團勞動的700名被俘紅軍和關在武威監獄的300名被俘紅軍頂替。10 月下旬,騎5師副團長楊明亭押送上述人員出發,11月中旬到達蘭州,接著向東開拔。到西安後,住在革命公園。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得悉後,先派人看望,接著向國民黨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索要,經過一週的工作,終於要回了這批被俘人員,由辦事處送往延安。

1938年5月中旬,馬步芳新2軍補充團被俘紅軍近2000人,擬由國民黨第八戰區分批送往第一戰區補充部隊。這批紅軍戰俘到達蘭州時,蘭州八路軍辦事處一方面報告中央,一方面向朱紹良交涉,要求把這批紅軍戰俘撥交八路軍。經過與國民黨當局的多次交涉,這批人終於由八路軍駐三原留守處接收,編入八路軍部隊。

1937年3月,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上萬戰俘中有多少人脫險歸隊?

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從1937年9月到1938年8月的一年內,曾零星收容和接待了500名左右西路軍流散人員,送往八路軍部隊。蘭州八路軍辦事處成立後,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亦零星收容和接待300名左右的西路軍流散紅軍,送往延安以及慶陽、鎮原等地的八路軍部隊。

綜上所述,在中央特別是周恩來的領導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多方努力積極營救,西路軍被俘指戰員中有5000多人重新回到了革命隊伍,其中包括秦基偉、方強、徐立清、魏傳統等開國將軍。革命就是大浪淘沙,經過殘酷鬥爭考驗的他們,成為了革命隊伍的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