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從蘇聯的先鋒衛星到50年前的美國人類登月第一人,人類對於太空探索從未停下過腳步,以下這十個關鍵日,誰還記得?


1957年:人造衛星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斯普特尼克1號)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太空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開啟了冷戰中對太空的爭奪戰。


這是是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由於這時正值冷戰,斯普特尼克1號毫無先兆而成功的發射,震撼了整個西方,在美國國內引發了一連串事件,如斯普特尼克危機、華爾街發生小股災。同時亦激起美蘇兩國之後持續20多年的太空競賽,成為冷戰的一個兩強主要競爭點。


斯普特尼克1號升空的意義,在於通過量度其軌道變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氣層的密度,併為於電離層作無線電波傳遞提供原始的資料。


"斯普特尼克1號"需要98分鐘才能繞地球運行,並從太空發回第一條信息,簡單的“嗶嗶 - 嗶嗶”無線電信號。


11月3日,前蘇聯的人造衛星2號攜帶第一個完全繞地球運行的生物,一條叫做萊卡的小狗。幾個小時後她死了。


1961年:加加林,第一個太空人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成為進入太空中的第一個人類,他完成了一次108分鐘的軌道運行。二十三天後,艾倫·謝潑德成為第一位太空美國人。


2003年,楊利偉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


1969年:人類登上月球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1969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他的隊友埃德溫·奧爾德林在20分鐘後也登陸月球。在1969年至1972年間,作為美國宇航局阿波羅計劃的一部分,12名美國宇航員都在月球上行走過。


1971年:空間站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禮炮1號”)

1971年4月19日,蘇聯發射了第一個軌道空間站“禮炮1號”。


仍在運營的國際空間站(ISS)的建設始於1998年。它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結構,每天繞地球軌道運行16次。


1976年:火星登陸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海盜1號”)


1976年7月20日,美國宇宙飛船“海盜1號”成為第一個成功登陸火星併發回紅色星球圖像的飛船。


“機遇號”在2004年至2018年之間探索了火星,目前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仍在那裡活動。大約有40個任務被派往火星,超過一半失敗。


1981年:航天飛機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


1981年4月12日,美國第一艘可重複使用的載人宇宙飛船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首次航行。


接下來是挑戰者,探索者,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它們服務於國際空間站,直到2011年美國航天飛機計劃才宣告結束。


此後,美國依靠俄羅斯將其宇航員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兩架美國航天飛機在飛行中被摧毀,失去了14名宇航員:1986年的挑戰者和2003年的哥倫比亞號。


199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哈勃望遠鏡)


1990年4月25日,哈勃望遠鏡是第一個進入軌道的太空望遠鏡,距離地球547公里。哈勃長13米,它使天文學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使科學家能夠觀察到行星和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


2001年:太空遊客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丹尼斯·蒂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遊客)


2001年4月28日,60歲的意大利美國百萬富翁丹尼斯·蒂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遊客。他支付俄羅斯2000萬美元,在國際空間站上停留了八天。

總共有七名太空遊客乘坐俄羅斯航班前往國際空間站。


2008年:私人SpaceX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Falcon 1火箭)


2008年9月29日,美國SpaceX公司成為第一家成功將Falcon 1火箭發射到地球軌道的私營企業。SpaceX的Dragon貨船於2012年5月22日成為第一個訪問國際空間站的商用航天器。


2014年:彗星登陸


微回顧 | 10個值得銘記的人類太空探索事件

小型機器人“菲萊”登陸彗星


2014年11月12日,歐洲航天局將一個小型機器人“菲萊”放置在離地球5億多公里的彗星上。第一顆彗星著陸器是旨在探索太陽系起源的任務的一部分。


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是無人駕駛的“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於1977年9月發射,並仍然在旅行。2012年8月,它進入星際空間,離地球約130億英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