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癖好,

書畫大師們也不例外,

比如“潔癖癌”晚期患者倪瓚

每天要給梧桐樹洗澡,

......


01 王羲之:愛鵝


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著極強的戀物癖,愛鵝勝於一切。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聽說會稽有個老婦,養了一隻很漂亮的鵝,王羲之託人去買沒得手於是親自登門拜訪。老婦聽說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來,把鵝殺了要招待他,王哭笑不得。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相傳山陰有一道姑,欲得王羲之手抄的《黃庭經》,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後欣然為道姑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所以《黃庭經》又稱作《換鵝帖》。


02米芾:跟石頭拜把子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明末書畫大家陳洪綬畫的《米芾拜石》圖


米芾喜歡異石,甚至到了痴迷之態。被稱為“中國文人戀石癖小組組長”當之無愧。米芾來到安徽無為地方做官時,鄉紳告訴河邊有一奇石,因為不知道它的來歷,沒有人敢動它。米芾心裡暗喜,因為,他知道這塊石頭的來歷,他趕緊請人把石頭搬進府來。石頭進府的那一天,安置在院內,米芾走上前去對石頭下拜說:“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後來有位畫家畫了米芾拜石圖,可見此事是有的。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張大千 《米顛拜石圖》


他調任到山東漣水當官後,米芾見這裡的奇石更多,有的崢嶸嶙峋,有的千恣百態。米芾上任第一天,剛進衙門,突見庭院裡有塊奇石,像個佝僂的老者。米芾一見之下竟不顧身份,得意麵忘形,躬身下拜,口稱:“石丈”。他這一叫不打緊,把跟隨的差役嚇了一大跳。同僚們見這樣玩石頭,都在背後議論他“疏於政事”。按察使楊傑也下來查訪,警告他不要迷戀奇石,說朝廷以千里付公,你竟終日弄石。米芾終是不聽,最後還是丟了官了事。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米芾撰《珊瑚帖》介紹他的珊瑚筆架


米芾不僅愛奇石,還尤愛硯。米芾有一回得到一座硯山,就是一塊既是盆景又是硯的奇石,他高興極了。抱著硯山上床睡覺,三日後才準搬走。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米芾《吳江舟中詩卷》


又有一回,身為書學博士的米芾接旨進殿,替皇帝寫塊御屏,寫完后皇帝過來一看,臉有喜色,誇獎了米芾的書法。米芾一看皇上高興,就趁勢討封,說道:“皇上的硯石被臣濡染,陛下不能再用了,請賞給臣吧。”皇上沒有料到身為大臣的米芾竟象孩子似的討硯,也就答應了他,米芾高興得忘乎所以,一邊謝恩,一邊拿起硯石就揣進袍袖裡,也顧不得弄一身墨汁,看到他這幅狼狽樣子,皇上也笑了起來。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米芾 春山瑞松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米芾還有潔癖,只要用手拿過東西,立馬就去洗個手。而且米芾洗手從不用盆,嫌盆裡的水不乾淨。所以僕人不管到哪都帶著幾壺水,洗手的時候就直接往手上倒,洗完後還不用毛巾擦,兩隻手拍拍,直到晾乾為止。


米芾給女兒選的女婿名叫段拂,字去塵,因為米芾覺得這個人很乾淨。


03 倪瓚:潔癖的“處女座”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倪瓚畫像 看看這考究的坐姿和床面整齊的擺放就知道他一定是個講究人兒


同樣有潔癖的還有元代畫家倪瓚,不僅畫畫得好,他的潔癖和偏執更是流芳千古,下面8個生活點滴可以證明他是全宇宙處女座們的師祖。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這是趙元於 1352 年作的《倪瓚寫照》,一看書籍的擺放和黃金分割的坐點就能知道畫中人是什麼星座的。PS:站在旁邊的侍者隨時準備打掃衛生。


1. 倪瓚每天洗頭時要換水十幾次,穿戴衣服時也得調整無數次。


2. 他的書房裡,標配不光是書,還有書童,兩個可憐的小僕人每天拿起掃帚就像吃了炫邁——根本停不下來。就連院裡的桐樹,也得從樹葉洗到樹皮,全部光潔如新。長此以往,蓬勃如同朝陽的桐樹不堪受辱,竟死了幾株。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倪瓚的畫寒煙清靜,很少有人,他寧願偏執地畫上一堆點。


3. 譬如他要喝茶,僕人辛辛苦苦從山裡挑來的泉水,倪瓚只用前桶煎茶。他堅信後桶的水已經被僕人的屁汙染了,只能用來洗腳。看來即使較真如倪瓚,也完全沒考慮到僕人也許會打噴嚏的問題嘛。


4. 即使淪落入獄,在吃飯的時候,倪瓚也要求獄卒把碗舉到與眉毛同高,不然獄卒的唾沫會噴到飯裡。獄卒大怒,竟要把他鎖到馬桶旁邊。對倪瓚來說,這真的是一個最嚴厲的懲罰啊。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既不見飛鳥,也不見帆影,處女座的內心是孤獨的,現實中完美的樹都那麼少,更何況是動物和人。


5. 有次,倪瓚看中了歌妓趙買兒,但又怕她不潔,於是讓她反覆洗澡。洗完以後,他總覺得趙買兒身上還有異味。洗來洗去,直到“東方既白”,只好作罷。


6. 一次,倪瓚留客住宿,因怕客人不潔,起夜好幾次視察,終於聽到一聲咳嗽。這可不得了,一晚睡不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讓僕童展開地毯式搜尋痰跡,可憐僕童實在找不到,只好指著一片掛著晨露的梧桐葉說是痰跡。倪瓚馬上命令僕童剪下那片梧桐葉,並扔到十里之外。秦有趙高指鹿為馬,元有僕童指露為痰……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李可染《倪迂洗桐圖》


7. 倪瓚的“香廁”,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用香木建了個空中樓閣,下面填土,中間鋪滿潔白的鵝毛,“凡便下,則鵝毛起覆之,不聞有穢氣也。”可憐的小僕人在這個時候,就必須隨時移走穢物,不然倪瓚就不高興了。


04 齊白石:摳門大師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齊白石,是個藝術大師,也是個摳門大師。早期的齊白石家庭比較窮,可以說,70歲之前的齊白石一直是在為錢而奔波,所以,對錢的鐘愛導致了齊白石非常吝嗇。所有東西都要親自保管,每天拖著半斤銅鑰匙走來走去,賣了畫就換成金子,然後偷偷藏在犄角旮旯裡。那個可愛勁,真是樂死人!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齊白石不差錢,卻非常節儉。家裡的一罈油、一桶米,齊白石都會鎖起來。汪曾祺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齊老先生家裡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飯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捨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裡做飯媳婦就說不夠“您再給添一點”。齊老先生就嘀咕著:“你要吃這麼多啊!”然後再給量一筒。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有時他伏案作畫,家人在一旁擇菜葉,齊白石會放下畫筆,走上前撿起幾片菜葉,滿臉不悅地說:“這些還能吃,怎麼就扔了……”李可染曾談到,“齊白石家吃螃蟹前小保姆必須先讓他數清楚,不然他就認為保姆偷吃。”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齊白石先生對自己摳,待客也自有一套禮儀。


據黃永玉先生回憶:“第一次拜見白石老人是可染先生帶去的。老人見到生客,照例親自開了櫃門的鎖,取出兩碟待客的點心。一碟月餅,一碟帶殼的花生。路上,可染已關照過我,老人將有兩碟這樣的東西端出來。月餅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淺淺的一碟。“都是壞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坐之後我遠遠注視這久已聞名的點心,發現剖開的月餅內有細微的小東西在活動;剝開的花生也隱約見到風動著的蛛網。這是老人的規矩,禮數上的過程,倒並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動起手來。天曉得那四分之一塊的月餅,是哪年哪月讓饞嘴的冒失客人幹掉的!”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中央電影紀錄片廠拍《人民藝術家齊白石》時讓他拿點精品出來拍,他怎麼也不願意。後來還是徐悲鴻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強強從畫臺的“消息”裡掏出幾卷畫子出來。他是細木匠出身,在畫臺裡做幾個暗格或者小抽斗之類的“消息”那還不是駕輕就熟。這些畫被掏出後,一卷一卷放在畫臺上。徐先生一打開只見寶光四射,全是老先生畢生的精品。嘔心之作!


05 豐子愷:實力愛貓狂魔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豐子愷,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如果給民國知名“鏟屎官”們搞個排名,豐子愷肯定是能進前三甲的,他不僅愛畫貓,也會以愛貓的名字為題,為它們專門“立傳”,就連拍照片也要讓小貓坐在自己頭上,實在有種極大的反差萌。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惹怒了客人以後,讓自家的貓賣萌討好對方;貓離家出走,誇它有名士之風;貓偷吃了魚,多買了幾斤專門餵它;寫字、畫畫、拍照都把貓放在頭上……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在他的筆下,貓也是一個重要角色,他的畫作和文章裡均出現過許多貓咪,這其中包含豐子愷先生曾經養過的“小四”、“白象”、“貓伯伯”……這些貓跟豐子愷先生一起經歷了亂世,就像他的畫一樣,簡約卻不簡單。如此的陪伴也讓豐子愷先生即便在最艱難的時期,都不曾放下貓。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他的愛貓“白象”是一隻極有福氣的貓,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而沒有遺失。白象與豐子愷一起生活了兩年,直到1947年的一天忽然失蹤,怎麼找也找不到,後來才聽說白象在一根大柳樹根上死去,後又被人踢入水沼中。


貓迷豐子愷自然明白,這是老貓自知大限將至,不願在家中死去,故而出走。他感嘆“我覺得這點‘貓性’頗可讚美,這有壯士之風,不願死屍牖下兒女之手中,而情願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這又有高士風,不願病死在床上,而情願遁跡深山,不知所終。”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就是因為豐子愷先生對貓的這種特殊感情,使得他在刻畫貓的時候能夠活靈活現,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雖然貓咪在豐子愷的畫中,往往都只是配角,但因為它們的出現,卻讓畫變得更加恬靜有趣。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也許是因為養貓的緣故,即便已經年過古稀,童心在豐子愷先生身上依舊體現得淋漓盡致。跟貓相處的時候,豐子愷就如同一位老頑童一般,這位大師任由一隻貓騎在自己頭上,不慍不怒,溫和卻有力量。


06 傅抱石:向周總理索酒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百年巨匠傅抱石,被譽為“當代吳道子”。女兒說他“一睜開眼就要喝酒。”家裡的櫃子總是放滿各種酒,有綠豆燒,有五糧液,還有汾酒和茅臺。父親平時常喝的是高粱酒,有段時間也愛喝金獎白蘭地,但他最愛的是“茅臺”。中年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血管硬化等毛病仍然大量喝酒。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在他的客廳裡懸掛著一幅對聯:左壁觀圖右壁觀史,有酒學仙無酒學佛。他有一枚白底朱文閒章,刻著“往往醉後”四個字,通常會鈐在他的得意之作上,頗有些自嘲的意味!傅抱石作畫時,身邊是少不了一壺酒的。他常常一手執筆,一手執壺,不時仰頭飲上幾口,酒像一團火一樣從喉管滑入胃中熊熊燃燒,燒起一腔豪情。於是筆在手中,壯氣盈胸,肆意揮灑勾勒,抒發滿懷激情。筆下湧現幅幅波瀾壯闊的佳作。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傅抱石與關山月為人民大會堂創作《江山如此多嬌》


傅抱石飲酒,還有一段有趣的佳話。1958至1959年間,傅抱石與著名畫家關山月合作,為人民大會堂繪製詩意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當時國家經濟正值困難時期,供應十分緊張。傅抱石在作畫時買不到酒喝,口內苦淡,靈感枯竭,畫興索然。無奈之間他試著寫了一封信,傾訴無酒之苦。


書畫大師的怪癖,不瘋魔不成活!感謝分享轉發

傅抱石、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 500x900cm 1959年9月5日 人民大會堂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