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剿匪後的漏網之魚,如何能繼續為禍當地12年之久

前邊的文章曾經講過,1924年從河南逃難到千陽(汧陽)縣的王友邦,盤踞吳山,十惡不赦,後來被何戒僧就地槍決……


今天我們繼續說一說吳山的土匪,這個人叫李水娃,水娃原本姓張,小時候母親帶著他改嫁到李家,他便跟著繼父姓李。畢竟不是親生兒子,就算是姓李,沒有血緣關係,也不親;加上李家也不是富裕家庭,所以水娃自小便在周邊富裕家庭做傭工。

省府剿匪後的漏網之魚,如何能繼續為禍當地12年之久

影視劇照

從小下地幹活,鍛鍊了一身腱子肉,但卻染上一個不好的毛病-賭博,本來日子就過得緊巴,這下親生父親留下的田地也不經管了,天天靠著借賬過日子。

水娃有個舅舅,人稱“老三”,經常在周邊村子打家劫舍,都說外甥像舅舅,水娃也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一看這無本買賣還不錯,便去投靠了老三。

這一待就是兩年,要說這李水娃還真是個當土匪的料子,兩年時間便聚眾上百人,在周邊也算是叫的上號的勢力了。但他還想謀求更大的發展,聽說吳山的王友邦有將近3000人、300多支大小槍支,震驚之餘起了投靠之心。

省府剿匪後的漏網之魚,如何能繼續為禍當地12年之久

老照片

入夥肯定要納投名狀,這是江湖規矩,既是見面禮又是表決心。土匪最大的對手不是正規部隊,而是各地民團,軍閥正在混戰搶地盤,那有空顧得上小股土匪?土匪以搶大戶人家、魚肉百姓為生,所以各鄉團民堡便是他們的死對頭。

李水娃帶人血洗了安化堡,將汧河以南的民團組織徹底摧毀,直接將縣城以西所有地方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省府剿匪後的漏網之魚,如何能繼續為禍當地12年之久

老照片


吳山的土匪勢力愈來愈大,終於引起了馮玉祥的注意,他命令師長甄士仁出兵剿匪。民國軍閥剿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能不剿儘量不剿,能招安儘量招安。如果招安成功不但不損失自己的一兵一卒,反而能擴大勢力。

所以甄士仁收編了王友邦部眾,李水娃搖身一變成了王友邦部下的營長,直接駐防在汧陽縣城。王友邦後來和甄士仁反目,甄士仁趁機攻上了吳山大本營,徹底打殘了吳山眾匪。

省府剿匪後的漏網之魚,如何能繼續為禍當地12年之久

吳山

李水娃得到消息,在甄士仁部隊進駐汧陽之前便逃跑了,走投無路之下投靠了以前也是土匪張老九。

李水娃認為大家以前都是土匪,算是同路人,應該能得到庇護,哪知已經被收編的張老九根本就看不起李水娃,只當他是王友邦的狗腿子,直接扣押讓贖人。


幹了大半輩子綁票買賣的李水娃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肉票。經過這次風險後,便徹底絕了招安被收編的想法,一心殺人越貨當土匪。

這一干就又是近十年,寶雞、隴縣、汧陽之間的商旅都被搶了個遍,商路一度中斷。

水娃自任保衛團四區團長,在當地拉壯丁、派糧款,搶奪耕地,霸佔婦女,為了防止民團剿滅,又修建了堅固的莊園堡壘庇護,成了當地的土皇帝。

省府剿匪後的漏網之魚,如何能繼續為禍當地12年之久

甄士仁

西府作亂的土匪都是趁著省城頻繁換帥的空隙,一旦省府穩定下來,便能抽出時間和兵力來剿匪。1939年,為禍汧陽十幾年的李水娃被擒拿押西安,到第二年處決時已時年60歲,算是土匪裡活的比較久的了。他的老大哥王友邦十二年前就歸西了,漏網之魚算是多活了十來年。

喜歡就加個關注、點個贊,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