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逃不過真香,全行業都在學拼多多,最差的那個"學渣"掛科了

近幾年來,拼多多猶如一股旋風,席捲整個互聯網。才四年光景,拼多多的年活躍用戶已經達到5.363億,佔據中國10億網民的半壁江山。

在"最沒有機會的電商領域"殺出重圍,拼多多也引發了大佬們的聯合圍剿。學習拼多多模式,就是傳統電商們的一種圍剿手段,阿里和京東學得最像。

比如說淘寶,今年3月就推出了"淘寶特價版",主打低價、折扣,看看這頁面,已經和拼多多很接近了。

果然逃不過真香,全行業都在學拼多多,最差的那個

幾乎同時,聚划算也與天天特賣、淘搶購合併,學習拼多多。7月還曾消息傳出,阿里考慮將聚划算徹底從淘寶天貓獨立出來,抵禦來自拼多多的壓力。

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去年底就將拼購業務提升到戰略層面,探索社交電商。拼購模式不僅在京東App中佔有位置,還有一個專門的"京喜"App(起初叫"京東拼購")。看一下頁面,幾乎與拼多多並無二樣。

果然逃不過真香,全行業都在學拼多多,最差的那個

拼多多被為"下沉之王",在下沉市場方面,阿里京東也是重點佈局,希望從拼多多手上分得一份蛋糕,但顯然這兩位只是在渠道上下沉了,在商品性價比上,依舊是換湯不換藥。

果然逃不過真香,全行業都在學拼多多,最差的那個

另外蘇寧也推出了蘇寧拼購,每日優鮮上線拼團功能……學習拼多多,成為了電商行業的一種"流行"。不過,拼多多也不是這麼好學的。近日就有一則消息曝出,翻版拼多多的淘集集宣佈破產了。

淘集集2018年8月上線,人們對它的玩法不陌生:藉助微信生態,用戶在熟人關係中參與拼團或者砍價後可低價購買商品。

相比拼多多,淘集集有著更為激進的低價策略。別的平臺賣9塊9,淘集集會變成8塊8,甚至是1元、0元(淘集集有1元超市)。再比如拉新用戶的"賺賺"功能,用戶"買多少返多少"。

上線不到一年時間,淘集集就獲取了1.3億用戶。可好景不長,今年9月淘集集就被曝出資金鍊斷裂、融資困難,最終掙扎了3個月無奈死去。

淘集集破產,難道學習拼多多沒出路嗎?當然不是。淘集集只是學到了拼多多的皮毛(如低價),但沒有學到精髓。拼多多低價不錯,但背後是成熟的C2M模式、深入到大山深處的農產品上行,以及扶持千家優秀製造業的新品牌計劃等。

拼多多不只靠低價,更是靠完整的供應鏈體系,盤活了商品生產的源頭。不到300元的掃地機器人,10元3斤的大蒜,別人沒有,拼多多有。

果然逃不過真香,全行業都在學拼多多,最差的那個

再來看淘集集,除了靠虧損換來的低價、新用戶,什麼都沒有。據媒體披露,淘集集今年已經虧了12億,有專家表示"淘集集就是做的一次性生意"。淘集集並不是真正的在學拼多多,反而像是學十年前的阿里京東,靠補貼返利、分銷體系等拉用戶而已。

只能說,大家都在學拼多多,當大玩家也扎堆學時,原本天資有限,還只學到了皮毛的淘集集,先被淘汰並不值得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