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祥路邊攤淘寶撿漏賺翻20倍?不可思議的撿漏之舉

今天又到了跟大家聊一聊關於文玩收藏的時候了,前幾次寫了一篇關於撿漏的故事,發現大家對撿漏這個話題還是蠻感興趣的。


那今天再給大家分享一些文玩界中撿漏的故事,可以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相信每個熱愛收藏文玩收藏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著想撿漏的心,但是實際上撿漏是運氣與實力並存,所以大家還是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


言歸正傳,今天要講的第一個人就是趙忠祥老師,他可是中央臺的著名主持人了,小時候愛看的動物世界就是他主持的。

趙忠祥路邊攤淘寶撿漏賺翻20倍?不可思議的撿漏之舉

也正是這麼一位

優秀的老一輩主持人,他對傳統文化極為熱愛,自然對文玩收藏也有所涉獵。尤其喜歡收藏玉石,據說他曾經在地攤上花80元買了一塊玉墜,經過專家鑑定是明代的玉。



後來被人高價買走了,趙忠祥這一波轉手賣了一萬五,翻了將近20倍


後來趙忠祥還笑稱說這是他收藏以來最大的一次“撿漏”。

第二個人名字不詳,但是他的故事比起趙忠祥老師有過之而無不及。


千元淘得百萬雞血石



幾年前,據說是一位武漢“菜鳥級”的收藏者,花費1200塊淘到了一塊昌化雞血石,重達5500克,後來拿去給幾位專家進行了一番鑑定,被認為是天價寶物。


玉器雜項鑑定專家、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宋海出具了鑑定證書。


證書上顯示,這塊昌化雞血石重達5500克,是民國時期的產物。


而另一位專家蔡華初認為,這塊雞血石存在的年代應該跟早些,打磨的技術接近清代末年的工藝,起碼價值200萬到300萬!


第三個人是北京的李先生


北京李先生的經歷比較不同,他是下載了一款朋友推薦的拍賣軟件,2014年年底的時候,在軟件上花費500元拍中一個和田玉籽料。


後來參加拍賣會,拿去拍賣會的專家處鑑定,專家鑑定:玉質潤澤細膩,漢風十足的彰顯,刀刀沉澱在玉中,雖然有一點點瑕疵,但是市值至少是十幾萬500塊,價值足足翻了200倍


李先生這回真的是撿到漏了。



除了他們兩人,還有一位名為仇焱之的古董商,早年師從晉古齋古玩店業主朱鶴亭,擅長於玉器的鑑定。


1949年間,他曾以1000港元的價格,買到了一隻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1980年這件物品上拍,竟然拍得了528萬港元的價格,30多年價格上漲了

5280倍


以上這三位愛好文玩收藏的藏家,從低價買來到幾乎翻了十幾倍甚至百倍的賣出,不得不說是不可思議。


所以說,有的時候,想要撿漏的話還是有著極大的運氣成分在的,不過最好還是具備一點專業知識,這樣說不定哪天就有蒙塵的寶物被你的慧眼相中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