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為到底得罪了誰?

原美協主席劉大為,美術界大咖,也算是一位成功人士,位尊權重,其作品幾千萬一幅,可謂風光無限,如今被拉下神壇,賣幾千元都沒有人要,實在是這個時代的悲劇性人物。

在他風光的時刻,很多人趨之若鶩,特別是一些想加入美協的後生頂禮膜拜,視為大師,然後他在本堂主的眼中卻始終是個低能兒,儘管通過自身的努力也能畫幾筆畫,畫也還算象樣,但字就看不過去了,到後來學範曾的字,也沒能救他。畫中國畫的人,如果寫不好中國字,其畫也就缺了些韻味,頂多算個“能品”,沒有多少收藏價值。

劉大為到底得罪了誰?


為什麼我要說他是這個時代的悲劇人物呢?前些年,無論在書裡、講壇、視頻,他都是舌燦蓮花、妙語如珠地教導眾生,儘管道貌岸然,但在我看來他的內心卻是忐忑的,因為任何人在言不由衷的時候都會如此。劉大為一方面要名利雙收,一方面又要教化他人,裝模作樣地獲取自己想獲取的東西,他的心能不忐忑嗎?記得有一次我在福建某賓館面前等人,只見兩輛豪華小轎車在十字路口徘徊停下,片刻從賓館開出兩輛豪華轎車,一輛商務,一輛奔馳,鳴了兩聲喇叭,緩緩地向前開去,原來停在路邊的車迅速掉轉車頭跟上。

到了公園門口,劉大為從奔馳中鑽出來,其他隨從人員從商務中下來,早已等在公園門口的地方美協領導急忙上前握手問候,好一派熱烈親切的場面。隨後劉大為在地方幹部的陪同下來到花圃,打開速寫本畫起畫來,其他隨行人員也相繼打開畫具,照相機的閃光燈“啪啪”地響個不停……

劉大為到底得罪了誰?


然而這樣一位在美術界呼風喚雨的人物,為何會在一夜之間淪落到所題招牌被紛紛拆除的境地,他到底得罪了誰?

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大潮中的衝擊下,中國美術界各自為陣,四分五裂,大概只有兩件事還存在共識,一是賺錢,二是保命。於是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身為主席的劉大為當然也不例外,沒當主席的時候,一個四尺斗方5000元,當了主席之後便變成5000一平尺。為了更多的賺錢,當然得有一個好的身體,所以美術界的很多知名畫家便不願意花力氣去創作,平時創作都以小知小味的東西為主,並且什麼題材來錢快就畫什麼,腦子裡根本不存在“反映生活”,至於“文藝為大眾服務”那就更是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自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宣傳部門就制定了“文藝創作方針”,毛澤東主席明確地指出“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為工農兵服務。”每一個文藝工作者都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地搞創作,多下苦功,自珍自重,堅守職業道德,為時代畫像立傳。縱觀這些年在劉大為的領導下,美協上層都幹了些什麼,幾屆美展的作品就充分地說明問題。很多人為了上位,不惜託關係、走後門,真正畫得好的作品送不上去,甚至有些人在美協搞起了江湖幫派,大花轎人抬人。即使組織一些下鄉“採風”活動,也是假公濟私,擺擺樣子、拉拉場子為自己賺銀子而操作。試問這樣的現狀,怎能創作得出讓人民認可的美術作品?

人世間,悲劇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命運的悲劇,另一種則是性格的悲劇。劉大為則為後一種,他的整個內心早已被“名利金錢”四字佔據,他的行為時刻都在矛盾中痛苦掙扎,幼年心中的那份昂揚鬥志被現實的狀態擠下殆盡,之所以跌下神壇,完全是咎由自取。

不創作被大眾認可的畫家,最終都將被大眾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